裴鶯時雖然有上一世的記憶。
卻苦於沒有資本。
既沒錢也沒有可以利用的人脈關係。
所以她用的還是周氏的人。
徐嬤嬤是她上一世就用慣的,這一世自然還是用她得心應手,可惜她不知道徐嬤嬤有個致命的把柄。
她的丈夫曾做過山寇。
這事也是沈枝意上一世無意間發現的。
徐嬤嬤被沈枝意拿捏住這個把柄,自然不敢不聽沈枝意的話,倒豆子般便把裴鶯時做的事都說了。
沈父驚呆了。
他以為柔弱的女兒。
私底下竟然是這樣的?
他可以不計較裴鶯時欺負沈枝意,畢竟他也根本不在意。
但他不能不管裴鶯時對沈老夫人做的事。
沈父沉聲:“你簡直太讓我失望了!如此不懂規矩,居心險惡,沈家是留你不得了。來人呐!送二小姐去莊子上,什麼時候學好了什麼時候接回來!”
裴鶯時身子都涼了一半。
“老爺!”
周氏尖叫著擋在裴鶯時跟前:“這可是我們的親女兒啊!而且她受了普渡大師的點撥,普渡大師對她青睞有加,特意加贈了一串佛珠。”
什麼?
沈父眼睛一亮:“這是真的?”
裴鶯時忙掏出懷裏的佛珠:“是真的,父親,普渡大師說我很有佛緣,特地將這佛珠贈與我來護我餘生周全。”
沈父用心打量。
見那佛珠雖然樸素,卻顆顆珠圓玉潤,似乎還透著光,一眼就知道這東西不假。
心裏登時活絡起來。
陛下多信重普渡大師他心裏很清楚。
能得他點撥的人,都是有佛緣的人,男若入朝為官,這便是一層保護沙。
女若得點撥,將來必嫁貴婿。
一家子還會因此水漲船高。
“好!”
沈父把佛珠送回去,親手把裴鶯時扶起來:“不愧是我的女兒,好啊!”
喜笑顏開的模樣哪還有剛才要送走裴鶯時的冷漠?
沈枝意冷笑。
她早知道會是這個結果。
沈父其人。
看似溫和孝順,實則是個蠅營狗苟的小人,眼裏隻有功名利祿和加官進爵。
隻要能有好處,他誰都能舍棄。
隻要能有利用價值,他就會對你和煦如春風,一旦失去了利用價值,便如冬日寒霜。
沈枝意冷漠的眸子劃過屋內每一張臉。
周氏鬆了一口氣。
轉瞬便想起‘罪魁禍首’沈枝意。
“把徐嬤嬤拖出去!”周氏咬牙切齒:“這個背信棄主的東西,找個人牙子發賣了!”
徐嬤嬤苦不堪言。
想求饒卻不敢,隻能被拖出去。
解決完徐嬤嬤後,周氏看向沈枝意。
她眼神冰冷充滿厭惡:“我是不喜歡你,從看到你第一眼起便不喜,之前的我煎熬極了,你明明是我身上掉下來的肉,我為何這麼討厭你呢?”
“原來這就是血緣天性,你搶了我女兒的一切,所以我便厭惡你。來人呐!傳話出去!沈枝意忘恩負義,氣壞了老夫人,我們沈家斷斷留她不得,即刻著人送她去邊關!”
周氏這是徹底撕破臉了。
“往後,沈家的大小姐隻有我的鶯時!”
裴鶯時嬌憨的笑。
看向沈枝意的眼神盡是挑釁。
這一世果然是她贏了。
沒有上一世的失身毀容,她早早回到沈家被保護,如今有了普渡大師給的點撥,將來她會嫁一個貴婿,一輩子享受榮華富貴。
至於沈枝意。
就跟著裴家一起去死吧!
就在這時。
門房忽然急急來報。
“老爺!廣安寺來人了!說是普渡大師有東西送來!”
仆婦們動作一頓,沈父激動起身。
“定是來找鶯時的!”周氏一臉溫柔和與有榮焉,拉住裴鶯時到身邊。
沈父看向裴鶯時的目光更柔和了。
“快請人進來!”
門房忙出去。
不多時就引著個大.和尚進來。
正是那天送普渡大師回後山的那個。
大.和尚抬手:“諸位施主有禮。”
沈父回禮:“大師有禮。”
周氏急不可耐道:“大師來我們府上,可是普渡大師有什麼吩咐?”
大.和尚頷首,送上個漆木盒子:“這是入皇城的腰牌,明日貴千金隨普渡大師入宮要用。”
入宮?
跟著普渡大師入宮?
沈父一驚。
隨後就是大喜。
跟著普渡大師入宮,一定會見到皇上的!
他激動的看向裴鶯時。
深深覺得這個女兒認回的好。
簡直就是福星啊!
將來沈府必定前途不可限量啊!
周氏也激動的不行。
裴鶯時雖然高興,心裏卻覺得很納悶,她當時確實和普渡大師說了好幾句話,不過他什麼時候說要她隨著他入宮了?
沈枝意就坐在旁邊。
一麵給自己倒茶,一麵看這一家三口高興不已的模樣。
高興吧。
現在笑的多開心。
待會兒就哭的多傷心。
她心裏滿是對這三人的惡意。
並不急著解釋。
這巴掌越晚打上去,裴鶯時和周氏的臉就越疼。
沈父給裴鶯時使了個眼色。
裴鶯時上前,盈盈福禮後接過漆木盒子:“有勞師傅特意送過來了。”
大.和尚楞了一下。
並沒有鬆手,而是打量她幾眼後擰眉:“施主是那日普渡大師講經時,得了他點撥和一串佛珠的那個姑娘?”
裴鶯時唇角翹著自信的弧度。
俏聲道:“正是。”
大.和尚一把將漆木盒子搶回去:“那這東西不是給施主的。”
裴鶯時身子僵住。
不是給她的?
周氏也是一愣,慌聲道:“可你不是說,這東西是給我們的女兒嗎?”
大.和尚:“是給施主的女兒,卻不是這一個,敢問施主有幾個女兒?”
周氏的心狠狠一跳。
她不可置信看向角落裏的沈枝意。
所有人都看向沈枝意。
不。
不可能!
周氏搖頭:“怎麼可能是她!”
裴鶯時都要窒息了。
難道真是沈枝意?
怎麼可能!
沈枝意根本不認識普渡大師!
沈父還撐得住,他小心翼翼道:“我們的女兒,確實不止這一個,隻是......那個卻不是我們親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