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不管是對待同僚,還是為政,王導都拿捏的恰到分寸。
在東晉時期,雖然,司馬氏是名義上的皇帝,但無論是軍隊、財政、行政上,都是門閥士族們說了算。
王導善於體察人情,具有極強的協調能力,他作為北方士族的首領卻能與南方士族搞好關係,能夠維護東晉的穩定。他一方麵調節南渡後的琅琊王氏與司馬氏集團的關係,一方麵又協調好南渡的北方勢力與江南士族勢力的矛盾,處理好北方士族內部關係以及南方十足的內部關係:一是“鎮之以靜”,穩定人心,維持政治局勢的安定;二是協調南下豪族與南方當地大族的關係,並團結中下層南北人士,與皇室兼容相處,加強東晉朝的凝聚力;三是善於隱忍,與晉元帝等皇室平靜相處,保證琅琊王氏穩掌大權。
在執政風格上,王導隻比自己以前更寬容,一向都是“務存大綱,不拘細目”。隻抓大事,具體事務不怎麼管。
什麼是底線呢?底線就是可以不停地下降的標準——一旦你觸碰到了,我就把底線再往下挪一挪!
盡管這種毫無原則的包容讓王導受到了不少非議,但王導並沒有改變之意。
很多絕密文件送到他手裏,不要說看,他甚至都不拆封,直接批準。
不僅如此,他還經常發感慨:人言我憒憒,後人當思此憒憒——別人說我糊塗,後人應當我懷念我這種糊塗......
事實也正如他說的那樣。
作為下屬,陸玩經常去向王導請示工作。王導決策後,陸玩經常點頭稱是,執行的時候,卻反其道而行之。
對陸玩這種當麵一套背後一套的做法,王導感到特別奇怪,就問陸玩,“老陸啊,你怎麼這樣呀,商量好的事,你老變卦,既然你自己做主,何必多此一舉呢呢?”
陸玩深施一禮,“您是領導,我見到您,就戰戰兢兢的,不知所措。您拍板的時候,我腦子裏一片空白,稀裏糊塗的,隻能點頭稱是。過後想一想,覺得按您指示的辦,會有麻煩,就改弦更張了。”
王導倒也不以為忤,“有反對意見可以當麵提,也可以不提,寫信告訴我也行。”
二人其樂融融!
陸玩久居江東,根深葉茂,作為外來客的王導,自然得給他幾分薄麵。
王導調劑各方麵矛盾,基本上能讓大家和睦共處。他延攬北方士族、聯絡南方士族作為統治根基,協調雙方矛盾,維持江左偏安的局麵。
綿裏藏針的王導,有時候也會鋒芒畢露。
王導與周顗關係很好,特別親昵,嘗枕顗膝而指其腹曰:“此中何所有也?”答曰:“此中空洞無物,然足容卿輩數百人。”導亦不以為忤。
有一次,大家聚在一起吃飯,周顒旁若無人的大聲吟唱,王導就笑著說道“你這是打算向嵇康、阮籍學習呀。”
嵇康阮籍何許人也?這兩位都是魏晉時期的大名士,不過都不得誌,阮籍鬱鬱而終,嵇康則被羅織罪名處斬。
王導的言外之意就是,“老周呀,你這是要自尋死路嗎?”
所以周顒馬上說,“哪裏哪裏,有您作為榜樣,去學他們做什麼。”
雖然是反唇相譏,可實在是迫不得已的低頭服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