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大人且慢。”
聽到有人叫自己。
鐘逵嘴角擠出一絲苦澀:“公公喊錯了,在下怎敢稱大人,不過是一個廢物罷了。”
“鐘大人怎能妄自菲薄?”
“今日之事,實在怪不得鐘大人,要怪隻能怪時運不濟,遇上了那周國的華空都。”
“周國有備而來,那華空都自然非平庸之輩,鐘大人惜敗於他,雖是意料之外,卻也情理之中。”
聽到蘇洵的話,鐘逵心裏頓覺安慰不少。
“鐘大人若是信得過我,且去了邊陲之地曆練幾年,待到時機合適,我必會再讓大人回到京城,一展心中抱負。”
鐘逵聞聽此言,頓時眼眸圓睜,不知為何,眼前的蘇洵雖是一太監,按理說沒有這種本事,但不知為何,自己心中此時卻對蘇洵尤為信任,那是一種直覺。
鐘逵立刻躬身行禮:“若公公真能助我回來,鐘逵必誓死以報!”
蘇洵連忙雙手將其扶起:“大人嚴重了,大人且去,靜等佳音。”
鐘逵對著蘇洵再次鄭重地行了一禮,這才轉身離去。
而蘇洵也趁沒人注意,偷偷回到了大殿。
“你剛才去哪了?”狐貴妃看著蘇洵問道。
“嘿嘿,人有三急嘛。”蘇洵找了個借口。
狐貴妃媚眼一拋,把臉撇開,懶得繼續追問。
此時左丞相張魯和幾位朝堂元老商量一番,決定讓禮部侍郎曹碩出戰。
由於之前鐘逵並沒有做出詩,所以大魏這邊的詩題依舊是“民”。
曹碩思索一番,口賦道:“《別州民》”
“耆老遮歸路,壺漿滿別筵。”
“甘棠無一樹,那得淚潸然?”
(節選於白居易《別州民》)
此詩一出,頓時贏得滿堂喝彩。
不過經幾位大儒評判之後,曹碩依舊不如那華天都。
所以這一局還是輸了。
麵對這結果,倒是無人有意見。
畢竟幾位大儒全都德高望重,到了他們這個量級,斷然不會循私舞弊。
更何況今日的比試,定會傳揚出去。
屆時不止周國魏國兩國之人,天下文人都會有一個對比,因此誰都不會在這上麵耍手段。
此時,魏皇臉色陰沉,連輸兩局,已讓他極其不悅。
他知曉百官之中,曹碩已經算是在詩詞方麵建樹頗深之人,若連他都無法取勝,那百官中,也沒什麼人可派出了。
於是魏皇將目光看向了一眾皇子。
今日也算是一個機會,可以以此來考教考教諸位皇子。
“爾等皆是我皇室成員,理應為我大魏出一分力。”
“老七,你向來喜賦詩詞,下一局就由你上吧。”
七皇子連忙拱手:“父皇有令,兒臣遵旨!”
說罷出列,從箱中取出一卷軸。
展開,隻見上麵寫著一個“雨”字。
七皇子略加思索,開口道:“《江南春》”
“千裏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此詩真實作者為杜牧,其他沒改)
此詩一出,華天都頓時難以置信的望著七皇子。
據他所知,大魏眾皇子,以太子為首,基本都是一群文盲。
卻沒想到,這七皇子竟然真的有點東西。
以自己先前那一首《狂柳》,隻怕是要輸了。
此時,魏皇看著七皇子,一臉讚賞的點了點頭,大魏以武立國,平日裏他對皇子們的培養也不以文化為主,沒想到這一次七皇子竟然給他長了臉,這讓他感到尤為欣慰。
這老七,日後可為太子左膀右臂。魏皇在心中想道。
經過一番商討,幾位大儒公布了比試結果:“吳王殿下勝!”
華天都暗自冷哼一聲,退了下去。
大周使者倒沒多大情緒波動,畢竟他們已經連勝兩局,如今才輸掉一局,並無大礙。
而且。
華天都隻是“四小王”中最弱的。
更別說“四小王”,在詩聖李滄海麵前。
屁都不是!
有詩聖李滄海在。
大周使者對此次鬥詩大會充滿信心。
堅信己方絕不會敗。
“木子雪,你上!”大周使者看向一位俊美青年。
木子雪拱手出列,神態波瀾不驚,取一卷軸後,得其詩題:“知己!”
木子雪思索了整整大半炷香,才開口道:“《天涯知音客》”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唐代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此詩一出,大魏百官頓時沉下臉來。
無需大儒公布結果,他們就能感受到這首詩,對七皇子那首詩的碾壓。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妙!此二句,當流傳千古!”大儒老夫子拍掌而歎,全然不顧百官的尷尬和魏皇的不滿。
不用說,眾人也猜到了比試結局。
七皇子上一首《江南春》完敗。
接下來,他要麼再選一題,再賦一首,要麼換人。
七皇子不甘心,又選了一道卷軸。
隨後按照題目賦詩一首。
可,當他口賦完畢。
木子雪嘴角卻噙著一抹譏諷,笑意盈盈的望著他。
七皇子頓時老臉一紅,黯然退場。
下台前,他望了一眼殿中角落,那裏有一群妃子正在觀試,而狐美人身邊,蘇洵的身影落入他瞳孔中。
他不禁想起那一夜,蘇洵在怡春院,所作的那一首《將進酒》。
那首詩當真是震撼到了他!
隻是不知,今日那小太監,還能否如當日那般大放異彩?
皇帝無奈,隻得將目光望向早就等候在大殿邊緣的一群妃嬪。
準確來說,是望向有著大魏第一才女之稱的王貴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