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王府。
蕭祁臻聽王府長史官彙報從京兆府了解到的情況。
“下官在督府坐了快一個時辰,府尹大人才姍姍來遲,下官詢問江陵大盜捕獲進展,府尹也是含糊其詞。
下官覺得,既然此事是由皇上教派下來的,是不是該請宮中派任官員來協助一二?也省得這些地頭蛇油鹽不進,白白的拖慢了進程。”
蕭祁臻結結實實得衝他翻了個白眼。
“人家公務纏身,且對你並沒有明顯的失禮之處,人也給你也見到了,是你自己沒有本事,撬不開別人的口,你能怪誰?
皇上教派下來任務,是讓我們去完成的,不是反過來找理由不幹的。
動不動就撂挑子,把事情推給別人,你幹脆讓皇上自己下來辦這個案子得了。”
長史官額頭冒著汗,趕緊跪下來請罪。
蕭祁臻不耐煩揮了揮手,讓他退下。
也不怪這長史無能,實在是襄王府這些年的名聲不太好。
老襄王這輩子幾乎沒有做成過什麼實事,唯一可以拿出來說的,就是在當今皇帝與皇後大婚時擔任過典儀司官。
就這,也隻是榮譽性的文職。
在那些做實事的幹吏眼中,襄王府這種背靠皇族的皇親國戚,隻會養尊處優外加偶爾出來耀武揚威,幹預他們正經辦案子。
蕭祁臻沉思片刻,眼下自己身邊可用的能人,就隻有上官兄弟。
得想些法子,把上輩子發現的那些才幹人品都不錯的,找機會挖掘過來為他所用。
蔚宅。
蔚秋樺和薑氏在房中收拾東西,讓夏卉去街頭雇騾車來拉行李。
薑家老宅離這裏隻有半個多時辰的車程,一下午來回跑兩趟,時間完全足夠。
老宅雖然沒有長仆看守,但薑氏這幾年隔三差五的一直命人過去打掃修整,現在簡單收拾收拾就能住人。
才剛剛蔚望忠在門口對街坊鄰居們大肆炫耀,說家中女兒如何如何得到督府夫人的親眼。
可這轉眼的功夫,就見蔚家母女兩人往外搬行李。
稍微有點眼力見的人都能看出這裏頭的不同尋常。
圍觀看熱鬧議論的鄰居越來越多,其中還有好些同蔚望忠一樣,是在衙門裏頭做事的同僚。
蔚望忠的臉色漲得跟塊豬肝一樣,一直跟著蔚秋樺身後著急得直打轉。
“女兒啊!為父給你作揖了還不成嗎?你這剛一回來就要搬家,你叫為父這張老臉往哪兒放啊!”
蔚秋樺隻顧收拾東西,並沒有搭理他,他轉而去求薑氏。
“夫人,咱們夫妻這麼些年,就算沒有情也該有些恩義,你很不該為了幾句氣話,就跟著女兒一起瞎胡鬧。
你也讀過幾日書,‘君為臣綱,夫為妻綱’的道理,還用我來教你嗎?”
薑氏停下手中的動作,回頭斜眼剜了剜麵前的人。
女兒說得對,如此厚顏無恥之徒,她居然跟他委曲求全過了十六年!
“蔚望忠,你若是個男人,便痛快把和離書簽了來!我從前貼補你蔚家的嫁妝,我可以同你一筆勾銷。
如若你不肯簽,到時對簿到公堂之上,你可就別怪我不顧念往日夫妻情分了!”
說實話,蔚望忠心裏還是有些懼怕薑氏的。
因為這些年從薑氏手裏拿到的好處太多。
他自己心裏很清楚,若是沒有了薑氏的貼補,他就根本過不上現在衣食無憂,體體麵麵的日子。
但是這個薑氏實在是太過無趣古板,又動輒以夫人的名義來約束他的作為。
他去外頭吃酒賭錢她要管,去尋花問柳她要問。
就連多給小女兒做幾身新衣服,她也要橫加幹涉。
他說不過她時,就把母親搬來壓她。
這一招屢試不爽。
讀過書的女子,果然不敢公然忤逆親長。
任憑母親怎麼折辱,她都能忍下來。
為何單單這次她就不願意再忍了呢?
他試探著去拉薑氏的衣角,舔著臉笑著哄道:“夫人,都是為夫的錯,你一向大度,就別跟為夫計較了成嗎?
我答應你,以後所有的俸祿全拿給你做家用開銷,我自己一分錢都不留,你看這樣行嗎?”
蔚秋樺聽不下去了,轉臉過來冷笑道:“敢問父親大人一月薪俸幾擔?如今米麵市價多少,這些父親都知曉嗎?”
蔚望忠瞪著眼沒說話。
蔚秋樺又說:“不如我來替父親回答吧,您每月的薪俸是五兩六錢銀子,外加三擔大米,收成不好的時候用灰麵來頂替,這些我沒有說少吧?
父親如今住的這棟宅子,是母親十多年前花嫁妝銀子購置下來的,當時的房價是三百五十兩白銀,現在大約值五百兩左右。
祖父祖母住的那棟,是母親八年前花嫁妝銀子買下來的,花了一百七十五兩,現在至少值兩百五十兩。
父親不如自己算算看,依靠您的俸祿銀子,要攢夠多少年才夠買下一棟宅子,供全家老小過日子?”
“噢對了!”蔚秋樺好似恍然大悟,“女兒還忘記算這每月的開銷花費了,家中請的門房吳叔,廚房燒夥的馮媽,四嬸和蔚春燕房裏的丫鬟翠兒,還有祖父祖母宅子裏伺候的下人長工,這些人的例錢銀子加起來每月開銷在十五兩以上。
還有每月柴米油鹽固定開銷約有一兩多,菜錢要看實際采買,像祖母吃一次老山參,花用就在六七兩以上,
還有四嬸常年吃的燕窩,蔚春燕從小到大沒斷過的珍珠膏和碧玉脂,這些粗粗算下來,每月沒有三四十兩銀子拿不下來。
而這些,還都沒有算上女兒和母親兩個人的開銷呢!
女兒很想問問父親,父親究竟要每月拿出多少薪俸,才能支撐這一大家子的開銷花費?
父親怎麼還能覺得,拿出自己那可憐的五六兩銀子出來,是做出了多大的讓步和犧牲呢?”
往外頭搬抬東西,本就是門戶大開,來人進進出出的。
加上蔚秋樺說話音量大,一點都不顧忌要避著人,好些個話都被守在門口看熱鬧的圍觀群眾給聽去了。
大家七嘴八舌的議論著,裏頭說出來的蔚望忠不給老婆拿家用銀子,傳到外頭經過兩個婆子的耳朵,就變成了:
蔚望忠吃老婆的,喝老婆的,天天打老婆罵老婆,還在外頭花錢養了一大堆小老婆,還生了一大堆私生子女天天上門打架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