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淺正在握筆抄寫,青梅提著食盒從外麵走進來,愁眉苦臉地把食盒放到馮淺麵前:“小姐您看,今日的菜式又跟昨日一樣。”
馮府中的飯菜是有定例的,小姐們的正餐都是廚房準備,由丫鬟提回各自別院,例牌是四菜一湯,外加一道點心。
杜鵑眼中閃過憤怒,搶上前打開食盒,把裏麵的飯菜一一擺出來:一道宮保雞丁,一道紫蘇燜鴨,一道清炒油菜,一道涼拌青瓜,湯是肉丸子蛋花湯,點心是香酥卷。
“這是什麼呀?宮保雞丁裏,隻有一個雞頭一個雞脖子?肉丸子蛋花湯隻有一丁點蛋花,連丸子都沒有?”杜鵑一看就怒了,指著菜臉色發黑。
馮淺放下筆,淨手後,夾起了一片青瓜慢慢吃起來,
杜鵑嚷道:“這樣的菜,要肉沒肉,要油水沒油水,小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怎麼可以吃這些?青梅你沒跟廚房說嗎?”
幾天來都是一樣的菜式,味道不用說,不是太甜就是太鹹,或者特意多放辣椒芥末,簡直難以入口。如果大半月都這樣的夥食,估計小姐的身體就跨了!
青梅囁嚅地說:“廚房的很不耐煩,說這幾天忙著齋節的事情,顧不上小姐的夥食。還說不需要吃那麼多肉,萬一長胖就不好看了。”
“過分!肯定是看著小姐在佛堂受罰,不受老夫人重視,就故意怠慢。我去跟大夫人說去!”杜鵑想出門。
馮淺攔著她:“別衝動。”
“小姐!”杜鵑急紅了眼睛。
馮淺倒是很平靜,道:“你想想,廚房是大夫人的人掌管的,你覺得沒有大夫人點頭,廚房的人敢動我的飯菜嗎?”
杜鵑恍然:“難道大夫人想報複?”
“她故意給我這樣的飯菜,就是想讓我身體虛弱,我偏不如她所願。”馮淺拿過米飯,就著青菜吃起來。
“小姐,不要吃了。”青梅阻止她,“不如我找廚房的人給您添些肉菜吧?”
杜鵑道:“別,小姐正在受罰期間,如果私自開小廚,會被別人抓得把柄,說不誠心思過,那樣麻煩可大了。”
馮淺吃完了,笑笑道:“還好他們沒在米飯下手,畢竟米飯是大夥一起吃,他們也不敢糊弄,就在菜上動手腳。再糟糕的菜也是菜,先把肚子填飽,才有力氣反擊。”
“小姐,怎麼反擊?”杜鵑急問。
“不急,不急。”說完,馮淺又到台前,繼續平心靜氣地練字了。
練了好幾天,她的字越來越漂亮娟秀了。
什麼時候都需要耐心,需要等待時機,才能一擊即中。而眼下對方隻是在飯菜上做手腳,這些飯菜雖然味道差了,但起碼不是變質。上天給你什麼就接受什麼,然後再借勢借力,打出自己的王炸。
那銅鏡裏經曆的兩個時辰,就是她的一生啊!她曾經被那個男人打入冷宮,吃的都是餿味的飯菜。為了活命,為了逆轉,她硬是在冷宮撐過來,最後得以重掌中宮!小小困境都熬不住,怎麼能給敵人致命一擊?
杜鵑和青梅看著認真寫字的馮淺,氣度沉靜,隱隱有股威嚴,不由得麵麵相覷:小姐的氣質真的很不一樣。這種氣質,隻怕是宮中娘娘才有!
又過了兩天,去榮福堂打探消息的杜鵑回來了。
“小姐,我跟老夫人身邊打掃的丫鬟打探到,今天平南伯夫人將過門拜訪。老夫人已經命令榮福堂上下打掃布置,迎接平南伯夫人。”
平南伯蘇意也是大齊的高門大族,官至太傅,而他的兒子蘇溫言更是年少風流,是一個俊美人物,尚未婚配,為侯門貴族少女相思對象。今日平南伯夫人趁登門拜訪,說是看望老夫人,實則是暗中觀察馮府的女兒們。
畢竟馮府也是侯門大族,一門三兒子,大兒子禮部侍郎、二兒子為太常寺少卿,三兒子手握兵權,勳貴一族,加上女兒們調教得不錯,平南伯夫人想趁機為兒子物色對象,借著聯姻鞏固勢力地位。
馮老夫人自然知道平南伯夫人心思,大孫女馮清她壓根就不想婚配平南伯兒子,但是馮潤、馮瀅能婚配平南伯,也不失為一門好人家。既然平南伯夫人有這樣的心思,索性她就讓馮府的女兒們出來會客,也好讓平南伯夫人見識馮府女兒們的風姿,就算最後不能聯姻,也能借平南伯夫人之口,把馮府千金的美名傳播。
為了示意公允,連帶罰足佛堂的馮淺也有出席的機會。
馮老夫人的丫鬟桂花傳達老夫人的口信後,瞧了瞧馮淺憔悴蒼白的臉色,掠過一絲嫌棄,道:“二小姐,老夫人命令各位小姐千萬要裝扮好,別在平南伯夫人麵前失了禮數。”
說完,隨意地福了福,就轉身回去了。
杜鵑看著她的背影,氣上來了:“什麼人,一個福禮這麼敷衍!有沒有把我們小姐放在眼內?”
馮淺一點也不生氣,眼皮都不抬:“杜鵑,如果隨便一個丫鬟就要跟她置氣,那一天要置氣多少回?”
杜鵑無奈,氣鼓鼓的。
“半個時辰後平南伯夫人就要到訪了,要不我替小姐您打扮?”青梅說。
“不用。”
“什麼?”青梅愕然了,道:“小姐,您的氣色並不好,這樣去見平南伯夫人,隻怕......”後麵的話她沒說出來,意思是隻怕平南伯夫人看了嫌棄。
“不但不用化妝,還得把我弄得憔悴些。”
這一下青梅和杜鵑都驚訝了。
馮淺道:“如果我氣色好,不就說明我在佛堂吃好睡好,一點都不像思過知錯嗎?”
這時,最後一個字寫完了,她看了看整幅字,嘴角露出一絲滿意。
然後,目光抬高,看著眼前寶相莊嚴的佛像,眸光驟然冷凝決絕:“走,把食盒帶上,去榮福堂!”
此刻的榮福堂,一幅其樂融融的畫麵。
馮老夫人端坐羅漢椅上,跟旁邊的平南伯夫人閑談。
大夫人、二夫人在馮老夫人下首。
馮清、馮潤、馮瀅坐在老夫人一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