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寶、韋三金、韋開盛、韋良朋等人回到龍城之後,隔三差五地聚集在柳生的家裏,商量著怎麼組織抗日武裝的事情,可是由於沒有經驗,不知道從哪裏入手。
正當大家茫然無措一籌莫展之際,柳生家裏意外迎來了一位尊貴的稀客。
長沙失守後,八桂大學為免遭戰火殃及,決定從桂林遷往貴州榕江辦學。總務長石海濤教授奉命在龍城負責協助組織學校水陸兩路撤離工作,因為石家與熊家的姻親關係,也為了工作上的便利,石教授受柳生三叔天元之邀,暫住在羅池路上柳生家的熊公館裏。
博學多才的石海濤教授在大學裏講授的是馬 克思哲學、辯證唯物論和科學方法 論等課程,在學術界和學校師生中都有很大的名氣。柳生和石寶對這位正直的教授叔叔敬佩得五體投地,常常向他請教一些哲學與政治上的問題,他們的好學上進也給石海濤教授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打心眼裏喜歡這兩個聰明機靈的小侄兒。
“你們兩個都高中畢業了,對今後有些什麼打算呢?”石海濤教授對石寶、柳生兩個晚輩的前途十分關心。
“我們已經投考了八桂大學,也不知道能不能錄取。”柳生紅著臉回答道。
“嗯,好,不管能不能錄取,總之努力了就問心無愧。”石教授讚許地點點頭,輕輕拍拍柳生的肩膀,熱情地鼓勵道。
“不過眼下,我們暫時不想上大學了。”柳生定定氣,一下轉了話鋒。
“為什麼 ?”石海濤疑惑地問。他想不到,究竟是什麼原因,會促使兩個好學上進的小侄兒竟然會放棄上大學的打算。
“現在日本鬼子都快打到我們家鄉來了,我們豈能袖手旁觀?我和石寶表哥商量好了,準備回到鄉下老家去,如果日本鬼子真打過來了,我們就組織一幫青年和鬼子幹到底。我們下定了決心,不把日本鬼子趕出家鄉,就不再考慮上大學的事。”
“原來是這樣啊,好樣的,有骨氣,叔叔也支持你們打日本。”柳生的一番表白,讓石海濤教授更加刮目相看,心中頓時又多了一份欽佩,真不愧熱血男兒少年英雄啊!
“可是我們沒有經驗,從沒打過仗,不知道怎麼組織隊伍呢,就怕走了彎路咯。”長輩麵前,柳生說出了自己的擔心。
“沒要緊,我幫你們找個人指點指點。這個人很可靠的,你們聽他的一準沒錯。”
“是誰?”柳生迫不及待地問道。聽石教授這樣一說,柳生眼睛一亮,心中十分驚喜。
“是個大能人,龍城日報社的羅浩天社長,說不定他能給你們倆指出一條出路來。”
石海濤想起了他在中山大學時的得意門生、現任龍城日報社社長的羅浩天,《龍城日報》是國民黨駐龍城軍隊與柳江縣政府聯合出版的地方報紙,當時軍政機關的喉舌。
石海濤經過反複斟酌,認定這是一個再合適不過的人選,他現在也算是龍城新聞文化界的顯赫人物,有一定的社會威望,要是能夠得到他親力親為的指點與幫助,兩個胸懷家國的小侄兒應該可以幹得出一番理想的事情來,更不至於走上彎路從而迷失人生的方向。
當年,石海濤在中山大學任教時,陸川小子羅浩天便是他的得意門生。才思敏捷、聰明勤奮的羅浩天,不僅為人正直忠厚,更是熱心公益樂於助人,品學兼優,很得導師石海濤的賞識和厚愛,兩人結下了很深的師生情誼。羅浩天畢業工作後,依然與老師保持著密切的聯係。石海濤此次奉命到龍城工作,少不得要與昔日的學生走動往來,再請他費心照應指點兩個胸懷大誌的小侄兒便順理成章了。
石海濤給羅浩天打電話:“浩天呀,我是石海濤,我現在到龍城了。”
羅浩天正在忙著審閱報紙的稿子,一聽是導師的電話,連忙放下手中的工作,恭敬地說道 :“老師回龍城,學生真是太高興了。這樣,晚上學生在慶豐樓設宴,專門為老師接風,請老師一定賞光。”
“到了你的地盤,還不得聽你安排?”石海濤欣然接受了羅浩天的宴請。
當晚,在皇蕩巷慶豐酒樓的小包間裏,羅浩天與石海濤教授舉杯換盞,暢敘師生情誼,聊著聊著便聊起了對時局的看法。
“白長官號稱小諸葛,但他這個人呀,恕我直言,就是有點聰明過頭,當年的桂南會戰,他苦心經營了那麼久,結果呢?還不是吃了日本人的虧,打了丟人的敗仗。這次又吹得那麼牛逼哄哄,跟美國人華萊士顯擺桂林有足夠固守半年之用的糧秣彈藥儲備,誇口地形工事設備可比東方的凡爾登,還說什麼死守八桂沒有任何問題。哼哼,我看呀,懸得很!”
石海濤呷一口桂林三花酒,深深地歎著氣。照他的看法,當局的抗戰表現,就是花架子多真工夫少,表麵上喊得蠻凶,實際上可信度並不高,不過是欺上瞞下糊弄人罷了。
“不怕,就算政府抗戰不力,還有千百萬的百姓大眾呢,我倒是相信,為了保衛自己的家園,全民皆兵共禦外侮,人民的力量是不可戰勝的!”
酒至半酣的羅浩天,顯得慷慨激昂起來,他是個新聞人,不僅有著敏銳的新聞嗅覺,更有著對抗戰形勢發展的積極研判。
石海濤並不曉得,自己昔日的得意學生,此時不僅僅是龍城日報社的頭頭,他還是一個肩負重要使命的中 共地下黨員,擔任著秘密的中 共龍城日報社支部書記的職務。在他的努力下,龍城日報社先後接納了十多位中 共地下黨員和進步人士,眼下的《龍城日報》實際上已成為一張由共 產黨影響和掌握的國民黨機關報,經常刊發一些積極的抗戰新聞和時評,鼓舞著龍城百姓的抗戰鬥誌,深受龍城百姓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