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大全
打開小說大全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大院風雲大院風雲
辰子

第一十五章 板鞋風波(一)

一九三八年一月,日軍飛機經北海侵入龍城上空,對龍城實施首次轟炸,途中被國民黨防空炮彈擊落了兩架,大掃日本皇軍的威風。惱羞成怒的日軍從此展開了瘋狂的報複,頻繁對龍城發動空襲,狂轟濫炸。國民黨縣政府被迫從龍城遷往成團鄉下辦公,省立四中也隨縣政府機關遷到成團鄉營盤嶺辦學。

營盤嶺坐落在熊家大院後麵的飛馬山旁邊,是一座坡勢較為平緩的矮山頭,大概是古時駐紮過軍隊的緣故,所以被當地百姓稱作營盤嶺。

荒僻的營盤嶺上搭起一排排簡陋的草棚子,這便是省立四中的戰時校舍了。

其時,柳生的三叔熊天元已在縣裏謀得一個有名無實的參議席位。縣長找到三叔,提出借用熊家大院部分房屋,為省立四中解決老師宿舍的問題,早年在上海讀過大學的三叔,對教育特別支持,二話不說欣然應允。熊家大院的各房老少全都表示了極大的熱情和歡迎,紛紛將空餘的房間騰挪出來,無償提供給學校,作為學校教師和女同學的宿舍。從龍城搬回來的母親董惠珍,更是忙得不亦樂乎,因為自己的寶貝兒子也在這所學校裏就讀呢,學校辦在自己家裏豈不一方兩便?倒是因禍得福了。

然而,此時的省立四中卻迎來了學校管理的黑暗期,以校長潘振為首的學校當局,滿足於偏安一隅的現狀,受國民黨“積極反 共,消極抗日”的反 動方針影響,公開阻撓師生的抗日救亡活動,嚴禁學生走出學校進行抗日宣傳。潘校長在師生中提出“學問至上”的口號,要求學生“兩耳不聞窗外事,關起門來做學問”,明確反對學生關心國家大事。訓導主任王劍功則用“強化紀律、嚴格考試”的辦法來限製學生參加抗日活動。

潘校長曾經毫不忌諱地在師生大會上公開訓示:“共 產黨很會利用活動做文章,沒有這些烏七八糟的活動,共 產黨在省立四中就鑽不了空子,掀不起風浪。學校才能保持純潔和安穩。”

而潘校長在學校教師中強製實行的“反 共聯保”,卻將其陰險反 動的國民黨黨棍本質暴露無遺,教師們卻礙於生計艱難,敢怒不敢言。

而學校對於學生夥食的肆意克扣,更加直接地撕下了潘校長假仁假義的可憎麵具。

“同學們,自從學校搬來鄉下之後,我們的夥食明顯不如從前了。”學生自治會活動時,有人提出了學生夥食差的問題。

“每餐不是紅鍋炒蕹菜,就是清水煮東瓜,又沒見幾顆油星子,肚子寡得很,走路腳都打飄了。”

“關鍵是分量也不夠啊,根本填不飽肚子呢!”

“肯定是學校貪汙了我們的夥食費。”

“這個滿嘴仁義道德的潘老鼠,太可惡了!”

  “不行,我們得行動起來,要求學校查賬,改善夥食!”

  於是以學生自治會名義提出的“清查學生夥食賬目”書麵報告遞到了校長潘振的辦公桌上。

“反了天了,幾個學生娃仔居然想查起學校的賬來,誰給他們這麼大的膽子?”看著學生自治會的報告,潘校長的臉氣成了豬肝色,當著訓導主任王劍功暴跳如雷地咆哮著。他感到自己在學校的絕對權威受到了嚴重的挑釁。

  “這些學生娃娃真不知天高地厚,缺乏教養,居然懷疑起學校的夥食來。他們是不是又想借機搞什麼事了?”平常對學生盛氣淩人的王主任,唯唯喏喏地分析起學生自治會如此 “膽大”的原由來。

  “沒有規矩哪來的方圓!王主任,你去找那幾個學生自治會的頭頭分別談談,讓他們不要放肆胡來,想讀書就好好讀書,不好好讀書就從學校消失,別占著學校的名額。”潘校長給訓導主任王劍功下了軍令狀。

  王主任得了校長的尚方寶劍,采取各個擊破的方法,將學生自治會的代表一個一個單獨叫到訓導處,先是進行一番恐嚇威脅,然後又假惺惺地對學生的艱苦生活表示同情,說一定會向上級政府部門反映情況,盡量爭取增加夥食指標,期望將來能夠有所改善。但學生自治會懷疑學校貪汙克扣學生的夥食就不對了,是沒有根據的胡亂猜測,這種破壞學校和諧穩定的誹謗,今後絕對不容許。

  “再問一個問題,你們學生自治會這次搞事情,背後是不是有什麼人扇動指使?”王主任突然單刀直入地向被約談的學生自治會代表發難。

  “沒有誰指使,都是我們學生自治會代表自己決定的。”

  “沒有最好,若是查出有背後主使,你們都給我吃不了兜著!”王主任用手指狠狠地敲著辦公桌,“學校已經決定了,誰再不守規矩,膽敢胡亂搞事,就讓他滾出省立四中去!”

  學生自治會的代表暫時被鎮住了,夥食查賬的事隻好先擱置起來。

  夥食條件沒有改善,學生們的肚子問題得不到解決,怎能安心學習?許多同學實在了饑餓難耐,隻好跑到附近的農戶家裏去買些稀飯、紅薯和芋頭來充饑。結果被學校發現一個處理一個,並給予“停餐反省”。

  理由就是故意給學校抹黑,破壞學校美好形象!

  為了不讓石寶、韋三金、韋成甫幾個餓肚子,柳生經常讓母親董惠珍做些好吃的,偷偷拿給他們吃。

  “柳生,禮拜天你讓他們一起到家裏來吃頓飽飯吧。”母親囑咐兒子。

  到了禮拜天,四個少年君子便歡聚在熊家大院的餐廳裏,盡情地享受著“董媽媽”為他們開的小灶。看著幾個半大小子狼吞虎咽的樣子,董惠珍又高興又憐惜,在一邊不停地叨咕著:“我的仔啊,別急別急,慢慢吃,小心噎著呢。你們這些餓癆鬼,一個個好像牢房裏放出來的噢!”

  世上的娘親都是一樣的,董惠珍把幾個娃仔當成自己的兒子一樣來疼愛。

  “董媽媽”說得沒錯,被禁錮在陰森恐怖的省立四中,每天過著食不裹腹的痛苦日子,還要受到校長和訓導主任的嚴厲監控,連正當說話的權利都被剝奪了,和牢房有什麼區別?他們現在都已進入了高年級,看的進步書籍越發多了起來,也越發明白書中的道理。

© 小說大全, ALL RIGHT RESERVED

DIANZHONG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