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馬車備好了。”
小秋進來回話。
沈枝意對著鏡子帶上素玉發簪:“帶上經書,跟上裴鶯時她們。”
主仆倆人帶上帷帽悄悄出了沈府。
......
廣安寺後山。
兩個大.和尚緩步行來。
一麵走一麵交談。
“大師辛苦了,今日講經說法時,我瞧你與一個女施主說了很久的話,還特意點撥了她,可是有佛緣?”
普渡大師笑笑,慈眉善目道:“那個沈家的女施主啊,說話甚有深意,對佛經也很有些獨到見解。”
也沒說有沒有佛緣。
“好了,送到這裏便是了。”
到了住處,普渡大師便叫人回去了,待那個和尚走後,他負手而立。
“出來吧。”
暗處的沈枝意一楞。
這普渡大師竟這麼厲害?
她邁步出去。
略整了整衣衫後福禮:“普渡大師有禮。”
她沒注意。
在她身後右側的草叢動了動後又歸於平靜。
普渡大師含笑:“女施主有禮?”
“我偶然在一處看到一本經書,其中有很多地方的佛偈看不太懂,想請大師給我解惑。”
沈枝意從懷裏掏出卷冊遞過去。
普渡大師接過去,看了幾眼後大驚:“這經書......你是在什麼地方看的?”
沈枝意:“裴家。”
“裴家?”
普渡大師在腦海裏搜尋了一遍無果,轉而鄭重其事對沈枝意道:“這經書女施主記得多少?”
“全本三十六篇,我記得十二篇。”
“三日後可否請女施主隨老衲一同入宮一趟?太皇太後宮中就有這套經書,煩請女施主瞧瞧與你看的經書可有差異。”
沈枝意唇角翹起一抹笑:“自然可以。”
兩人敲定時間後,沈枝意便告辭了,普渡大師把她送下山後才轉回住處。
“大師甚少這樣看重一個人。”
一道聲音從斜裏傳出。
隨後草叢中走出個身姿挺括的男子。
他麵容精致,眉目冷清,行動間自帶勃發的肅殺之氣,尤其一雙眼眸叫人看一眼就噤若寒蟬。
那是一雙冷肅的眸子。
雙眼狹長如月,眼尾微微上挑。
分明是雙含情的桃花眼,卻好似地獄爬出的修羅,冷冽又夾雜著無情。
“此人可有什麼特別之處?”
普渡大師拱手見禮:“許久未見景和施主,施主一如往昔,風姿不減。”
男子默然望著他:“大師還是無話對本王說嗎。”
普渡大師歎氣:“當年貴太妃之死,先皇已經告知施主原因,是施主不肯信。”
“本王每每問大師,大師隻說先帝之言,卻從未有一句大師自己之言。”
“阿彌陀佛,施主請回吧。”
男子寒星般的眸子望了一眼普渡大師。
轉身揚長而去。
麵容白淨的小廝跟上去,惡狠狠道:“王爺,咱們何不綁了這大.和尚,看他還說不說!”
“你以為普渡大師身邊沒有皇帝的人嗎。”
就是因為知道。
所以他這麼多年才會做出如此行徑。
陸景和大步流星:“去查一查剛才那個女子的身份來曆。”
小廝拱手:“是!”
同一時間。
回沈府的馬車上。
小秋激動又興奮:“我的天呐!小姐!普渡大師竟然請您跟他一起入宮!!”
沈枝意好笑的點點她的腦袋。
“瞧你高興的,入宮雖是榮耀,卻也十分危險,畢竟當今陛下他可不是什麼好皇帝。”
一席話險把小秋嚇死。
她膽戰心驚捂住沈枝意的嘴:“我的小姐誒,您怎能說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話?叫人聽見了可是死罪!”
沈枝意唇角一翹。
笑得嘲諷又充滿殺意。
能強占自己兒媳的,又能是什麼好東西?
“長安王陸景和是不是已經歸京了?”
小秋頷首,又來了興致:“聽說這個長安王是陛下的小叔叔,年紀卻比陛下小二十好幾歲,當真稀奇的很呢,奴婢還聽說他尚未娶親,怕不是有什麼隱疾吧?”
“他沒有隱疾。”
沈枝意淡淡說道:“不娶親隻是因為無人敢和他扯上關係。”
小秋呆住:“他可是王爺,天潢貴胄啊!”
“天潢貴胄又如何。”
沈枝意一手撐住腦袋,靠在車窗上閉目養神:“看似他尊貴貴非凡,連輩分都壓當今聖上一頭,卻也最受聖上忌憚,隨時可能會被聖上找個殺掉。”
“當年他母親在世時,獨得昭和帝獨寵,有了長安王這個老來子後更是寵上了天,出生便是親王,長安這個封號也能看出昭和帝對他的期許。”
“若不是當時朝臣反對,恐怕他在繈褓中就要做太子了。”
後來昭和帝急病駕崩。
太皇太後手裏有昭和帝遺旨,召了陸景和的母妃入壽康宮,這一去再沒出來。
先帝登基。
陸景和小小年紀就去了藩地就藩。
從小他就受先帝忌憚。
現在又受當今聖上忌憚。
“他文武雙全,驚才絕豔,便是前邊幾任皇帝綁在一起,也不及他一人文治能力。”
小秋聽得眼睛都直了:“小姐,雖然奴婢不知道您怎麼這麼了解長安王,可您怎麼能拿他跟皇帝們比?他不過是個王爺呢。”
沈枝意沒說話。
而是在心裏默默道:因為將來陸景和會做皇帝。
她的死。
多多少少和陸景和也有點關係。
......
兩個時辰後。
沈家。
回到院子,沈枝意第一時間囑咐小秋:“我和普渡大師的事不要說給任何人。”
小秋一下就萎靡了:“啊?為什麼啊小姐?”
她還想跟別人炫耀炫耀呢。
天知道,這些時間那些下人對小姐多麼不恭敬,她正想震懾一番呢!
“聽我的就是。”
小秋隻能點頭應下。
......
眨眼便是兩日時間。
這日,沈枝意才換上居家衣衫,就有人來喚她去壽安堂。
來人是沈老夫人跟前的二等丫鬟。
“今日大公子從外頭回來了,老夫人院子裏預備了家宴,特來叫枝意小姐。”
“知道了。”
沈枝意略收拾了收拾便隨著她去壽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