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爸醉酒的聲音,含糊但清晰。
“......那批車......沒交稅......查不到......”
錄音停了,我媽筷子掉了,小柔抬起頭,眼神第一次有點慌,我爸臉上的紅褪了,變成青。
他看著我,像看一個不認識的東西。
“你......幹什麼?”聲音發抖,不是怒,是怕。
我看著他,很平靜,“爸,你說的話,我記下了,你說的‘翻身,我也記下了。”
我收回文件袋,放進書包,拉上拉鏈,“繼續吃啊。”
沒人動沒人說話。
我站起身回房間。關門靠在門板上。
聽見我媽在小聲抽泣。
聽見我爸在壓低聲音罵,“......瘋了......這丫頭......瘋了......”
我閉上眼笑了。
......
一進入學校,我感覺到空氣變了。
我走進教室,原來很熱鬧的聊天聲斷了。
幾個同學低頭,眼神躲閃。
我知道又是小柔在搞鬼。
課間。
有人拍我肩膀,“林小雨。”聲音發抖“你妹......剛才又哭了。她說你凶她。還說......她好怕你。”
我看著他。“證據呢?”
他愣住。
“視頻?”
他張了張嘴沒說話。
我笑了“哦。那下次,讓她當著我的麵哭。”
他臉白了,走了。
我打開手機。
學校牆上。小柔發了條動態,是一條視頻視頻。
是我在走廊上,皺著眉,嘴唇在動。
配文:“姐姐又凶我了......我好害怕。”
底下,全是安慰。
“小柔乖,別怕。”
“她就是嫉妒你。”
“姐姐太狠心了。”
我盯著那視頻。三秒,就三秒。
我認得,那天我剛從爸媽那聽完“你妹命苦”。
我在自言自語,“操。”就這一個字。
她掐頭去尾,做成“我發脾氣”。
狠,真狠。
我沒發火,沒罵。
我轉發,附言:“建議同學關注校園心理健康,避免誤解。”
幾天後,她又在網上發新的帖子,是一條視頻。
內容是我爸在飯桌上,拍著桌子。
“等小柔考上大學,咱們家才算真正翻身!”
鏡頭一轉。
我媽抹著眼淚“小雨,你堅強點。”
最後,是小柔縮在沙發裏,肩膀發抖。
配文:“全家的希望,好重......姐姐,你懂嗎?”
又是完美受害者,又是我成了阻礙全家幸福的絆腳石。
點讚,瞬間破萬。私信開始轟炸我。
“林小雨,你去死!”
“滾出你妹妹的生活!”
我關了手機。
打開電腦,新建文檔。
標題:《一個被“懂事”殺死的女孩》
匿名投稿,發給三個博主。
都是做青少年心理的。
我寫得很慢。
字字帶血。
寫一個姐姐,如何被全家的“愛”壓垮。
寫她放棄夢想,換來的不是感激,是遺忘。
寫她每一次呼吸,都像在贖罪。
寫她最後,在出租屋吞下安眠藥。
我寫完,按下發送。
然後,轉發了我找到的三條新聞。
標題都很刺眼:
《1歲少女因父母溺愛,持刀威脅全家》
《“玻璃心”公主?過度保護下的心理畸形》
《以愛之名的暴力:中國式家庭的情感勒索》
我一條條,分享到朋友圈。
不說話,隻發鏈接。
像在撒網,等風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