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馬車上下來,沈玉安望向門口的喧鬧之處,眼神微變。
“怎麼是昭妃的儀仗?”
柳衣在宮中見過阿墨幾次,眼下自然認得出來。
阿墨侍候在一旁,京中的幾位官家千金都圍著居中的一人。
“禦史台和尚書府裏的這幾位女公子,平日裏最是眼高於頂,任誰都不放在眼裏的,看來,都是裝的。”柳衣扶著沈玉安,收回了視線後,又是氣得漲紅了臉。
沈玉安笑了笑,看著小廝拎了準備好的食盒,喚著柳衣跟上,“走吧。”
一行幾人安安靜靜得進了倚嬋園,將喧鬧拋之腦後。
桃花社既名為“桃花”,便是京中的這些官家女眷們為顯風雅,每年三月三上巳節這一日,在京中尋一處風景秀麗的宅院結社。
當日結社所作詩作,會經人整理,再交付京城之中的書商刊刻發行,如今已有六年,也成了一段佳話。
桃花社裏的女公子們,文名也算震動天下。
許多進京趕考的學子們,也常有向女公子行卷的,不是為博得聲名,大多是想得女公子們的垂青。
若是能因此入贅,自是比參加科考中舉更容易平步青雲。
“我還以為沈姑娘近日憂心衛將軍之事,不會來這小小的桃花詩社呢。”
沈玉安正站在桃花樹下,望著淺粉色的細小花瓣,身後傳來陰陽怪氣的嘲諷。
柳衣與另一名書童伴在沈玉安身側,努力按捺怒意。
“甄姑娘說笑。”沈玉安回身,欠身一禮,“身為國公之女,平日裏能與眾位姐妹相見之日本就不多,這上巳節桃花詩社是為數不多的絕好機會,便是為了我們的姐妹情誼, 我也該來一趟。”
一句話,便點名了國公府與禦史台甄家之間,身份上的雲泥之別。
國公府四世三公,才是真正的世家豪門。
“沈玉安!”甄芊拔高了音調,“你還以為你是那個高高在上的未來皇後麼!”
甄芊的質問,引來周圍一圈女眷們的附和。
她們就是想要看沈玉安從天之驕女跌落到泥土裏的模樣。
“你舅舅貪汙軍餉下了大獄,不日便要處斬,你又善妒多思,喜歡找昭妃娘娘的麻煩,你以為陛下能放過沈家和衛家,能放過你?”甄芊見有人附和自己,更來了勁。
不遠處,昭妃在阿墨的陪同下,聲勢浩大得帶著宮人們往此處而來。
“鬧什麼!”阿墨出聲斥責,“昭妃娘娘近日心情不佳,陛下才特許開了這倚嬋園讓娘娘閑逛散心,順便給你們開個詩社,如此吵吵嚷嚷的,敗壞了娘娘的興致,你們吃罪得起麼!”
柳衣本就看阿墨不爽,這趾高氣揚的樣子,更是來氣。
沈玉安上前一步,擋住了柳衣,同眾人一起行禮,“參見昭妃娘娘。”
“玉安姐姐也在。”昭妃黎娘似是十分意外的樣子,掩住了臉,“快把玉安姐姐扶起來,前日裏在陛下殿外跪了這大半日的時辰,眼下在跪著,若是傷了腿就不好了。”
柳衣忙要將沈玉安扶起,結果卻被阿墨劈頭蓋臉便是一巴掌下來。
“賤婢!誰讓你起來的!”
柳衣沒有防備,被這一巴掌有些打蒙了,身體失去了重心,狠狠跌在了地上。
“柳衣。”沈玉安上前,將她扶起,後又看向黎娘,“昭妃娘娘,柳衣自小 與臣女 一同長大,視若親生妹妹,有管教不嚴之處,都是臣女這個做姐姐的不是,若是要責罰,都由臣女擔著。”
“玉安姐姐說這話,便是負氣覺得是妹妹錯了,這若是 讓皇上知道了,隻怕——”黎娘咬著下唇,一副楚楚可憐的樣子。
周圍的官家女眷們自小都是在後宅爭鬥中長大,如何會看不清眼前 的情勢。
外頭從前盛傳的皇後娘娘之為非沈玉安莫屬,現下看來,分明是做不得數了。
這個時候,還是巴結得寵的昭妃要緊。
“昭妃娘娘就是太好性子了,我們都知道,沈玉安從小仗著自己是國公府長女,是衛將軍的外甥女,飛揚跋扈,誰都不放在眼裏,仗著和皇上的那點情分,想要拿捏皇上,還累得昭妃娘娘在這裏受委屈,我們都看不過眼!”
聽著這話,沈玉安都不免覺得好笑。
甄芊從前,也是個圍著她天天喊“玉安姐姐”的人。
“外頭的人稱桃花社的社員一聲‘女公子’,也算是尊重。”沈玉安嗤笑了一聲,“今日既然是桃花社結社,那便照著舊日的規矩吟詩結集,昭妃娘娘來散心,那便在一旁做個品鑒的也好。”
品鑒?
女眷中有人當即皺起了眉頭,小聲討論,“讓昭妃品鑒,這不是——”
“沈玉安!”阿墨忍不住出聲,“你這是什麼意思!”
“字麵意思。”沈玉安勾唇淺笑,視線在黎娘的身上轉了一圈,眼神意味深長。
她對普通百姓出身的人從未有什麼意見,沒有學識也好,不認識字也罷,各人有各人的緣法。
可黎娘一而再再而三得挑她的麵子,沈玉安從來不是好性子的人。
這事兒就算鬧到謝臨寒的麵前,也不會比舅舅的事更大了。
“好了阿墨,既然玉安姐姐相邀,坐下便是。”
黎娘倒是沉得住氣。
陽春三月,倚嬋園中,桃花隨風飄落,宛若輕雨。
今日的詩題,由黎娘抽取,取了“輕”“雨”二字。
沈玉安稍作思考,便已有了幾句,提筆寫下。
柳衣在旁看著,她識字不多,就當看個熱鬧。
旁的人不多時也開始落筆,倒是甄芊,思索了半日,麵前的紙張仍舊一片雪白。
“請各位女公子將作出的詩句署了名,掛在一旁的木牌上。”
詩社集會,也請了京城之中最出名的幾家書商,書商家的小廝,早就準備好了詩社中 幾位女公子的名牌。
柳衣替沈玉安將詩作掛上,待稍後的茶會上,再揭曉眾人之作。
旁的人仍在寫,沈玉安在柳衣的陪同下先離席,去花園裏透透氣。
走著走著,便走到了一處池子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