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給小孩子喂水,壺底朝天也沒倒出來幾口。起身觀望,估計是想著要去問別人借,或者到河水清澈的地方灌點。
“我這還剩點水,給孩子吧。”崔嫻把自己的水壺遞過去。
“你也是來打零工的?”女人端詳她兩眼,把水灌到自己水壺。
崔嫻點頭,她本就是社牛,對方接受她的幫助,正好可以借著機會多了解點情況。
原來好多都是以家庭為單位,來這打零工的。一個強壯的勞動力挑擔,3-4個婦女兒童錘石頭,多數時間都是頂著大太陽勞動。
挑擔子1擔一百多斤,一天到晚,也賺不到5毛錢。敲石頭的一天2毛到5毛錢。
全靠人力,效率本來就不高,加上收石頭的車班次、容量都有限。
預測車子要到的時候,提前過去準備,車子沒停就一窩蜂的往稱重人身邊擠,大家都想先把自己的石頭賣出去,錢落袋才安心。
如此就有了,崔嫻下車時候看到的那番景象。歎息他們的時間多浪費在等待上,推搡擁擠的過程,又難免與人發生口角,爭吵上又浪費不少時間。
崔嫻又趁著幾個人歇息的空檔,跟他們嘮了一會。總結是這年頭,錢真難賺。
她沒有手表,日頭下山前,搭著林哥最後一班車回城裏。頭腦中有些思緒,坐上車之後正在梳理。
“今天這活兒怎麼樣。”林哥看她愣神,估計是犯愁這活兒怎麼幹呢。周圍村莊,常年幹體力的婦女還能湊合,她一個瘦弱的小姑娘,鐵錘都掄不動幾次就得歇菜。
“一個石子也沒敲。”崔嫻說自己繞了一圈,發現大家這樣幹效率太低了。一天到晚,拖家帶口的也掙不到幾個錢。
林哥啞著嗓子附和,不但是他們掙不到多少錢,他每天累的臭死,運氣不好的時候還要虧錢呢。
“你也看到了,每天下車維持秩序就要挺長時間。”又稱、又算、還要找錢、開車。
湊夠一車4.67方的石子,得運到工地,才能領到13.35元錢。
每次都要跟一大堆人扯皮算賬,除去工錢後,是賺是賠全憑運氣。運氣好能賺1毛到2毛的差額,運氣不好了還要虧5分。
崔嫻聽那些打零工的議論,林哥發號施令掌管大局,一車肯定能淨剩不少,沒想他有的時候還要倒搭錢。不同的打工人,有不同的苦惱啊。
“林哥,我有個想法你要不要考慮一下。”崔嫻的想法已經成型,想看看有沒有跟林哥合作的機會。
方案很簡單,碎石子直接交給她,需要稱重、算錢、結算的活兒,都在她這完成。
至於如何維持秩序,如何跟那些人扯皮等,這些瑣事都不用林哥管,他隻負責跑車。
她會把每車的分量準備好,車到了,直接裝滿石頭就走。
每車給她結算13.15元錢,按照工地那邊的結算價,林哥一車能淨落袋2毛。
林哥聽她的方案,眼前一亮。要是真能按她說的那樣,自己這一天得省下多少口舌,最主要的,一車固定的收成,不用擔心自己再往裏搭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