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一番事業,沒錢可不行。漢子無錢三聲啞,尹德芳必須出門借錢。
他一直有個執念,想做的事情,要做成才罷休;如果真的做不成,那是天命。
有時候,獨自一人在一邊的時候,他也自我安慰:尹德芳啊尹德芳,你就是一個完美主義者,也是一個固執的傻瓜五金工匠。
正是這種事在人為的理念支撐著他,他決定出門借錢。
借錢就是為買那把韓國工藝銀壺,他是去單位找那個叫姚非力的同事借。
他騎著摩托車走在新修的縣鄉水泥公路上,路邊很多的田間地頭都不再種莊稼,都建起了五金冶煉小作坊,一排排全是小作坊。一座座小作坊屋頂,冒著嚇人的帶黃黑的濃煙。即使公路離小作坊得很遠,風一吹,一股刺鼻的二氧化硫氣味襲來,很嗆人,有些呼吸不過來。
不過,在那個年代,絕對沒有大氣汙染一說,或者環境汙染一說,大家隻能習慣,隻能忍受那討厭的刺鼻的毒氣味。
尹德芳忍受住刺鼻的味道,他加大摩托車的油門,朝姚非力家的方向疾馳。
姚非力的家在另外一個小鎮——台胞回歸園創業小鎮。這個小鎮外企較多,也是縣裏上規企業最多的小鎮。
兩人在同一個單位工作,知己知彼,都屬於性情中人,都熱愛藝術,討論茶藝,瓷器或者各種五金器具,交情還算不淺。
二人經常在周末時一起到大山裏的水庫釣釣魚,喝喝小酒聊聊天。互相周轉一點小資金,那也是經常有的事情。
前幾年,姚非力的媳婦那裏資金周轉遇到瓶頸,姚非力找到尹德芳,說需要臨時周轉一下資金。尹德芳二話不說,立即屁顛屁顛跑到縣裏銀行,把一萬多塊錢轉賬到姚非力媳婦的銀行存折上。
每次周轉完資金,當姚非力的媳婦說要給尹德芳多少利息錢,尹德芳從來都不收,還說同事之間嘛,救個急是應該的。
那個時候,尹德芳也的確聽說過本地有民間貸的事情,很多中間人或者擔保人,都是用此方法賺取超高利息錢。
不過,尹德芳倒是很淡定,他一點都不想去賺這些來路輕巧的錢。倒不是說尹德芳沒有商業頭腦,而是他認為這些賺錢的方法不可靠,這種方法不是他喜歡的賺錢模式,有些像地主放高利貸的模式,甚至有些走鋼絲的味道。
因此,在姚非力夫妻倆眼裏,他們一直認為這個尹德芳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鐵憨憨。
尹德芳尋思,找姚非力周轉幾萬塊錢,問題應該不大。主要看他的媳婦是否願意少點利息,畢竟人家是靠民間貸為生。
姚非力,一個瘦精瘦精的漢子,做事特別精明。他在單位上班,媳婦做民間貸做得風生水起。他幾乎找單位所有的同事都周轉過資金。
姚非力家的小日子,也因民間貸過得紅紅火火。90年代末21世紀初,他就開上了一輛捷達車,不過現在早已經換成了一輛非常拉風的銀灰色奧迪。車裏經常放著一條上海大中華,凡是和他認識的人,他都會立刻遞上一隻華子,並掏出一隻溫州產的藍色鐵盒子防風打火機給點上火。
他身上一身時髦的西裝,還戴著一條紅豔豔的香港產的金利來領帶,他的頭發經常打理得油光可鑒,別人一看,他就是有錢的主。
姚非力在鄉下造了一幢小洋房,造得非常漂亮,帶點歐式風格。路過姚非裏的村莊,在公路上就可以看見,他家在金黃的稻田邊,他家那幢獨立的小洋樓特別顯眼。
尹德芳想,借他的錢,該給他的利息,按照合約,會一分不少的給到對方的手裏。
90年代末21世紀初,在尹德芳所處的Y縣,銀行要評估風險,需要大宗商品,房產抵押物或者擔保人的。如果這些條件一個都沒有,在銀行借錢,比登天還難。
當時的私營企業,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資金周轉成了難題。
正是在這種背景之下,在尹德芳所在的Y縣民間,民間借貸的事兒非常盛行和普遍,甚至有些瘋狂,不過利息高得有些離譜,讓人瞠目結舌。
原因很簡單,民營企業應運而生,需要大量的快速的資金周轉。
假如銀行規定的最高利息是2分,那麼在Y縣的民間借貸利息卻高達嚇人的2毛利息,甚至3毛利息。就像黑市一樣,不,就是大家互相認可的一種地下錢莊一樣的穩妥的交易方式,隻要有擔保人或者稱為中間人,就要看誰的膽大,誰不怕風險,誰能抗風險。
也可以這麼說,當時的Y縣民間貸遍地開花。撐死膽大的,嚇破膽小的。有借貸者開廠倒閉的,有資金鏈斷裂跑路的;有放貸者傾家蕩產的,有家破人亡的,也有卷了錢到澳門賭場或者美麗國的阿拉斯加去賭博而血本無歸的。
當然,民間借貸這種高利貸般周轉資金的過程中,肥了誰的腰包,掏空了誰,誰破了產,誰發了財,誰的企業做得風生水起,隻有當事人和村裏人以及熟悉的人知道。
誰家有點積蓄和閑錢,隻要中間人或者擔保人一撮合,一樁生意立即達成。誰都願意把自己的錢借出去,畢竟母雞能生蛋,高收益,周期短,回報率高達百分之二十,有的甚至達到百分之三十,說民間貸——地下貸或者地下錢莊,是暴利一點也不為過。
說起單位的同事——姚非力,尹德芳和他都是釣魚熱愛者,二人是釣友兼同事。
周末的時候,二人總是約在一起到附近的水庫釣大白條。那個年代,水庫還不是引用水源,還沒有禁釣。
說實話,尹德芳出門前,事先是沒有聯係姚非力。九十年代,擁有一個大哥大或者BP傳呼機的話,都是有錢人。一般情況是在公用電話亭打一個電話,還得看對方家裏是否有固定電話。
姚非力有一個特點,愛睡懶覺。周末沒有釣友約他的話,基本上是賴在床上享福。這一點,愛起早床的尹德芳最了解。以前約他釣魚,基本上是在他家門口等他起床。
尹德芳敲了姚家的銅門,自報了家門。果然如此,姚非力還沒有起床。姚非力一聽是尹德芳來了,翻身起床。
“兄弟,今天天氣不錯,是一個釣魚的好天氣。”姚非力用最快的速度洗漱完畢,來到院壩一看天氣,“嗯,我去準備一下,咱們就出發。”
“不,兄弟,我今天來不是約你釣魚的,而是另有其事。”尹德芳不愛遮遮掩掩,“兄弟,我是來找你借點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