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說,奴婢一定竭盡全力!”
反正自家小姐決定的事情,從未有人能改變過。
倒不如能幫上她來的實惠些。
薑瑾瑜笑著上手揉了揉如意的頭。
“也不必這麼緊張。就是從今天開始,跟我一起學看賬本。”
“我的腿對外要養半年,半年之後,我希望你能獨立看完,總結出收支情況,然後直接跟我彙報結果。”
這是個並不輕鬆的任務。
如意雖然從小跟著薑瑾瑜識了不少字,也跟著她做了三年的陪嫁大丫鬟,但管理內宅和看懂商鋪賬本,完全是兩個概念。
如意臉漲得通紅,躍躍欲試。
“奴婢一定能做到!”
小姐巾幗不讓須眉,她作為小姐的丫鬟,也決不能墜了小姐的威名!
“我相信我們如意。”
薑瑾瑜把人拉到床邊坐下。
“先自己看看。”
如意定了定心,在一摞賬本裏抽出一個。
她無比鄭重地翻開書皮,然後跟上麵的文字大眼瞪小眼。
在這一頁上停頓良久,她忽然快速地翻了幾頁。
然後忽然抬起頭,跟薑瑾瑜說了師爺的怪異反應。
薑瑾瑜點點頭。
“之前是他們不想得罪舉人,可你忘了,滿堂也是舉人,薑家在京縣的產業也不容小覷。”
“現在明麵上我已經死了,陳石美的名聲也臭了,他們也願意給我們賣個好。”
“原來如此。”
如意似懂非懂地點頭。
薑瑾瑜撫平書上的褶皺。
“這也隻是我的猜測。”
“不管他們怎麼想的,多個朋友總比多個敵人強,隻要他們不同我們為難,那麵子上過得去就行。”
“您說的對。”
如意深以為然。
她又低下頭翻了幾頁,然後一會兒摸摸頭發一會兒掐自己的臉。
“對了少爺,薑大夫還說,那支百年人參他收的也太虧了,他都快成您的專職大夫了!”
如意忽然又抬起頭,笑得沒心沒肺。
薑瑾瑜笑著挑眉。
“薑大夫實在是幫了我們很大的忙。”
“這樣吧,以後藥堂新到的好藥材,都先讓薑大夫挑,免費。”
“那奴婢親自去跟薑大夫說。”
“這下他一定很開心。”
如意還記得,自己去找薑大夫給小姐做藥時,他眼中的興奮。
嘴上說著虧了虧了,動作卻一點都不含糊。
果然是醫癡,京縣這小地方,普通的病症,對他來說還真是大材小用了。
而眼下和薑瑾瑜有了這樣的秘密,更是很有可能要長期合作,怎麼想他都是高興的。
薑瑾瑜恰恰就是知道這一點,才敢這麼用他。
換個年紀大些循規蹈矩的大夫,拒絕不說,恐怕還會泄密。
說完這句,如意又翻了幾頁。
然後有些煩躁地發現,自己已經沒有什麼別的話要稟報了。
“好啦,有什麼問題就直接問我,現成的老師就在你旁邊呢!”
薑瑾瑜早就察覺到如意的“困境”和心不在焉,就等著這小妮子什麼時候忍不住來問自己。
卻沒想到還挺能忍。
自己若是不主動開口,她怕是會直愣愣地把這一本翻完。
如意臉上又喜又慚。
“這上麵的字我各個都認識,怎麼連到一起就看不懂了呢?”
她笑得有些討好。
“收支我倒是懂,可是‘除’是什麼意思?還有‘出’?”
出身商賈之家,這些東西薑瑾瑜都接觸過。
一邊給如意解惑,一邊自己也重新熟悉了一遍。
她完完整整地帶著如意看了一本,才放她去自己看,叮囑有什麼問題一定要來問自己,別自己憋著。
她自己也會看一遍,最後跟如意一起對結果。
好在如意雖然要重新接受一些約定俗成的概念,但算數的時候腦子轉的很快。
這就是意外之喜了。
日子就這麼充實又有奔頭地過著。
薑府意外的平靜。
仿佛之前的大悲大痛都已經隨風飄散。
半月後,蕭十七如期回京。
一次見麵,一次相助,薑瑾瑜對他印象不錯。
讓海叔去送了些東西送行,感慨幾句,便還是繼續投入自己的生活。
半年後,薑瑾瑜名正言順結束了臥床。
“酒樓這一季度的收支實在是不正常。”
“雖說成本確實高上去了,可利潤也太低了。”
“奴婢偷偷去看過,生意好得很。”
“就連族長都沒少去過。”
如意一邊幫薑瑾瑜整理衣物一邊念叨。
“做的不錯,我果然沒看錯人。”
薑瑾瑜給了她一個讚賞的眼神。
度過從零開始最難的那段時間之後,如意已經看得越來越順了,小丫頭的信心也漲了不少。
如意美滋滋地接受誇獎。
“您去看看也好,震懾一下那起子小人。”
“真是不露麵久了,就不知道誰才是小大王了。”
薑瑾瑜穿了特製的鞋,原本就高挑的身材,也能跟滿堂齊平。
一身素淡的青色,如新生的綠竹,脆生生,水靈靈的,站在那裏就讓人移不開眼。
如意也有些晃了晃眼,拿過妝台上的黛粉又在她兩頰下頜骨處補了補,讓看上去的效果更棱角分明一些。
然後滿意地點頭。
“真是個翩翩公子!”
“吉祥,你覺得怎麼樣?”
吉祥使勁地看了看,也忍不住點頭。
“除了白了點,差別已經不大了。”
“不過少爺臥床半年不見人,白了點也正常。”
小姐和少爺果然是很像的。
原本就隻有膚色和身高區別大點,再就是體型瘦一些,隻能多穿幾層內衫了。
至於聲音,薑瑾瑜沒有刻意去學滿堂的聲音,用了藥之後,她的聲音雖比一般男子清亮,但已經褪去了女子的柔,略顯沙啞,格外沉靜。
滿堂畢竟尚未成年,也說的過去。
“人總是會變的。”
薑瑾瑜淡淡開口,低下頭檢查自己。
從今天開始,她就要正式作為薑滿堂行走於世間了。
一切準備就緒,她呼出一口氣。
“走吧,去酒樓看看。”
海叔不放心,帶著吉祥如意一起都跟著。
薑家的小少爺終於出門了,全須全尾的。
這消息在街坊鄰裏之間不脛而走,自然也很快傳到了薑家的各個鋪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