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大全
打開小說大全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東晉風雲東晉風雲
致遠君

第5章

王家和司馬家有著糾纏不清的關係。“王與馬,共天下”這句話,既是二者相互扶持,又說出了臣下琅琊王氏的強、皇帝司馬氏的弱。

先說琅琊王氏為什麼勢力會這麼大。

東晉以及南北朝時期,門閥世家鼎盛,有四大家——王、謝、袁、蕭。其中,王家首屈一指。

據傳,琅琊王氏本姓姬,是東周時期的太子,因為諫言被廢黜,成為庶人。王子雖然成為平民,但生出本末不能忘懷,所以,後世族人以“王”為姓。

戰國時期的名將王翦,據傳就是那位廢太子的十五世孫。

秦朝式微,王翦的孫子王元舉家遷往琅琊郡,就是現在的山東臨沂,就是諸葛亮、顏真卿等名人“認”為郡望、祖籍的那個臨沂。

到了曹魏時期,王家開始興起了。

二十四孝中的王祥,臥冰求鯉,名震天下。

王祥的生母早喪,繼母朱氏想吃活鯉魚,適值天寒地凍,他解開衣服臥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躍出兩條鯉魚。繼母食後,果然病愈。

王祥名聲越來越大,舉孝廉,先後擔任縣令、大司農、司空、太尉等職,封爵睢陵侯,位列三公不過短短十幾年,提升速度堪比火箭。西晉建立,七十多歲的王祥拜太保,進封睢陵公。成為一等一的大貴族。

王祥的異母弟,也就是朱氏的兒子王覽,與兄長感情極好。朱氏有意毒殺王祥,他就不顧可能服毒的危險去飲酒、試菜,讓朱氏投鼠忌器,再也不敢心生妄想毒殺王祥。

兄友弟恭,家和萬事興。在生產力低下的宗法社會、農耕時代,再也沒有什麼比家族凝聚力更強大的力量了。

除去為家族奠定“道德聲望”之外,王祥還做出了一項貢獻,那就是為後世子孫留下了一項高明高明的政治策略——“與時推遷,平流進取。”

就是做人、做事,要謙虛低調,遠離風險,避免無妄之災,同時要順應時代的大勢,光大門戶。

王祥八十歲那年,晉王司馬昭去世,司馬炎繼承了王位。同年十二月,司馬炎逼迫魏元帝曹奐禪讓了皇位,定國號為晉,改元泰始。

麵對改朝換代,王祥不偏不倚,保持中立,既沒有像某些曹魏遺老一樣,選擇給舊王朝殉葬,也沒有對司馬家族趨炎附勢。

作為道德模範,王祥這個態度很重要,不反對就是默認,這正是司馬炎所需要的。——士族享有崇高的政治地位和道德聲望,無論是誰掌握最高權力,都要依靠士族的力量。

當然了,王祥不是走投降路線的當權派,他是走妥協路線的騎牆派,這一點很重要。司馬炎進封王祥為睢陵公,王祥沒有拒絕。這也是琅琊王氏積蓄力量以待脫穎而出的必要準備。

當初,王祥得到了一把刀。懂行的人說,佩戴此刀,後世必定富貴。王祥就把刀送給了王覽,不知道他說過“苟富貴、勿相忘”之類的話沒有。果不其然,王覽的後代之中多有賢才,在東晉時期尤為興盛。

王家興起,可能真是冥冥之中早已注定!

© 小說大全, ALL RIGHT RESERVED

DIANZHONG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