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秦宇的小院走出來時,太陽正當午。
眾皇子卻感覺到渾身涼颼颼,一股陰霾在心頭揮之不去。
一想到大明會在兩百多年後亡國,還是因為他們想多生幾個兒子,皇子們就覺得憋屈難受。
“派人保護好秦宇小先生,從東宮調集人手!”
朱標吩咐隨從侍衛,“任何與秦宇小先生接觸的人,都要嚴查,交談的每一句話都要查清,不能出一點差錯!”
“是!”
侍衛領命而去。
朱棣遲疑的壓低聲音,“大哥,要不要向父皇彙報?”
昨天還是屠龍術,隻和秦宇大逆不道,要砍秦宇的腦袋有關。
今天來聽秦先生講了不到半個時辰,已經關係到他們這些王爺自身的安危了,年輕的朱棣有些沉不住氣。
除了大哥朱標要繼承大統,他們其他兄弟如何,終究要看父皇的意思。
“不急。”
朱標搖搖頭,“再多聽秦小先生講講,小先生留給咱們的問題,也都回府多想想。”
不到半個時辰,朱標卻覺得好似打開一扇新的大門。
況且,父皇那邊......恐怕已經知道消息了。
一路上,再無其他的話。
其他的皇子們,也不會在這個時候去觸黴頭,自討沒趣。
朱棣心事重重的回到自己府上,在屋裏端坐良久。
“殿下,何故出神?”
一位僧人,與朱棣相對而坐。
朱棣歎氣,“道衍,孤經常聽你說,你能卜算天機,那你可能推算我大明氣運有幾百年?”
這個僧人俗名姚廣孝,一雙眼睛略微呈三角形,如同病虎一般。
當年,朱棣大婚,與妻子前往寺裏燒香。
道衍突然從內堂走出,拜倒在朱棣身前,“殿下乃九五之尊,貴不可言,小僧願侍奉殿下,共成大業!”
朱棣差點嚇了個半死。
好在周圍無人,朱棣與道衍交談一陣,倒也覺得道衍見識非凡,便經常與之下棋參佛,談古論今。
“凡人命數,貧僧自可推衍,千萬百姓命數,係於大明國運之上,貧僧不敢妄自推算。”
道衍微微一笑。
“不過,貧僧曾窺探天機,可知一二。”
“大明氣運,在於殿下。”
“打住!”
朱棣急忙截住道衍的話頭,道衍別的都好,就是偶爾喜歡挑動朱棣的爭寵奪位之心。
“本王剛和大哥從一個地方回來,去見了一個年輕人。”
“道衍,你說你隻能算凡人,不敢推衍大明氣運。那個年輕人,卻算出了大明在兩百多年後,必然亡國!”
“不出三百年?”
道衍雙手合十,道了一聲佛號。
“世上竟還有如此奇人?”
朱棣卻沒有在道衍臉上,看到他想象中的震驚,“你似乎並不意外?”
“不瞞殿下,貧僧窺視天機,心中已經知曉大明氣運無法跨過三百年的坎,而且大明九成氣運皆轉移在殿下身上。”
“隻是天機不可泄露,貧僧一直不能向殿下明說。”
“今日既有奇人告知殿下,也就無妨了,敢問王爺,可否引薦奇人,與貧僧一會?”
“貧僧與他或談經論道,或卜卦說爻,豈不快哉?”
“那你肯定要失望了。”
朱棣搖搖頭,“他不談經論道,也不卜卦,用的是算學。”
“算學?”
道衍這下是真的驚了,“請殿下細說!”
聽朱棣說完經過,道衍的眼中閃過一道異彩。
“這般推衍,果然奇妙!”
他所學博雜,其中卻沒有任何一種推衍之法,有算學這般明晰。
眾所周知,天機不可測。
推衍自古以來就是一種神秘。
好比道衍說,自己能算出大明氣運不超過三百年,還能算出朱棣三十年後要成為大明天子。
卻無法告訴朱棣,到底是怎麼推衍出來的。
燕王殿下口中的年輕人,卻推算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道衍,你覺得他算的可對?”
“貧僧找不出錯誤,就結果來說,大明氣運也確如他所言。”
“那......皇室宗親的困局,要怎麼解決?”
“殿下可效仿漢武帝,推恩令。”
說起帝王之道,道衍就來勁了。
“劉姓宗室,固然窮苦一些,但比之其他朝代,境遇好千萬倍。”
“漢末六百年,宗室如劉焉、劉表、劉備......皆有大才,哪怕屈身一時,終有重放光彩之時。至於平凡的宗室,便任由他們寂寂無名,化為尋常百姓。”
“盛衰興亡,皆有天命!”
“殿下心懷天下黎民,何須太多執念?”
“......”
朱棣再次沉默。
怎麼說來說去,這應該是大哥考慮的事!
退一萬步,他拿著這套說辭,大哥認同了,父皇能認同?
此時,朱元璋也在宮裏發愁。
連午飯都有些吃不下。
“妹子,咱心裏憋著事兒,吃不下!”
朱元璋放下碗筷,對身旁的皇後馬秀英說道。
“吃不下,就多說說,我陪你聽著。”
夫妻倆多年,馬秀英深知朱元璋的脾氣,她經常聽朱元璋發牢騷。
倆人坐在飯桌前,像農戶家的老兩口。
“妹子,你說咱是不是生了太多兒子?”
老朱歎氣。
“大明將來要多出不少王爺......”
“生唄,多生幾個好,咱們養得起。”
馬秀英笑道。
“我也沒不準你去其他嬪妃那過夜,今天說話怎麼彎彎繞繞的?”
馬皇後氣度非凡,從來不計較這些事兒,反而還希望老朱多養些女兒。
“咱倆是不用愁,可咱們的子孫要發愁。”
朱元璋把秦宇的推算,仔仔細細的說給了馬秀英聽。
“還有這一層?咱們還真沒想到!”
馬秀英也皺眉了。
秦宇用算學,分析的簡單明晰,一聽就懂。
“那要不然,每年少分一些給兒孫們?”
“這不是辦法。”
朱元璋搖頭,“咱們是吃過苦,挨過餓的。隻要能穿暖吃飽,就能安安穩穩能過一輩子。”
“偶爾有個閑錢,再去買點零嘴,切兩斤肉煮著,家裏就算過年了......”
“可咱兒孫從小衣食無憂的,他們不習慣!就算咱教的好,兒子能體諒,以後也不行。”
“由奢入儉難!”
“看著嫡長子繼承天下,掌控江山,自己吃的穿的用的,都隻比富裕的百姓好一點,肯定有人心裏不服!”
“不服,便要奪嫡,便要造反,便要流血!”
這些事,朱元璋都仔細考慮過。
“咱老朱家的後代自相殘殺,打起仗來,天下百姓也跟著遭殃。”
“一直有人上書說咱給兒孫們的供養太多,其實咱也是為了天下太平!”
世上最能明白老朱的苦心,也正是馬皇後。
“重八,你也不用太發愁。”
馬秀英想了想,又笑道,“你說那個叫秦宇的年輕人,既然能用算學算出三百年後的大明,肯定也有辦法解決問題。”
“秦宇不是還要給標兒他們講課嗎,咱們繼續往下聽就成了。”
“成!”
“就按妹子說的辦。”
朱元璋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哼哼,那秦宇要不能給咱解決,咱把他吊起來掛城門上,滋滋放血!”
秦宇渾然不知老朱的想法。
就算知道,他也不會後悔拋出了屠龍術這個大殺器。
吃過飯,秦宇就出了門。
在牢裏關了整整一個月,他好長時間沒去幹自己的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