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大全
打開小說大全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第3章

語出驚人!

朱標心下一跳,好小子,本宮剛想著保你一命,你就往死裏跳?

“混賬東西!”

朱元璋也破口大罵,“該殺!”

在秦宇和朱標等人進了堂屋後,朱元璋也從小樓的二層下來,進入了房間裏。

這個房間正好和秦宇的堂屋背靠背,透過牆上的小孔,不僅可以看到堂屋內的情況,還能聽見朱標和秦宇在屋裏的說話聲。

打算在暗中觀察一切的老朱,聽到秦宇的話,忍不住發怒。

臉色鐵青,隨時都有可能提刀衝過去,砍了秦宇的腦袋。

“殿下,稍安勿躁。”

“咱並非信口雌黃,更不是危言聳聽,聽我細細說來。”

秦宇卻不急不忙。

隻要太子朱標進了咱的院子,喝了咱的茶,就不愁屠龍術沒人學。

“洪武皇帝開國,立國有十年了吧?”

“不錯,今年是洪武十年。”

朱標的語氣不怎麼好,“當今吏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秦小先生何以說大明有亡國之禍,還斷言大明三百年後必亡?”

“今日不說出個所以然來,本宮斷不會放過你!”

“算學!”

秦宇的眼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

“據我所知,洪武皇帝立國十年,已經冊封了九個王爺,想必今後親王的數量會超過二十個?”

“父皇年富力強,兒孫滿堂,冊封二十多個親王也不奇怪。”

朱標說道,現在他已經有十六個弟弟,包括夭折的,其中九個已經封王。

其餘七個尚且年幼,和以後在出生的弟弟,將來也會一一封王。

“皇帝的兄弟和兒子,生來就是王爺。”

“天經地義,的確不奇怪。”

秦宇笑道,咱不光知道老朱封了二十五個王爺,還知道燕王朱棣以後會搶了朱允炆的皇位。

“按大明製度,親王歲支米五萬石,鈔二萬五千貫。”

“鹽二百引,茶一千斤,馬匹草料月支五十匹。”

“錦四十疋,紵絲三百疋,紗、羅各一百疋,絹五百疋,冬、夏布各一千疋,綿二千兩......”

這些都是朱元璋封王時,昭告天下的。

“多嗎?”

“不多!”

“聖上起兵反元,戎馬半生,驅逐韃虜,複華夏萬裏山河,救百姓於水火之中。”

“身為父親,讓兒孫們衣食無憂,乃人之常情。”

“就算二十多位王爺,加起來也不過百萬石,實在不多!”

秦宇一番話,說道朱元璋心坎裏了。

但接下來秦宇話鋒一轉!

“大明地大物博,供養親王所需實在不值一提,殊不知壓垮大明的,也正是親王!”

“哦?”

朱標嘴角微微一揚,近年來倒是有人上書,說親王供給太多,百姓不堪重負。

莫非秦宇也是同黨,隻不過故意嘩眾取寵,借此勸諫?

太子府,這類的上書也有一摞子了,朱標壓根就沒正眼瞧過。

“敢問殿下,作為皇室,兒孫多是福,還是兒孫少是福?”

“自然多子多福!”

朱標不加思思的回答,“莫說皇室,就是平常百姓人家,都以多子多孫為福!”

“那便是了,當今聖上年富力強,能生二十多個兒子,各位殿下就算比聖上差一點,將來一共生十來個兒子,總不成問題吧?”

“秦小先生要講的,和咱們兄弟生兒子有什麼關係,算學又和這有什麼關係?”

朱標不解。

朱樉、朱棣等王爺也很疑惑。

他們大部分都已經成親,不僅有王妃,還納有側室,多生幾個兒子算什麼?

生的少,才要被笑話,被其他兄弟看不起!

“當然有關係!”

秦宇站起,走到堂屋牆壁邊的一塊木板前,拿起粉筆。

寫下“一”字。

“這代表聖上。”

然後寫下“二十”。

“這代表各位殿下。”

“各位殿下,多了不說,每人再有十個兒子,其中嫡長子繼承王位,其他兒子便是郡王。”

“大明多了一百八十個郡王,共計兩百餘為皇室宗親。”

“太子殿下繼承大統,嫡長子再立為太子,其餘諸子自然為親王。”

“大明再填九位親王。”

“二十九個親王,共計歲支米一百四十五石。”

“按聖上製定的皇室供給,郡王歲支米六千石,一百八十個郡王,共計歲支米一百零八萬石。”

“加起來兩百多萬石。”

秦宇在木板上寫下一連串的數字。

“似乎也不多?”

“那二十九個親王的兒子,長子繼承親王,其他兒子封為郡王,一百八十多個郡王按製長子繼承,其他兒子封為鎮國將軍......”

“咱們少算點,按三十年為一代,大明皇室第二代有親王二十位,共計歲支米一百萬石。”

“第二代皇室宗親大概兩百餘位,歲支米約兩百萬。”

“第三代皇室宗親兩千多,第四代皇室宗親兩萬多,第五代皇室宗親二十多萬......”

這就是為啥秦宇給太子和王爺們都平均每人十個兒子,便於計算啊。

“第六代,皇室宗親兩百多萬!”

“第七代,嗯,這時候已經是大明開國一百八十年,大明皇室宗親突破千萬,達到兩千多萬!”

“需要多少歲支供給?”

“米、絹、布、茶、鹽......大明財政,光是養這麼多皇室宗親,就已經入不敷出!”

“再過一代,唉......這個時候的大明皇室,恐怕除了皇帝,再沒有其他人能再生十個兒子了。”

“兩千多萬需要供養的皇室宗親,這樣的大明不亡,還有天理嗎?”

“百姓還有活路嗎?”

秦宇寫下的數字,讓在場的太子和王爺們,目瞪口呆。

一牆之隔的朱元璋,也驚得瞪大了眼。

“難道咱錯了?”

朱元璋冊封兒子為王,製定供養俸祿,是因為他小時候挨過餓,受過凍,知道那滋味太難挨!

在他想來,皇室開枝散葉,子孫後代是多了點,但大明還負擔的起。

秦宇這麼仔細一算,朱元璋才發現,這是一件多麼恐怖的事!

“算學,當真可以推衍大明國運?”

堂屋裏的朱標沉默許久,開口問道。

“秦小先生,你說的似乎有道理,咱也挑不出什麼錯誤,但咱還是很疑惑。”

“是呀,這麼說,父皇不應該封怎們兄弟為王爺?”

晉王朱棡迷茫道,“可咱們是父皇的兒子,不當王爺當什麼?”

“或許,王爺的兒孫......”

燕王朱棣剛出了個頭,就馬上閉口不言。

王爺的兒子,肯定要封郡王啊,誰舍得讓自家兒孫吃苦?

“大哥的兒子繼續當親王,咱們的兒子肯定也不能太差吧......”

秦王朱樉立即說道,生怕以後兒孫吃虧。

“秦小先生,那用算學來推衍,大明該如何化解難題,解決禍根?”

朱標對秦宇言語之間,已經變得恭敬客氣。

“算學,隻是屠龍術的中的一道。”

“屠龍術能屠龍,自然也能滋養大明的龍脈。”

秦宇偷笑,聽進去就好!

曆史上大明亡國,有多重原因,藩王的供養和財政困難算是其中很重要,也很明顯的。

當然,秦宇為了突出重點,說的更簡單,更嚴重了點。

© 小說大全, ALL RIGHT RESERVED

DIANZHONG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