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星期後,時暖如自己在電話裏和家人交代的一樣,對於工作上的業務已經慢慢熟絡。雖然在此前她已經培訓接近一個月的時間,但真正開始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就會發現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
最先要麵對的是溝通的問題。
對於大學專業是播音主持的時暖來說,她的普通話自是很標準的。
但東湖區這邊是屬於老城區,大部分來辦理業務的顧客,年齡層多為中老年人。他們通常說的都是方言,即便說的是普通話,也屬於半聽半猜的狀態。
時暖適應了好幾天,才勉強可以溝通。
再是受眾客戶的素質。
大爺大媽們稍有不順,就劈頭蓋腦的罵,半點道理都不通。
比如說銀行上班的時間是8:30,他們通常會從7點多就開始等,等到銀行開門,就開始抱怨上班這麼晚。還有的顧客,經常忘記自己的密碼。
然後又大罵銀行把他們卡裏的錢給搞走了,以後再也不把錢存在銀行了!
但在下個月,他們依舊準時蹲在銀行門口。
讓櫃員給他們看看養老金到賬了沒。
諸如此類的事情很多,除了這些外,銀行的工作強度也很大。
這新人一來,行裏那些老員工自然把臟活累活都往新人身上一推,不願意弄的業務,不想加的班,都直接往她們身上堆。
碰上月底,還要集體到街上拉業務。
上班的時候,還不能隨便上廁所。
水都不敢多喝,生怕在上班期間跑廁所。
不過是個把月的時間,時暖感覺自己頭發掉了一大把。
每天上班就坐在櫃台前,忙完了一個客戶接著就是下一個,有時候遇到不通情達理的,還得受氣。受了氣,也不能吭聲,要好好哄著。
以前時暖的專業,經常往外麵跑。
現在每天讓她坐著,而且銀行每個月都會有考核。考核不過的話,直接跟工資和她是否可以轉正直接掛鉤的。
時暖經常會反複質疑自己。
為什麼要跨行跨省跨業到這地方來,放著好好的電視台主持人不做,往這犄角旮旯的地方來受氣。
可一想,這銀行的筆試她來考的,麵試也是她自己爭取的,就連入職合同,也是她親筆簽的,自己選的路,還能如何反悔和倒退。
好在行裏不止她一個新人。
她跟另外一個研究生姐姐卜喻一起分到了這裏,一起同甘共苦。
兩個人到這裏來工作後,可算是深刻地明白了一句話,學曆不如資曆。
不管你之前多麼優秀,到這裏來,你就是最底層的新人。
凡事都得一步步走。
-
“唉,暖暖聽說了麼,咱們這次國慶可以放三天假哦,天呐,我真是不敢相信,三天假也能讓我這麼開心。”卜喻趁臨近中午沒什麼人的時候,衝坐在隔壁的時暖說。
時暖沒精打采地回:“嗯。”
她是到這邊工作後才知道,原來她們這個網點的銀行是沒有周末雙休和國家法定節假日的。她們會有排班,做二休一的小班,以及做四休二的大班。
卜喻見她有氣無力的,問:“你怎麼了,身體不舒服?”
時暖捶了捶自己的腰說,“腰痛得很,你都不痛的麼?”
卜喻笑著說:“你現在才開始疼啊,我早在培訓的時候,就開始痛了,現在每天回家都得用買的按摩器按摩才好一點。”
時暖暗想,她是不是也要去買一個這玩意了。
沒事的時候按一按,要不然這腰這麼坐下去真的要廢了。
她正暗想著,門口處推門進來一個中年男人。
她定睛看了看,那男人有些眼熟。
他取了號,見櫃台人少,直奔時暖的跟前。
他眉眼微微勾著笑,說:“你好,我下取錢。”
時暖看著他的眉眼,和他說話的神態,才想起,這個大叔,好像是,前陣子她路過夜宵攤吃過他炒飯的攤主。如果沒記錯的話,他們家的燒烤店,叫“老嚴夜宵”。
時暖衝他笑了笑,接過卡,然後對他說,“你好,請問您準備取多少錢呢。”
“四萬。”
“好的。”
對於這片小區的大爺大媽門一開口就是幾萬的數字,她已經免疫了。人到中年,資產豐厚。
“請您輸入密碼。”
男人正抬起手,停頓在空中,問:“那個,我可以取五萬嗎?”
嗯?
時暖抬眼看了看他。
男人如實說道:“這卡不是我的卡,是我兒子給辦理的,但我現在急著用錢,你看能不能取五萬。”
時暖問:“那請問您身份證帶了嗎?”
“帶了的。”
“那請您把身份證給我,我需要驗證一下本人身份。”
男人從兜裏拿出身份證,遞給時暖。
她接過後,立即驗證。因為和大叔有過一麵之緣,她辦理業務的時候,就沒怎麼仔細去那銀行卡戶主的信息。等她把五萬錢及卡和身份證交還給男人後,大概過了半個小時,她忽然想起了什麼。
她瞳孔一震,慌忙地看向卜喻,“那個,非持卡人取錢超過五萬塊錢,光驗證他的身份證有用嗎?”
“你是說,他拿了別人的卡取了五萬塊錢?”
時暖點點頭,有點發蒙:“嗯,他說是他兒子給辦的卡,然後我拿他的身份證驗證的......”
卜喻從位子上驚起,“不行的啊!光驗證他的身份證是沒用的!要持卡人本人身份證才有用的啊!”
“我們這個銀行的係統是跟著警察的網的,要是這一塊出了差錯,整個行都要受到牽連!”
根據銀行相關條例規定,若非持卡人取錢超過五萬塊,必須驗證本人的身份證,如果不是,被係統核查到,在當日內,沒有持卡人的身份證重新驗證,那麼整個銀行從行長到櫃員,每個人都要罰款!
櫃員小五百的,往高管走,就是幾千。
時暖一下子就慌了。
這可怎麼辦啊!
她、她好像又因為自己的粗心,而闖禍了。
......
但這一次,她最先想到的不是哭。
而是怎麼去解決這個問題。
雖然極大可能,她會被劈頭蓋腦地罵一頓。還會受到處罰,但也沒辦法,她必須承擔因為自己的問題而造成這樣的過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