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說著話,一路走到了竹林中。
放下背簍,便開始挖竹筍。
在錦河村,挖竹筍很簡單。
眼睛瞅準,別讓鋤頭挖到腳就行。
太多了,根本不需要找。
剛才聊天沒注意,顧潮就踩到了兩個。
盡管如此,他還是挖得很仔細。
個頭大的不要,太老。
小的也不要,太嫩吃著沒味。
顧潮挑得都是大小適中,模樣勻稱的竹筍來挖。
雖然是挑著挖,但很快背簍也滿了起來。
沒一會兒功夫,袁傑從另一邊走過來,背簍裏裝著半簍竹筍。
他看顧潮背簍都快裝滿了,不由問道:“潮哥,你挖這麼多吃得完麼?”
“我們家都吃煩了,我是挖去賣,不是吃。”顧潮隨口答道。
“賣?”
“這東西送人都嫌棄,能賣給誰?”袁傑一頭霧水。
“當然是賣個想吃的人,這東西在咱們村都快成禍害了,可換個地方,它們就是土裏長出來的金疙瘩了。”顧潮十分肯定的說道。
人是很難跳出自己的認知圈。
就和現在袁傑一樣,在他眼裏這些竹筍,就是爛在山上都沒人要的東西。
因為太多了!
所以,潛意識就認為,誰會花錢買這些玩意兒!
難道噴噴的白米飯,流油的肉吃著不香麼?
何況,早些年也不是沒人賣過。
結果根本賣不起價,還不如多忙些農活穩當。
可其實,並非是錦河村的竹筍沒有市場。
而是當時經濟條件還有限,生活質量自然也跟不上。
加上道路差,運輸基本靠人力。
幾種因素折合下來,自然沒錢賺。
但如今國內經濟進一步提高,人們對生活質量自然而然也提高了。
甚至經濟越好的地區的人,對大棚蔬菜已經開始不感冒,反而追求天然綠色食品。
而那些從農村進城務工的人,也開始懷念家鄉味道。
他們都是強有力的消費大軍。
毫不誇張的說,隻要錦河村的竹筍能進到城市,絕對是搶手貨。
不過有失敗的前車之鑒,村裏人了解的信息也有限,大家都察覺不到環境的改變。
在慣性思維下,他們依舊認為,這些竹筍就是沒人要的東西。
包括顧潮在內,如果不是因為重活一世,他也意識不到這些。
“袁傑,信我就幫我一起挖,咱們隻挑品相好的。”
“趁著還沒天黑,咱們多挖一點,回家剝皮處理幹淨,明天一早就去縣城菜市場。”顧潮沒有做解釋。
不是他不想,而是這種東西解釋起來很複雜,還不如賺到錢後,讓袁傑慢慢琢磨,自然也明白了。
“潮哥你這話說得,能不能賺錢無所謂,既然你要幹,那我陪著弄就是了。”
袁傑不愧是好兄弟,盡管持懷疑態度,可還是義無反顧跟著顧潮幹。
兩人在偌大的竹林忙的熱火朝天。
中途兩個背簍都裝滿了,顧潮回家卸了一趟貨,又馬不停蹄去去挖。
直到天色暗下來,兩人來回了三趟。
竹筍堆在倉房裏,就跟小山一樣。
雖然看著很多,但是還沒剝皮。
去皮後,估計也就兩筐的樣子。
顧忠軒和李桂芳回到家,看到這麼多竹筍,眉頭不禁皺了起來。
“娃,咱們家雖說日子沒那麼好過,但吃飯還是沒問題,這竹筍......”
顧忠軒說到一半,沒有再繼續說下去。
首先他以為顧潮挖竹筍,是為了減輕家裏經濟負擔,怕說了傷了自家兒子的心。
其次就是,一想到要吃竹筍,嘴裏一陣發苦......
“爸,這些竹筍不是家裏吃,我準備拿去賣。”顧超見狀解釋道。
“賣?”
“這東西賣給誰,喂豬豬都不吃。”李桂芳的態度和袁傑如出一轍,下意識就是這事的可行性。
不等顧潮解釋,她又想起了什麼,“而且你白天要上學,馬上又要高考,學習壓力這麼重,你哪有時間去賣?”
“我準備今晚把這些處理好,明早趕在上課前,去縣城菜市場賣掉,再去學校上課。”顧潮如實回答道。
他知道,這個時候幹這種事,肯定得征求到父母同意。
“不行,好好的書不讀,跑去當什麼菜販子。”顧潮剛說完,就遭到了老媽的駁回。
“媽,我明天起大早就去,上課前肯定能趕回學校上課。”顧潮保證道。
“那也不行,你現在是高考生,學習已經夠累了,再忙活這種事,要少睡多少覺。”
“我和你爸還沒老得動彈不了,供你一個人讀書完全沒問題,你的任務就是好好讀書,好好養好身體。”
李桂芳雙手叉腰,不由分說。
見此情形,顧潮也無可奈何。
他了解自家老媽性格,話說到這份上。
但凡他再堅持下去,耳朵肯定免不了遭罪。
耳朵遭罪事小,惹老媽生氣傷心事大。
顧潮也沒準備再堅持。
反正再有二十來天,高考也就結束。
雖說竹筍時節也就過了,但他也有其他辦法,不急這一時。
然而,一直沉默的顧忠軒開口了。
“讓他去吧,馬上十八歲了,有自己想法還肯去做,是好事,你就不要操那麼多心了。”
讓顧潮想不到的事,一向刻板的老爸居然還認同自己的做法。
不過結合前世的經曆,老爸雖然沉默刻板,但是對自己的決定一向很尊重。
比如當時他想去北方讀書,周圍人都反對,唯獨老爸支持了自己,並且力排眾議讓他如了願。
顧潮知道,老爸並不是想讓自己去那麼遠的地方,隻是這是自己兒子的決定,他選擇了支持。
“孩爸,我剛才說的你是沒聽見啊,就這你還支持他。”李桂芳也有些意外。
平日裏,自家男人在類似這種家庭事務上,可是從來都不發言的。
“他是男孩子,早點吃點苦受點累,比光讀死書強,以後能更早適應社會,馬上就要上大學了,總不能讓你一直跟著他吧!”
今天,顧忠軒的態度格外堅持。
氣氛短暫沉默,顧潮內心打鼓。
“可千萬別耽誤了學習,還有不準太晚,到點準時睡覺。”稍作安靜後,李桂芳悠悠說道。
句句都是叮囑關心,變相代表了默認。
“老媽理解萬歲!”顧潮一躍而起,當即給了老媽一個大大的擁抱。
“我理解什麼,我理解你成了個菜販子。”
“別把家裏整的一團糟,筍衣也別亂放堆在後院,冬天引火用。”
李桂芳嘴上沒好氣,臉上洋溢的笑意卻是止都止不住。
顧潮無奈的撓撓頭。
得!
自己在老媽麵前,又有新外號了。
吃過飯,顧潮開始忙著給竹筍去皮。
顧忠軒和李桂芳,忙活完手頭事,也加入了進來。
一家三口,齊心協力。
在閑聊中,沒多久就完活了。
竹筍褪去粗糙的筍衣,露出青白相交,老嫩適中都筍肉。
顧潮將它們整齊擺放在背簍,看上去還挺有賣相。
他本還想將倉房收拾幹淨,結果在李桂芳的催促中,隻能洗澡上床睡覺。
至於倉房的爛攤子,則留給了自家老媽。
躺在床上,顧潮習慣性掀開窗簾,看了一眼對麵。
林汐家的窗戶還亮著燈,傻丫頭還沒睡。
不知道是不是心有靈犀,窗戶的窗簾也隨之掀開,林汐的小臉出現在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