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方能突出他們高尚的品格。
一時之間應和聲,聲聲不斷,掌聲熱切而響亮。
更有人跟著喊保長大人英明。
劉保長腦袋開始暈暈乎乎的,像是喝醉了酒一樣,立刻判定陸寧無罪釋放,劉三冬賠償二百文。
案子就這麼了結了。
不過,劉三冬和秦氏相互攙扶著離開衙門,外頭的百姓還都對著他們指指點點,說他們活該。
劉三冬氣的要死,可這時候能怎麼辦?
陸寧則是走到吉從文麵前,對著他行了大禮道:“多謝先生仗義執言。”
吉從文沒有跟他說這個話題,而是滿臉探究地問:“石頭果真能燒成白灰?”
“是。”
“改日你們再燒製石灰,可否讓吉某人觀摩?”
“自然。”
吉從文拱了拱手,帶著一眾學子回青山書院了。
揮一揮衣袖,走的十分瀟灑。
陸寧一時之間都有些怔愣住了,吉從文性子寡淡他是知道的,隻是寡淡的太狠了吧?
柳元昌和陸廣禮一起來到陸寧的麵前,對著他作揖。
“少爺,您沒事吧?”柳元昌問道。
“沒事,你做的很好。”陸寧本想摸摸他的頭,想到他也不小了,便改為拍肩。
柳元昌態度十分恭敬,頗有些歉意的說:“我沒能為你說上一句話,太沒用了。”
“不,你能請到你們的夫子,就足以證明你很優秀,好好讀書,做個正人君子。”
柳元昌連忙拱手道:“是。”
陸寧又看向陸廣禮說:“三牛也很棒。”
陸廣禮就是大牛的三弟弟,十一歲,跟柳元昌是同窗。
他被誇了有些不好意思,垂著腦袋說:“我也沒能幫得上忙。”
“你能來就很厲害了。”
他們正說著話,鶯歌母女過來了。
陸寧轉身看向鶯歌,激動的想抓住她的手,抱一抱她,可到底還顧及該死的男女大防。
準嶽母也在一旁,跟他打了個照麵說:“沒事就好,沒事就好。”
她說完就轉過去跟柳元昌說話了。
陸寧對鶯歌說:“鶯歌,幸虧有你。”
鶯歌眼中含淚,剛剛明明很堅強,這會兒倒是委屈上了。
眼淚大顆大顆的地滾落了下來,美人垂淚看的人心疼的緊啊。
這丫頭的眼淚都藏在哪裏了?
說掉就掉?
“小姑奶奶,你可別哭了,再哭我就要心碎了。”陸寧誇張的捂著自己的胸口。
鶯歌的眼淚還掛在臉上,突然怔愣了一下,隨即紅了臉,垂下了腦袋,捏著自己的衣袖說:
“少爺,快回家,奴婢折柳枝給您祛祛晦氣。”
陸寧這個角度能看到她的耳朵都是紅通通的,連帶耳下的皮膚也都是紅的。
不用觸碰他都知道,那一定是滾燙的。
鐵頭他們這時候也一窩蜂的圍了上來,與他們一起過來的還有清河村的其他村民。
大家都噓寒問暖的,並且順道罵了劉家的人白眼狼,是非不分,不知好歹,忘恩負義等。
又問他在大牢裏的情況,陸寧簡單跟他們說了,眾人都唏噓不已。
他們在外頭說了好大一會兒話,等陸寧再去看鶯歌的時候,發現鶯歌和準嶽母餘氏已經不見了蹤影。
村裏的人難得到鎮子上來一趟,有些人從衙門這裏離開直接去趕集了。
陸寧則是先回家了。
到家的時候,鶯歌果真已經拿著柳枝在門口等著了。
他一過去,她就拿柳枝沾著艾草水給他祛晦氣。
儀式感頓時拉滿。
陸寧倒是不在意這些,可若是這樣能讓鶯歌安心,他配合就是了。
回到家中已經日頭偏西了,今天的牆是壘不成了,明天再幹吧。
晚飯照樣是鶯歌送過來的,不過今天她的妹妹畫眉、百靈,小弟弟元青都來了。
不過三個孩子都站在不遠處,一個挨著一個的朝這邊看,看起來格外乖巧。
陸寧知道這三個孩子還是有些怯他的,也沒為難他們。
鶯歌送來的是米粥,比之前的更稠一些,還多加了一個水煮蛋,說是他受了委屈,是她娘給他的補償。
陸寧有些哭笑不得,可心裏到底還是暖暖的。
準嶽母大人對他也太好了叭?
隻是,看著旁邊那三個孩子,他可沒法心安理得的吃雞蛋。
這是精貴的東西。
他將雞蛋剝開,對著兩歲多的元青招了招手說:“過來。”
元青看了看鶯歌,見鶯歌點頭,才走到他的身邊。
陸寧將雞蛋一分為四,給了元青三分說:“這三分拿去給你二姐三姐一個人一塊。”
“少爺,唔......”鶯歌不滿喊了一聲。
陸寧轉手將另外一份塞到了鶯歌的嘴裏,成功督主了她的口。
元青拿著雞蛋快快跑了。
陸寧眉眼含笑看著鶯歌問:“他們今晚怎麼全都過來了?”
鶯歌將嘴裏的雞蛋嚼吧兩下咽了下去說:“他們知道你被關進了大牢,沒能跟著去鎮上,很不放心,所以也跟著過來看看。
元青說要親眼看到你好好的才行。”
陸寧笑的更開心了,這個小舅子能處。
才兩歲的娃娃,就知道關心人了,他能不高興嗎?
被愛的人容易被治愈。
第二天,陸寧滿血複活。
大牛二牛他們又來幫忙,鐵頭大眼睛嘰裏咕嚕地轉了轉說:“少爺,劉三冬那個不要臉的不願意賠錢,你給想個法子。”
陸寧說:“想讓他出錢幾乎不可能,不過這兩百文他不給,我們可以省很多心。
將來劉三冬想出什麼幺蛾子,直接跟他要錢就成。”
鐵頭說:“這也太便宜他了。”
陳寶財說:“他們也沒沾什麼便宜,你們也看到秦氏的手了,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眾人又調笑了一會兒,就開始幹活了。
昨天泥巴都玩的差不多了,也不用做成土坯,直接泥巴摶摶托起牆體來。
陸寧製作了簡易的重力線陀作為衡量標準,牆體壘的還挺直。
牆體壘起來之後,陸寧又帶大家一起壘火炕,並且跟他們說:
“回頭大家閑了,也給自家壘一個,冬天在底下燒把火,整個屋裏都是暖和的。”
眾人都覺得好奇,還真的回去有樣學樣壘起了火炕。
冬天冷,最容易著涼,這種年代一場風寒都可能會要了人的命。
所以這種不花錢就能取暖的方法,他們當然不會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