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使者孫昆臉色鐵青,連一個小太監也敢挑戰他們大周才子。
這分明是在侮辱他們!
這大魏皇帝什麼意思?難道這是一早就安排好的?
於是,孫昆對著蘇洵出言諷刺:“喲喲喲,大魏什麼時候需要靠太監出頭了,莫非是無人可用?”
蘇洵一聽這話,立刻眉梢一挑,麵帶不悅的反駁道:“太監怎麼了?太監就不是人了嗎?更何況我不是......”
話沒說完,狐貴妃立刻咳嗽打斷:“小蘇子,今日當著陛下的麵,你說話有點分寸!”
聽到狐貴妃的暗示,蘇洵這才把“更何況我不是太監”這句話改口。
“更何況我不是普通的太監,我有詩仙之才,當今陛下雄才大略,唯才是舉,因此哪怕我隻是個太監,但隻要有才能,一樣能得到重用!”
蘇洵這一份馬屁拍的皇帝心中直呼舒服,就連臉上的不滿,也都減退了不少。
此時,太子魏勳眼神陰沉,揮臂對著蘇洵驅趕道:“放肆,今日乃我朝鬥詩大會,能站在這的,無不是有頭有臉的人物,豈容你一個太監胡鬧?”
太子魏勳身後,一眾皇子昂首而立,皆對蘇洵不滿。
他們可都是高高在上的皇子,自小飽讀詩書,由大儒授課,連他們都不行,一個太監,怎麼可能比他們還厲害?
而王貴妃身姿聘卓,亦在挑眉冷笑。
自己乃大魏第一才女,可即便是她,短時間內,都無法做出一首符合題目的佳作。
區區一個小太監,難道能比她更厲害?
哦,差點忘了。
這小太監好像從四大才子那裏買了首詩。
想到這裏。
王貴妃頓時眼眸一寒。
可笑!
四大才子什麼水平她能不知道?
憑借四大才子寫出來的垃圾詩,也想贏下詩聖李滄海,簡直是癡人說夢!
也罷,就讓你們出出醜,到時我再乘機揭露你們買詩作弊的事情,把狐貴妃這個賤人徹底除掉!
眼看著局勢愈發不可收拾。
都快被嚇傻了的狐貴妃,連忙衝上來想把蘇洵拉下去。
“別鬧了,快跟我下去!”
蘇洵卻像小孩任性一般甩開了她的手。
“娘娘,這可是千載難逢的良機啊!”蘇洵小聲對狐貴妃說道。
狐貴妃一邊拉扯著蘇洵,一邊對著皇帝跪下賠罪。
“陛下息怒,臣妾治下無方,回去後臣妾一定狠狠教訓,絕對要讓這奴才長長記性。”
但蘇洵卻似乎偏要和她作對。
她拽了幾次都拽不走蘇洵,頓時急得滿頭是汗。
“娘娘,您為了為皇上分憂,吃了那麼多苦頭,眼看如今有表現的機會,怎麼能那麼輕易的放棄呢?”蘇洵故意高聲喊道。
黃帝高坐龍椅之上,聽見這話頓時心中一軟。
雖說這狐貴妃胸大無腦,但是這番替自己著想的心意,卻確確實實令人感動。
哪怕因為這個,朕也不能殺了愛妃。
但這個小太監著實腦袋不清楚,那詩聖李滄海是何等恐怖?
真以為他家主子狐貴妃寫的詩,能贏嗎?
無非是拉著狐貴妃出醜罷了。
而如今這麼一鬧。
更是連帶著整個朝堂都跟著丟人。
這份罪過。
自然要落在蘇洵頭上。
若是令朝堂威嚴受損。
朕今日說不得也要殺了這太監,以顯天威!
此時,若說誰最為輕鬆。
那必然是詩聖李滄海了。
自己都沒出手。
就已經逼的大魏朝堂雞飛狗跳。
這種成就感。
讓他感到陶醉。
而且,這樣一個小太監在最後時刻冒出來。
讓他感到頗為有趣。
鬥詩大會鬥到最後,竟隻有一個小太監敢出場。
這不是大魏無人可用的最有力證明嗎?
回去之後宣傳一番。
定能傳為笑柄。
而自己作為壓軸主角,名聲又能大漲一波。
想到這兒。
李滄海上前邁步。
施施然拱手道:“皇上,草民懇請皇上給他個機會。”
“畢竟,太監賦詩,這可是古來頭一回!多新鮮呐!哈哈哈......!”
話音剛落,眾人頓時震驚。
沒想到,李滄海竟然為了幫蘇洵而向皇帝請求。
看著李滄海談笑風生的姿態。
皇帝心裏頓時一沉,對蘇洵必然落敗的結局更加篤信了幾分。
對方如此自信。
更加襯托出蘇洵的不自量力。
此刻魏皇心中隻想早點結束這場鬧劇。
心想反正都輸了。
不妨就讓這小太監試一下。
早點試完,早點回宮。
不過。
比完之後一定要把蘇洵殺了泄憤。
至於狐貴妃。
先打入冷宮讓她反省反省。
省得以後做事不動腦子。
想到這,皇帝開口說道:“既如此,寡人就讓你試試。”
皇帝沒有說贏了如何,輸了如何?
顯然,皇帝根本就不認為蘇洵能贏。
看到魏皇終於答應,李滄海頓時露出了得意的笑臉。
他看向木子雪。
眼神仿佛在說給我好好教訓這個小子。
讓他明白咱們大周才子的厲害。
木子雪微微頷首,臉上帶著自信得意之色。
“想不到此生,竟還能和太監一同賦詩,這可真是有意思。”
說完便做了一個請的動作。
因為之前王貴妃並為作詩,所以他抽中的詩題依然有效。
眼下,蘇洵必須以“壯誌未酬”為題,寫出一首詩來。
蘇洵俯首沉思,緩緩開口:“《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諸青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裏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蘇洵記憶中,當時老師可是說過,這首詩被譽為古今七律第一,他就不信,這木子雪還能作出旗鼓相當的詩來。
下一秒。
整個朝堂,霎時一片寂靜。
眾人全都目瞪口呆的望著蘇洵,臉上滿是震驚。
就連身為大儒的老夫子,都激動的雙手顫抖。
木子雪呆愣愣的望著蘇洵,不複先前瀟灑姿態。
此時的他,像是懷孕的寡婦,眼神中滿是驚疑。
怎麼可能?
這怎麼可能?
不是說魏國都是一群莽夫嗎?
就連魏國第一才女王美人都敗在自己手下。
蘇洵一個太監,怎麼能寫出如此絕妙的詩句?
此時,老夫子激動的宣布:“此局,蘇洵勝!”
“可惡!”大周使者孫坤一拍大腿,臉上全是氣急敗壞之色。
今日原本一帆風順,此時卻遭遇挫折,這可不是好兆頭!
木子雪嘴唇發白,失魂落魄的退下。
大周使者將目光看向四小王中的剩餘兩人,正打算讓他們上場。
卻看到詩聖李滄海上前一步,揮手將其打斷:“我來吧。”
聲音平靜,氣度從容。
看到詩聖李滄海,大周使者終於恢複了自信。
他沒有拒絕,而且一臉激動的點了點頭。
之前他想讓李滄海出手,可是費了老大勁,但李滄海根本瞧不起大魏的諸多才子。
言稱他們沒有一個人配做自己的對手。
最後大周這邊無奈,這才帶上四小王。
如若四小王能取勝。
就用不著李滄海出手。
隻有四小王全都落敗。
李滄海才會出手。
如今。
蘇洵一首《登高》。
似乎引起了李滄海的興趣。
這對於大周這邊而言。
算得上因禍得福了。
畢竟李滄海出手,必定是成碾壓之勢取勝,雙方差距越大,將來的輿論就越有利於大周造勢,陛下那邊定會對自己重重有賞!
思及此處,大周使者臉上已經洋溢著笑容,仿佛已經看到了最後的勝利。
此時。
李滄海已來到蘇洵跟前。
他的眼睛如一雙鷹目,盯著蘇洵灼灼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