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貴妃清冷一笑:“承蒙陛下信任,封我為大魏第一才女,如今自然也想為陛下出一份力。”
“姐姐如此為陛下著想,陛下若是知曉,必會更加寵愛姐姐,我們這些姐妹,日後可就全仰仗著姐姐了。”三位嬪妃笑道。
狐貴妃冷眼看著她們說笑,心中越發不是滋味。
若是平日裏見了王美人,她定然要上去譏諷幾句。
隻是今天,自己還是低調些好。
此刻。
乾坤殿大堂,魏國的文武百官已紛紛趕到,魏皇端坐在龍椅之上,一雙虎目俯瞰著眾臣,不怒自威。
此時 ,左丞相張魯出列:“皇上,周國來使已在殿外恭候,是否該召見了?”
聞言,魏皇眼眸中,頓時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煩躁。
該來的還是來了!
“傳。”
魏皇麵無表情,仿佛對於周國來使的到來,沒有絲毫擔憂。
“宣大周來使入宮覲見!”一名公鴨嗓太監大喊道。
立即,眾人便望見一名外族打扮的男子,帶著五人拾階而上,直奔主殿而來。
此時,大殿內的百官,以及左側的皇族皇子,都在暗中打量著這六人。
為首的不說也知必是周國來使,而他身後的五人,應該就是周國派出的五位才子了。
隻是不知,哪一位才是詩聖李滄海?
詩聖李滄海的大名。
早已傳遍魏國朝堂和民間。
此次鬥詩大會。
魏國的壓力,幾乎全來自於這李滄海。
“臣大周使者孫昆,見過魏皇,祝魏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身後五名才子,也都一起躬身行禮,口呼萬歲。
“平身。”魏皇開口。
隻見五名才子皆衣著華麗,麵容俊俏,這讓魏皇眉頭微蹙:“不知誰是詩聖李滄海?”
話音剛落,便見五人中,當中一人頓時出列:“回陛下,草民便是。”
“哦。”魏皇眼眸閃動:“寡人聽聞你有詩聖風範,出口成章,不知是否為真?”
李滄海臉色泰然,拱手回道:“都是我皇錯愛,在陛下麵前,不敢當詩聖之稱。”
魏皇微微頷首,隨即大手一揮道:“開始吧。”
當下,左丞相張魯開言道:“使者,不知此次兩國鬥詩,要以何種規則進行?”
由於這是兩國第一次鬥詩大會,所以還未形成固定的規則,因此張魯才會開口詢問。
使者傲然道:“這是我大周的‘四小王’,他四人才華驚世,在我大周也是百年難遇之才,今日先由他們四人與你們比試,最後才是詩聖李滄海。”
說到這,周國使者頓時麵露譏諷:“不過,我猜今日這場鬥詩,應該用不著李滄海出麵,便可結束了。”
言外之意,分明是在嘲諷大魏無人。
頓時,舉朝震怒!
“大膽!我大魏人才濟濟,爾等蠻夷安敢小覷?!”
右丞相李司第一個怒斥。
在他之後,百官也都紛紛對著使者怒喝。
事關舉國尊嚴,哪怕並無把握能勝李滄海,也不能在麵子上丟了氣勢!
豈料使者渾然不懼,腦袋一晃,袖袍一甩,冷笑道:“不服?那就請諸位拭目以待吧!”
霎時間,就連龍椅上的魏皇,臉色都黑了幾分。
群臣更是被氣的身體發抖。
這時。
隻見四才子中走出一位青衣俊傑:“在下大周華空都,不知大魏何人敢應戰?”
一旁的周國使者立刻介紹道:“華公子曾三次奪得我大周詩壇魁首,人送外號‘空虛公子’!”
聞言,眾人頓時一驚,大周本就文壇興盛,此人能三次奪得大周詩壇魁首,可見確有大才!
一時間,氣氛很是肅穆。
就在百官思索,該讓誰第一個上場時。
一聲嗤笑,頓時打破了這沉悶的氛圍。
“噗......”
眾人循聲望去,隻見出聲之人,竟是一個小太監,一時間,眾人剛消的怒火,瞬間又熊熊燃燒。
鬥詩大會開始後,魏皇就允許一眾妃嬪進入大殿角落觀試。
此刻,蘇洵正跟在狐貴妃身側。
使者麵生不滿,看向蘇洵怒斥:“你笑什麼?”
蘇洵搖頭發笑:“什麼空虛公子,我看分明是腎虛公子。”
此言一出,剛才還在怒目的文武百官頓時哄堂大笑,殿內緊張的氣氛也為之一鬆。
就連魏皇,嘴角也都勾起了一抹讚賞的笑意。
唯有周國使者登時怒不可遏:“你一個太監,有什麼資格笑話我等?”
說著,他抬頭望向魏皇:“比試在即,卻讓一個太監搗亂,莫非貴國怕了不成?”
眾人一聽,頓時麵麵相覷,隨即望向了龍椅上的魏皇。
隻見皇帝心情似乎不錯,並無責罰蘇洵的意思。
但。
樣子還是要做一下的。
於是揮了揮手,故作生氣道:“狐愛妃,你管教不嚴,朕罰你麵壁三日,你可服氣?”
狐貴妃頓時眼眸一眨,瞬間就明白了魏皇在故意保護蘇洵。
於是連忙躬身回道:“臣妾甘願領罰。”
“嗯。”魏皇聞言微微點頭,就要揭過此事。
可使者不同意了:“大魏皇帝,你的人犯了錯,絕不可如此輕易饒恕!”
霎時,皇帝臉色頓時一沉,威怒道:“怎麼,非要朕把愛妃砍了你才滿意嗎?”
左丞相張魯也跳出來:“大膽!不過是一個下人說錯了句話,我皇已經懲罰了貴妃娘娘,你等還有什麼不滿?”
右丞相也跳出來:“莫非你敢對我皇不滿?”
使者頓時被嚇得冷汗直流,隻能頂著巨大壓力道:“隻希望接下來不要再有人搗亂。”
言下之意,就是這事算了。
而華天都早已被氣的麵如豬肝,他這才反應過來,黃帝不直接處罰蘇洵,而是把矛頭指向狐貴妃,分明是為了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大懲小戒!
畢竟,魏皇不可能真的當眾把狐貴妃處死,而使者也不可能逼迫魏皇,對一名貴妃施以多重的懲罰。
但別忘了,犯錯的其實隻是一名小太監啊!
若是皇帝直接對蘇洵進行處置,自然就不能處置的太輕,就算不殺了,至少也要當庭杖罰。
而現在。
作為主犯的蘇洵卻屁事沒有。
這讓華天都如何不氣。
隻見他麵色陰霾,目光漸冷。
這口氣,一定要在鬥詩之人身上找回來!
不把這大魏才子比的顏麵掃地,他就不姓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