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張家嫂子給芸娘介紹幽州城的市場,市場分東市和西市,平民百姓一般都去西市,非常熱鬧繁華,買什麼都有。
芸娘瞧著人真是不少,一麵牽緊兩個孩子,一麵跟張家嫂子說想買點布做衣裳。
張家嫂子痛快的領他們去布莊。
芸娘選了些便宜的布,預備給兩個孩子做兩身衣服,自己也做兩身衣服,餘下的還能做兩雙鞋。
正要跟張家嫂子說選好了,卻見張家嫂子笑著看她:“你這有了孩子忘了男人呀,不給你家男人做兩身?”
芸娘兩頰緋紅,忘了自己的丈夫了。
隻好又量了些布,給薛富做衣服。
兩個孩子沒見過市場,什麼都鬧著要看看。一會兒要買糖畫一會兒要買饊子。
芸娘手裏沒錢,想到讓張家嫂子給錢總是難以啟齒,攔著不給買。
倒是張家嫂子痛快,給兩個孩子買了一個糖畫並一些饊子。
逛著逛著就到中午了,芸娘不好意思的看著張家嫂子說:“嫂子,這耽誤你做飯了,咱們歸家罷。”
張家嫂子逛的高興,一看日頭,果然不早了,就對芸娘說:“這也不早了,老張他們中午在軍營,不回來。你們去我家吃吧,我家大丫想是做好了。”
芸娘推辭不過,隻得應了。
張家嫂子家就在芸娘家隔壁的隔壁,一進門,看見院子裏好幾個孩子打鬧著玩,看見娘回來了都圍過來,又看見懷仁手裏的糖畫,吵著要吃。
芸娘讓懷仁懷恩和幾個孩子分著吃糖畫。
張家嫂子給她介紹,她家兩個姑娘兩個小子,老大老二是姑娘大丫二丫,小子排三四,分別是狗兒虎兒。
看見廚房果然大丫做好飯,嫂子趕忙讓芸娘他們進屋吃飯。
大丫做了餛飩,芸娘好奇的看了看,原來就是餃子。
一人一碗盛著湯菜和餃子,冒著熱氣,暖呼呼的。
芸娘吃了兩碗,懷仁懷恩肚子小卻也一人吃了一碗。
芸娘想著到底大地方,食物的種類也多,以後也可以給孩子做的吃。
正不好意思地放下碗,張家嫂子問她:“你可會做衣衫?”
芸娘被看穿了,尷尬的說:“從前在家,大嫂教過一些,勉強會做鞋。”
這就是不太會的意思。
大丫見芸娘這麼大個人了,還不會做衣衫,好奇的看芸娘。
張家嫂子意會,笑笑說:“明日我叫幾個人,去你家幫你做罷。好好的布料,別浪費了。正好你也和左鄰右舍認識認識,都是軍中的家眷,多認識些人,碰上事了也有個幫手。”
芸娘自然樂意,卻也有些不好意思。
張家嫂子見她窘迫,安慰道:“你剛來,我們多幫幫你是應該的,你家仲德在軍中沒少幫這幾家,你也別有負擔。”
芸娘謝了又謝,看天晚了帶著孩子們回家了。
累了一天,芸娘也沒顧上做晚飯,對付吃了一口。
薛富倒也湊合吃了,看著沒有不高興。
芸娘心裏還是有些愧疚,別人家熱飯熱湯的,他辛苦一天也沒吃口可口的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