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元傑雖有怨恨,但也隻敢在心裏編排幾句,承受著滿朝文武的笑眼,恭恭敬敬地謝了恩賜。
宋雲也怕自己忍不住笑出聲來失態,便主動說趙雲傑一路辛勞,允許他先回府休整一日,翌日再來登堂稟事。
趙元傑在朝堂外等候許久,等來禦賜親筆之後,雙手小心拖著,向著宮外走去。
到了宮門口的時候,他還不忘朝著衍慶宮的方向多看了兩眼。
雖隻有一麵之緣,但腦海中葉舟那副麵容卻記憶越發清晰。而且,趙元傑腦中的畫麵,葉舟也在對著自己譏笑,比方才看自己熱鬧的滿朝文武還要可惡。
帶著憤恨回到尚書府,還未進府,趙元傑又被眼前的情景嚇到了。
自家大門口,圍堵了數之不盡的襤褸乞丐。
府中仆從拿著大棒,但也沒敢像往常一樣驅趕,見自家主子回來了,如同見了救命稻草一般,趕忙跑過來請教。
“老爺,最近您名聲在外,引來了大量難民,都想來求您解救。”
趙元傑吹胡子瞪眼:“我有什麼名聲?”
話未說完,趙元傑就想起來手中還拿著皇帝親筆‘廉政為民’四個字,恨不得當街給它扯成碎片。
但他也知道,真要這般做了,自己即便不被砍頭,也不可能再留在皇都城了。
“趕走趕走!以前來來過流民,打上一頓就老實了。”
趙元傑心煩意亂,但仆人卻還是不敢,支支吾吾的道:“如此一來,恐會讓您名譽受損啊?”
正說話間,提前回到尚書府中的牛老頭走了出來,丟了拐杖振臂一揮。
“諸位苦難之人,請稍安勿躁,尚書大人愛民如子是我親眼所見,他一定不會不管大家的。”
“欸?尚書大人已經回來了!”
趙元傑被人注意到,眼皮子一黑,當街摔在了地上。
倒地之前,仆人眼疾手快,先撿了禦賜之物,隨後才喚來人手將趙元傑抬回了府內。
牛老頭用衣袖拭淚,哽咽哀嚎:“尚書大人一路風餐露宿,吃喝用度連狗都不如,這是殫精竭慮累病了啊。”
“諸位先耐心等候,等他醒來,我再去幫爾等求情。”
......
當夜,衍慶宮中。
宋清和有模有樣地向在練武的葉舟講述聽到的見聞。
“話說那個趙元傑被一眾災民圍住,廢了好大力氣才被抬回府中。以前還真沒看出來,他居然還是個好官。”
葉舟冷笑,趙元傑要是算得上好官,大梁真就快要社稷不保了。
“是啊,不光是你,以前那麼些災民也不知道趙尚書是‘廉政愛民’的好官,不敢去求他,現在他聲譽天下,才敢去向他傾訴民生疾苦。”
宋清和心思單純,聽不出葉舟的譏諷之意,隻是自己好奇:“趙元傑不都已經賑災歸來了嗎?怎麼還有那麼多災民流離?”
葉舟歎了口氣,他在宮中行走,打探到的比宋清和要多得多。
南方水患雖然解決,但因趙元傑功績,以往諸多無法上達聖聽的隱患也都暴露了出來。
也許在皇帝眼中,大梁隻是連年吃敗仗,官員有些貪墨之舉,但依舊算得上天下祥和。
但這份祥和,隻表現在宮城之中,紙糊的一樣。
若等到有一日宮城被金國或者內亂被攻破,再後悔已經晚了。
......
翌日,朝堂之上。
趙元傑殫精竭慮累倒在自家府邸門前之事,已然傳遍朝堂。
宋雲也知此事,主動要彰顯皇恩,以免被天下人說自己苛刻。
“趙尚書,我知你昨日暈厥於鬧市之中,想來還是舟車勞頓所致,可再留家休整幾日。”
這話一出,趙元傑的反應很大,噗通一聲跪伏在地。
“回稟陛下,下官之身與萬民相比,何足輕重?”
“且城中大量災民湧現,如無家可歸的幽靈,臣看在眼中悲痛萬分,怎敢偷閑養病?”
“臣肯定!撥款賑災!臣願再效犬馬之勞!”
趙元傑此番話說的大義淩然,卻讓滿朝文武在心底咒罵。
這廝去南方賑災沒撈到油水,所以眼前這次皇城中難民湧現,是不打算放過這第二茬翻身的機會了。
宋雲也知此道,頓覺頭疼。
民間有‘燈下黑’的典故,雖然是皇都城是天子腳下,但也是趙元傑的根基所在。
真要讓他去安置流民,趙雲傑多方運籌之下,恐怕連那群腐儒也奈何不了他了。
“趙尚書心意天地可表,但孤實在是心疼趙尚書的身子,你且回府休息,這賑災人選,孤再考量一二。”
宋雲不敢妄下定奪,但立馬就又有幾名重臣跳出來,打著為皇帝解憂,效仿趙尚書的偉大旗號,想要接下這差事,最後這幾人甚至還差點兒在朝堂之上開口謾罵,誰都不想放棄。
無奈之下,宋雲隻好先行遣散百官,退朝之後也沒想出個合適的人選。
夜晚時分,用過晚膳,宋雲來到衍慶宮中。
吳貴妃身子抱恙,無法出來迎駕,不過宋雲也不是來找她,而是把宋清和叫到了麵前。
“和兒,京都災民之時,可曾聽說了?”
宋雲這話看似說與宋清和,但一雙龍目卻在盯著葉舟。
葉舟哪能不明白,皇帝陛下這是又來取經了。
如此這般,以後自己還真要成他免費的智囊了。
葉舟心思電轉,既然如此,自己也不能一直白白被當槍使,當謀求利益。
他心懷複仇大致,最需要的,是權利!
麵對問詢,宋清和如實回答,說雖近日都在宮中演練武藝,但也聽聞了流民之事。
宋雲開門見山:“父皇頭疼的是用人之選,戶部尚書趙元傑已經奔波成了病體,孤也不好把文武百官都當做牛馬來用,以免落下個苛責臣下的名聲。”
“所以,這苦差事,和兒可有人選推薦?”
葉舟心中冷笑,宋雲這話說的真絕。明明是肥差,硬說成了苦差。
宋清和思索良久,終究是沒有答案。
葉舟見宋雲還在盯著自己,隻好決定去賭這一把,而且心覺勝算頗大。
“稟陛下,小的鬥膽進諫。既然您體恤百官,不忍下發苦差,何不尋一沒有官身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