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陳峰老神在在的在米攤旁邊看起了報紙,他一直覺得雖然報紙的日期都是前幾天甚至是上周的,但是陳峰相信在這個遍地是黃金的時代,隻要掌握到有用的信息,就能撈一筆錢。
陳敬國和何慧敏看到陳峰拿著報紙有模有樣的,以為是在看上麵的圖片,要是知道陳峰在是在看裏麵的內容,估計會把他們驚得下巴掉地上。
今天的米攤還是跟昨天一樣分成倆堆,一堆是江城米,一堆是容縣米,不同的是在那倆堆米上麵分別插著一個紙板:江城米九毛五一斤,容縣米八毛五一斤,而且還有一個大紙板上麵寫著:三十斤起包送到家,五十斤起每斤便宜三分,一百斤起每斤便宜五分。
早晨過往的買菜的行人,看著招牌紛紛駐足詢問,陳峰一邊看著報紙,一遍豎起耳朵默默的聽著。
“買三十斤真的有優惠五分錢嗎?”
“是真的哦,大姐,而且我們家大米都是正宗原產地運過來的,絕對好吃,您要不要來個五十斤?”
“來六十斤吧,送到北苑家園6棟102。”
沒過多久又來了一個客人。
“買倆百斤能不能再優惠點?如果可以的話,我以後買米就都過來你這邊買了。”一個中年婦女問道。
何慧敏一時間不知道怎麼回答,之前沒有商量到這個問題,而且陳敬國又出去送米了,她拿不出主意,有些愣住了。
陳峰看到母親的窘境,連忙開口說道:“阿姨,咱們是小本買賣,按理說是不能再優惠了,但是看到阿姨讓我覺得很親切呢,我讓我媽媽給你算成本價,再給您優惠倆分,可以不?”雖說是成本價,但其中一斤也還有賺一毛錢。
中年婦女聽到之後,十分開心。樂嗬嗬的說道:“小朋友你說話算不算數呀?”
“既然孩子都都這樣說了,那就按那個價格吧。”何慧敏也順勢點點頭應道。
“那就這說定了,給我稱兩百斤。”
“好的,您留下您的地址就行了,等會我叫我愛人給您送過去。”
一個早上你來我往,生意十分不錯,一個早上的功夫就賣了八百斤大米,在之前那個的位置可是賣一個星期都還達不到這個量。
還好這次換了一個正確的位置,陳峰內裏也開始反思,自責之前的草率,如果剛開始就找到這個地方,經過一個星期的積累,生意肯定會比現還要好。
忙碌了一個早上,一家人終於有點時間歇息吃個午飯,陳峰看到父母滿頭大汗的,心裏不太好受。
目前送貨都隻是依靠一輛二八大杠自行車,一百來斤或許還可以運送,如果量多一點那就得來回幾趟往返送,而且自行車載重貨實在不方便騎行,有些時候陳敬國隻能靠推著送貨,這樣太累人了。
前世記憶中,父親買了一輛三輪車後便輕鬆了許多。
“爸媽,咱們買一輛三輪車吧。”陳峰不忍心看到父親每次送完貨之後都累點上氣不接下氣。
“買三輪車要幹嘛?”何慧敏立馬否決了。
陳峰知道母親不舍得花這些錢,小手指向父親說道:“你看爸爸這幾天都是用那輛自行車送米,都累成什麼樣了,如果你忍心讓爸爸那麼辛苦的話,就當我沒說吧。”
何慧敏頓時說不出話,她當然心疼自己的丈夫,但是從小勤儉的她心疼錢。
陳敬國可憐爸爸的看著母子倆,他也很想買一輛三輪車,不僅是平時出去送米會輕鬆得多,而且租的房子確實距離這邊挺遠的,早晚收攤擺攤需要運送那麼多大米,有輛三輪車就方便了。
“但是我們現在沒那麼多錢啊。”何慧敏嘀咕道。
陳峰小手一掰就開始算起來:“昨天賺了一百七十塊,今天早上賣出去八百斤又轉了九十六,加起來就有倆百六十六了,下午再賣個七八百斤,這兩天就有賺三百五十塊左右,三輪車一般是二百多塊,這樣算下來,我們還能剩一百來塊哦。”
他知道母親摳門,這個是陳峰開始記事的時候就知道了,而且之後也都一直保持著這種性格,不過現在都說得那麼明白了,想必母親應該會同意了吧。
何慧敏咬了咬唇角,思索了一會說道:“如果到收攤前能賣出八百斤的話,咱們就去買三輪車。”
陳峰看到父親滿臉欣喜,隨即說道:“保證完成任務!”
到了下午,人流量開始增多,路過買菜的人看到米攤上的紙片,七嘴八舌的詢問,陳峰一家人有點招呼不過來,這個時代的人實在是太淳樸了,簡單的營銷方法就足以博得大家的眼球,米攤的生意特別好。
婦女甲:“你們這新米還是陳米啊?”
“保證都是當季的新米,如果買回去發現不是新米,你過來找我。”
婦女甲:“幫我稱五十斤。”
婦女乙:“還能不能再優惠一點啊。”
“已經是最低價了,再優惠就賠本。”
婦女乙:“這樣啊,那先拿三十斤吧。”
婦女丙:“你們這樣做活動不會虧錢嗎?不會缺斤少兩吧?”
陳峰聽到就不高興了,雖然說缺斤少兩是普遍現象,現在這個年代電子秤好不普遍,都是靠一杆秤稱的,而且想要在秤上動手腳方法多得去了,不過陳峰他們家剛過來這邊做生意,可都沒有缺斤少兩過,做生意就誠信為本才能做得長久。
再說了,過來買米的都是新客戶,等米拿回家後大部分人都是會重新稱一遍的,陳峰也沒有那麼傻,對新客戶在斤量上做手腳。
“阿姨,您不用擔心,我們不會做缺斤少兩的事情,我們的大米是原產地直銷,不會虧本。”陳峰隨便找了個理由解釋道。
婦女丙聽到後,好像明白了什麼,說道:“哦,原來是原產地直銷啊,那會比較便宜點,給我裝五十斤江城米吧。”
“好的,一共是四十六快,收您五十,找你四塊。”陳敬國樂嗬嗬的說道,隨後就把大米扛到自行車送貨去了。
陳峰看著父親,在這個天氣微涼的季節,他的衣襟已經被汗水浸濕,確實太累了,是時候換個運輸工具了。
準備收攤的時候,陳峰統計了下,讓他有些開心,下午這段時間竟然賣了九百斤,今天自己攤位賣出的大米已經趕上了大伯那間老店的日銷售額了,不過這點小生意遠遠不能滿足陳峰的野心,這隻是他發展的第一步,之後肯定會越做越大,越做越廣。
昨天賺了一百七十塊,今天賺了倆百塊,倆天三百七十收入。
陳峰沒有忘記中午的事情,笑眯眯的對著母親說道:“媽,現在是不是可以去買三輪車了呀?”
“沒問題,現在就去。”何慧敏臉上堆滿了笑容。
......
收拾好攤位之後,一家三口來到了附近賣三輪車的店鋪。
“你們看看,需要什麼樣的三輪車。”店鋪老板看到來人,連忙放下手中的飯碗,滿臉微笑的迎了出來。
“恩,我先看看。”陳敬國簡單的應了下,就帶著妻子和孩子在店裏轉了一圈。
陳峰本來想買飛鴿牌的三輪車,後來想了一下現在家裏也有賺錢了,買個不到兩百快的車,有點說不過去,以後沒事的話停在攤位前麵,顯得有點寒酸,錢該花還是得花,買個好點的,耐用,也能撐撐門麵。
“爸媽,買鳳凰牌的,二百七十這輛!”陳峰小手一揮,頗有土豪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