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老弟,齊鬆,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簽合同?我們等著開工哪!”
飯局將終,還不見供銷社有人過來,李廠長有些急了。
“別急,我問一下。”齊鬆借用這裏的電話打了過去。
半晌,電話接通,齊國君的聲音傳來。
“齊鬆,這事難辦了?”
“我們老領導一心求穩,單位裏反對的人挺多。我這費了老大的勁兒,他們還是不鬆口。”
“叔,別急,我們商量一下,想想辦法。一會兒給你打過去。”
電話掛斷,一旁的李廠長顯然也得知談話內容,有些急了,他酒醒了大半,他可不想好不容易抓到的機會,就這麼輕易地從手邊溜走。
有那麼一瞬間,李廠長隻覺得背後一涼,冷汗流下。
李廠長對林執半開玩笑地說:“怎麼回事?事情弄不成了?林老弟,齊鬆,你們可得想辦法,不然,我可不放你們走。”
“李老哥你放心,我一定把事辦好。不然,也對不起你請我們的這頓酒啊!”林執說。
林執和齊鬆對望一眼,到了和李廠長攤牌的時候了。
“李老哥,不知道你們的產品,除了給供銷社、大商場,能給私人公司嗎?”
“哦,什麼意思?”李廠長眼中精光一閃,他似乎明白了什麼。
“不瞞你說,奧運T恤以前主要是我們自己在做,和供銷社沒有關係。但後來因為生意擴大,我們才想通過供銷社來做。”林執解釋道。
“哦,那就是說,你們才是主要的,而供銷社隻是添頭?”李廠長有點明白了。
“你這麼說,也對也不對。”
“哦?”
林執進一步解釋:
“現在,我們是主要的,可以幫你打開局麵,而未來,供銷社是主要的,因為它的銷售渠道和體量在那裏放著。打通了供銷係統,你們廠的產品就多了一個良好的銷售渠道。”
“至於我們的未來會怎麼樣,那就說不準了,但是,不論做哪一行,我們都不會平凡,對吧?更不用說,齊鬆是供銷社領導齊國君的侄子,搭上這條線,無論怎麼著,你都不吃虧。”
“這倒是真的。可是你們現在是想空手套白狼嗎?”聽了林執的話,李廠長做出不高興的樣子。
“這怎麼說的呢,我們真金白銀地給你啊。而且,供銷社這條線,我一定給你拿到。”林執叫屈,好像受了天大的冤枉。
說實話,對於供銷係統的具體變動,林執並不是特別清楚,但他知道,供銷係統的地位一直是在下降的。後來比較大的動作,是管理權和實際經營權分離,供銷係統成為一個中介協調機構。
很多地方的供銷係統一度喪失影響力,不過,在他來時的二十一世紀二十年代左右,供銷係統正在進行重建,但其具體影響力發揮到哪一步,那就不得而知了。
林執又拿起電話,給齊國君撥了過去。
恰在此時,齊鬆把李廠長叫到一邊,商量起把服裝批發給自己這一方的事。
就在剛才那陣子,在和李廠長交流時,林執已把齊國君麵臨的情況梳理了一遍,並有了些想法。
電話接通。
林執先問齊國君那邊保密情況如何,身邊最好不要有人,以免泄露談話內容。
等齊國君說沒問題後,他才問起供銷公司不同人對這件事的看法。
原來,供銷公司裏最大的領導將要退休,求穩,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齊國君本人當然代表了尋求變革的一派。
相對應的,也有一大批人緊跟老領導步伐,求穩,或者說是不思進取。
當前,很多人覺得政策不明朗,還想等等看。
林執覺得,包括齊國君在內,認為事情還沒有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不用太急。
林執就針對這一點,讓齊國君搜集南方特區發展的信息。那麼多的私營企業如雨後春筍出現,那麼其他地方呢,這種變革會拖延很久嗎?
私營企業大增,意味著很多商品的買賣不用再經過供銷社了,供銷社將何以自處?如果不變革,它就成了一個空殼子。
而現在,齊國君做的很有可能成為供銷社變革的一個方向,也就是主動擁抱商品經濟。
有沒有失敗的可能,當然有,最大的可能就是衣服賣不出去,但齊鬆可以接手衣服,就不算失敗。
但隻要試驗成功,他就可以樹立改革者的形象,進一步確立在供銷係統的地位,未來未必沒有更進一步的可能。至於如何做,他至少有兩個辦法。
“什麼?你還有兩個辦法,快說說!”那邊,齊國君聽了林執的話,不由得提高音量,震得林執耳朵發癢。
“第一步,您要立下軍令狀,說這次用T恤試水,都是你一個人的事,不會牽連他人。”
“為什麼立軍令狀,這不是把我架到火上烤嗎?”
“當然,你要是不立軍令狀,領導不會同意,反對你的人會堅決反對,讚同你的人也會擔心。但立下軍令狀,那就是你個人的事了,你失敗的話,是你一意孤行,他們高興還來不及呢。
“對於領導,你要抓住‘改革’這兩個字。現在,改革就代表著正確。
“這次,T恤就是打開缺口。供銷公司隻用采購一小部分,比如幾千件就可以,隻要成了,就相當於打開了一條新路。至於其他的衣服,交給我們來處理就行。”
“再說具體的銷售,就像我先前給你說過的,可以把衣服反向賣到城裏。應該有相關文件,這可以作為行為依據。”
“確實有,我記得不久前看過,說是取消銷售範圍的限製,不過當時大家都沒有往這方麵想。嗯,我讓人找......算了,我自己找吧。”齊國君說。
“另外一個辦法,還是往農村賣。農民也要穿衣服,也想穿好衣服。農民是沒錢,農民有什麼,糧食和各種農副產品啊?以物易物啊,你們和糧食局關係這麼緊,換來的糧食賣給他們就行了。”
“哈哈,這個好!”齊國君很高興。
以前,偶爾有農民想這麼從供銷社換東西,但他們都嫌麻煩,沒有同意。但這次不一樣了。
林執接著說:
“但是,不能表現得太高興、太自信。這是這件事成功與否的關鍵。你要讓他們覺得,這事確實很難,但你就是想看,你有一腔熱血,熱血上頭。不然,就有人要和你搶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