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伸手不打笑臉人,周氏臉皮子厚,一直笑著巴結討好。楊氏再大的怒火,此時也已經全部消失了。
周氏見楊氏不再惱她,連忙倒了一碗熱水,端給楊氏道:“娘,喝杯熱水解解乏。”
“放下吧。”楊氏冷淡道。
聽到楊氏的吩咐,周氏將碗放在桌子上,走到屋子中間的木箱邊,笑道:“大堂嫂真是大手筆,送了這些貴重的禮物來,娘,我拿出來給你瞧一瞧。”
楊氏白了周氏一眼,半響才嗯了一聲。
周氏笑著將手伸進木箱裏,一件一件的拿出來,送到楊氏眼前,由楊氏將每一件禮品過了目,又重新放回到了木箱子內。
當楊氏全部看完之後,一臉驚喜,對周氏道:“剛才看到一塊杏色的布料,你拿去給果兒做身新衣服。”
陪在楊氏身邊忍氣吞聲了許久,隻得了一塊布料,周氏顯然是不甘心,走到楊氏跟前道:“今日娘累了半響,我給你錘錘背。”
笑著走至楊氏身後,抬起一雙胖乎乎的手,動作又輕又慢的抬起落下,眼睛卻直勾勾的盯著屋子中間的木箱。
大約一盞茶的功夫,周氏停下雙手,走到楊氏身前蹲下身子,又給楊氏捏起雙腿,嘴裏笑著:“書成定了親事,眼下,書禮卻沒個著落,姨婆家的大孫女,可定了親事?”
正閉眼養神的楊氏,睜開眼道:“你要打什麼主意?”
周氏匆忙笑道:“姨婆家的大孫女性子乖巧,替書禮求娶進門,豈不是親上加親,有娘在,姨婆也不用擔心孫女受了委屈。”
楊氏略想了一想,點頭道:“倒是一樁好姻緣,難為你個腦子能想出來!”
周氏見楊氏動了心,笑著看向屋子中間的木箱道:“娘,剛才那一對銀手鐲不錯,我留起來給書禮下定用,你瞧如何?”
楊氏看了一眼木箱,為難了起來,“被你爹知道了怕是不妥。”
“我不說,娘不說,誰會知道呢?”周氏笑著說道,當抬眼之時,看到站在屋子角落的林心兒,冷聲道:“你個死丫頭敢說出去,我宰了你。”
“二伯娘,我是吃軟不吃硬,你放心吧,爺爺就是打死我,我也不會說出去。”林心兒一臉保證道。
周氏沒有忽略林心兒前麵的一句話,改了笑臉溫柔道:“好孩子,你性子老實,怪不得你奶奶這麼喜歡你。”
楊氏撇了一眼周氏。
周氏沒有看到,隻笑著說:“娘,沒有人會告訴爹,咱們將來替書禮下定時送到姨婆家,才對得起姨婆。”
她口口聲聲說的姨婆,正是楊氏的親妹妹,此話正中楊氏下懷,隻見楊氏低聲道:“你拿走吧。”
周氏高興的跑到箱子邊,拿出一對銀鐲子藏在袖子間,匆匆忙忙走出了屋子,在半路上碰到了秦氏,連招呼都不敢打。
秦氏走到屋門時,轉頭看了看西廂房,一眼狐疑。
“送了這麼久才回來?”楊氏問道。
秦氏笑著邁進門檻道:“我又去給二奶奶道了謝,正巧碰到孝之大哥回家,想去見個禮,可是,求見孝之大哥的人太多,我便不好再湊熱鬧。”
“你一個婦道人家跟著湊什麼熱鬧,今日,你大堂嫂來看望我,你說杏兒與朱府之事,就是多嘴了,有什麼事情,讓你四弟媳婦私下裏問,幹嘛拿到明麵上說,惹的一眾媳婦都聽到了,你臉上好看嗎?”楊氏冷聲問道。
當時秦氏心裏著急,而王氏的性子,她是知道的,肯定不會幫她說話的,也絕對不會提及杏兒的事,她又私下見不到大堂嫂,好不容易尋個機會,想問問大堂嫂朱府的事情,再讓大堂嫂做媒,讓杏兒臉上有門,嫁過去也不會被輕瞧了去。
可憐她一番心思,沒有辦成。
楊氏問責她,不過是為了臉上好看不好看,根本沒有替杏兒著想過,當年,銀花嫁入楊府時,也是由大堂嫂派丫鬟說過話,才順順利利成的。現在銀花雖生了兩個女孩,楊府卻一點不敢給她臉子看。
“娘說的對,我下次注意,不會再亂說話。”秦氏討好的笑道。
楊氏見秦氏這番模樣,心裏滿意,指著屋子中間打開的木箱子對秦氏說道:“之孝媳婦派兩個婆子送來一箱禮物,到底是官家人,處事大方,我剛才做主給老二家和老三家各一塊布料,你也選出一塊布料拿走吧。”
木箱子有半米高一米寬,放了八盒點心,六塊布料,六件棉襖,六雙繡花鞋,兩小壇白酒,一對銀手鐲,一個銀釵子,一個煙杆子,一盒茶葉。
對於農家來說,這份禮很厚重。
秦氏拿起一塊粉紅色的布料,笑著說道:“給杏兒做件新衣服,以後嫁了人也有備箱底的衣服,娘,我尋思著杏兒若是能嫁入朱府,接您老去朱府住段時間,四弟和銀花妹妹都在縣城,去看望你也方便,杏兒初嫁之後,眼下沒孩子,正有空陪你說說話。”
“她是初嫁的媳婦,我老婆子不去招人嫌。”楊氏端過桌子上的碗喝了一口熱水,放下碗,又看到秦氏手中的布料道:“再拿一塊布料給桃兒做身衣服。我瞧著送來的這幾塊布料顏色鮮豔,都是給小女孩兒用的。”
秦氏又拿了一塊翠綠色的布料,笑著說道:“杏兒一直想孝順奶奶,我也在鎮上,沒能在家服侍您老,心裏總是難過,趁著杏兒出嫁之時,娘去鎮上住幾日,雖是租出來的房子,不如家裏寬敞,但是我收拾的幹淨,絕對不能委屈了娘。”
“你的心是好的,我在家住習慣了,不願意出門,你爹一個人在家,誰能照顧他,家裏有兩個沒眼色勁的,等我一走之後,她們更是趁空子偷懶,你爹連個熱水都喝不上。”楊氏拒絕道。
一道驢叫聲傳來。
楊氏猛然從椅子上站起身,笑道:“你快去門外看一看,你爹他們把人請來了嗎?我這一上午心就突突的跳,可要把人請來才好。”
秦氏連忙出了屋子。
楊氏向門外張望了一會,隻聽到男人們說話的聲音,卻不見有人進院子,回到椅子上坐下,一眼瞧到林心兒,寒了臉道:“你一直忤在這裏做什麼?”
“奶奶,我看到二奶奶家大伯家身邊有丫鬟服伺著,我也想當奶奶的丫鬟,在奶奶身邊服伺著。”林心兒笑著說道。
本來開口要罵的楊氏,聽到林心兒的一席話,臉上露出笑意,“難為你了,還想到這一點,你去外麵玩吧。”
林心兒得命,退出了屋子。
她算是發現一點了,楊氏是吃軟不吃硬,要別人都討好巴結她,不管她怎麼罵,隻要笑著臉賠禮,一準讓楊氏消了氣。
這一點,秦氏和周氏做的很到位。
走出上屋門,看到在柴房門躲躲閃閃的趙氏,她歎了一口氣,怪不得趙氏總是被楊氏罵,因為她膽子小,又不敢說話,罵她時,隻是一味的哭,更是惹惱楊氏。
趙氏瞧到二女兒終於從上屋走出來,連忙急的招手。
當林心兒走到柴房門外時,被趙氏一把拉進柴房,急忙問道:“你在上房做啥呢?這會子功夫,怕是又惹惱了你奶奶吧,告訴你多少次了,見了你奶奶要躲著些,不要往你奶奶跟前湊,惹惱了你奶奶,挨罵挨打的時候你就知道後悔了。”
說完一通之後,又看著林心兒手中拿著一塊嶄新的布料,問道:“你奶奶是讓你給誰送去?你快去送吧。”
“奶奶給我的。”林心兒笑道。
趙氏驚訝的張大眼睛,仿佛不相信,又追問道:“是你奶奶親口說的嗎?是你給你奶奶要的嗎?”
“是奶奶親口說的,不是我要的,二伯娘也拿了一塊杏色的,大伯娘拿了一塊粉紅色的和一塊翠綠色的。”林心兒答道。
“今日奇怪了,你奶奶咋想起來給咱們的,我剛才我倒是瞧見你大伯娘拿著兩塊新布料進了東廂房。”
“奶奶今日發慈悲了。”林心兒笑著說道,將手中的布料遞給趙氏。
趙氏將手在衣服上擦了擦,接過布料時,看到布料下林心兒的手中還握著金釵子,急忙問道:“你咋沒有給你奶奶呢?”
林心兒知道她問的是手中的金釵子,將剛才與楊氏的對話說了一遍,最後楊氏讓她保管好金釵子。
趙氏不認同道:“你個傻孩子,以為拿著金釵子撿了個便宜,你應該交給你奶奶,就不用怕會丟了,將來要是丟了,指不定得討一頓打,將東西交清楚,就是丟了,也是與你無關的,你咋不多動動腦子呢。”
對於趙氏交待的話,林心兒想反駁,見趙氏眼神裏的堅定,知道有些思想已經根深蒂固,一時半會是說不通的,索性閉上嘴巴,低下頭,不再說話。在她認為,隻有握在自己手裏的東西,才是屬於自己的。
趙氏見小女兒一副知道錯的模樣,也不說再繼續說她了,指了指鍋底道:“你幫我燒著鍋,我把這布送到屋子裏,你手中的金釵子,你若是放心就交給我,要是不放心,你自己拿著。”
“娘,誰也不會想到金釵子在我手中,都猜想我是交給了奶奶還是交給了娘,自然不會在我這裏打主意,放在我身上最安全了。”林心兒小聲說道。
趙氏見此,不再說話,拿著布料回了自己屋子。
院子內,傳來一陣談笑聲,林心兒悄悄伸過手去,見林老漢正和一個五十多歲的矮胖老者,走在前麵,身後跟著林家旺和林家貴,跟著最後麵的林書成拎著一個包袱。
“金老弟此話說的對,咱們西林子村雖然不富卻也不窮,家家戶戶都有良田,比起那些靠賣兒賣女換飯吃的地方,是好了許多。我要不是急用,也不會找老弟你去借銀子。”林老漢笑道。
被稱作金老弟的矮胖老者,笑著說道:“老哥哥,隻要你用銀子,跟老弟說一聲,老弟立馬前來,哪裏要老哥哥親自去請。”
“去的好,去的值,我這一去,咱們交談起來才認得親,要是我不去,讓他們兩小輩去,哪裏知道咱們老輩的事呢。”
金發才心裏暗罵娘,八杆子打不著的親戚,嘴上卻是笑著說道:“老哥哥說的對,今日能見老哥哥,是老弟的榮幸。怎麼著,咱們哥倆得吃杯酒。趕明兒,我讓家裏小子來接你去鎮上酒樓吃一杯。”
邁進屋門的林老漢,笑著說道:“要啥趕明兒,今日就在我家做下吃酒。”對迎上來的楊氏說道:“快去打好酒來,殺隻老母雞,給金老弟備好下酒菜。”
“我這就去準備,之孝媳婦送的禮,讓家旺和家貴抬到裏屋吧。”楊氏說道。
林老漢走到木箱前,打開木箱看了一遍,笑著說道:“金老弟,你有所不知,我二弟弟家的大侄子在縣城當官,聽說今年要升任,前幾日剛從省城看親回來,我侄媳婦娘家在省城做官,都是官府人家,我要是借他點銀子,他準送到我眼前來,但是咱不想做那事。”
“老哥哥為人正真。”金發才故意吹捧道。
林老漢笑道:“可巧他今日來了,還給我送來了兩壇好酒,與金老弟一起嘗嘗。”命林家貴抱出來兩壇酒,讓林家旺和林書成將箱子抬到裏麵。
金發才笑道:“既要吃大侄子送來的酒,應該叫上大侄子一起來吃酒。”
“咱們好心邀請孝之來吃酒,隻怕誤了他的事,官老爺日務繁忙,哪裏有空和咱們吃酒,不過孝之一向最重禮節,他得知我來家後,定會上門來見禮,咱們不必刻意去請的。”林老漢笑道。
金發才笑著坐在椅子上,轉了轉手上的金戒指道:“我今日倒是有幸能見一見官老爺,趁著眼下空隙,咱們先把正事給辦妥當了,老哥哥要借二百兩銀子,是借一個月呢?還是一年呢?借的天數不同,利息就不同,全憑老哥哥定奪。””
柴房內。
楊氏走過來,對林心兒問道:“你娘呢?”
“我娘說奶奶給的布料是上好的,她要仔細的放起來,剛剛去,馬上就會回來了。”林心兒笑著說道。
“你娘來了告訴她一聲,今日有客人在家住下,讓她去後院逮隻老母雞,找那個不下蛋的瘦雞,再去老河家裏買兩塊豆腐來。”楊氏從衣服裏掏出五文銀子遞給林心兒,又交待了一番才離開。
趙氏從屋內回到柴房,聽到林心兒的轉訴,連忙接過五文銀子,去村東頭的老河家買豆腐。臨走之前,讓林心兒把粥煮好之後,去後院摘蔬菜。
屋內不知道議論怎麼樣了。
林心兒聞著小米粥發出的陣陣香味,打開鍋蓋,將趙氏早已經準備好的水澱粉倒入鍋中,用勺子攪拌三圏,蹲下身子,將一根木柴,折成巴掌大小,總共折出來十幾根,一起添入鍋底,火勢立馬擴散,變成熊熊大火,鍋中沸騰。
小米粥已經燒好了。
林心兒走出柴房門外,看到周氏正爬在上屋的窗外偷聽著,她悄悄的走到周氏跟前,湊到周氏的眼前。
把周氏嚇了一跳。
連忙拉著林心兒往她屋內走,一走進西廂房,周氏立馬關上屋門,抬手對著林心兒的臉就要打過去。
林心兒揚起臉,迎合周氏的巴掌。
抬起的巴掌卻怎麼都落不下,陰冷的眼神,讓周氏心內一顫,臉上突然笑了起來,將抬起的巴掌輕輕的落在林心兒的頭發上,摸了一下她的頭發道:“你剛才是故意要嚇我嗎?”
“我看到二伯娘在那站著,我好奇也跟了過去看一看。”林心兒恢複了笑容說道,見周氏冷哼一聲,又問道:“今天借二百兩銀子,是爺爺借的呢?還是大伯父借的呢?將是誰還呢?錢都是用在了書成哥哥的親事上,要是讓大家一起還,二伯娘,咱們還不上怎麼辦?要把地抵了債嗎?”
“你問的這些,我也不知道,我也是著急想要聽一聽,你卻跑了過來。”周氏急聲道。
林心兒一臉自責道:“都怪我太魯莽了,但是,二伯娘,借銀子是大事,不讓二伯父和我爹在旁聽著嗎?”
“對啊,林家的事情,得讓你二伯父和你爹都得在旁聽著。”周氏立馬笑道,對著西邊裏屋喊道:“果兒,別繡花了,快過來,娘有事讓你去一趟。”
林果兒慢悠悠的從西邊裏屋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