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雖如此,可蘇婉秋到底是高門大戶出來的,凡事也總多顧著些楊正樺的體麵,對於孫氏的這種行為有些瞧不上。
“年關將近,大哥也快回來了,若是將事情鬧大了,總歸不好看。”
孫氏打量著外頭漸小了的動靜,安撫道:“她昨兒去了晉王府,一夜未歸,同咱們有什麼幹係?咱們也是好心,要替她謀個好婚事罷了,你來府裏這麼些年了,大哥的氣性是最好的,怕什麼?”
蘇婉秋理了理發間的玉蘭簪花,淡道:“外頭瞧著也消停了,我看若茵這孩子這兩日瞧著氣色不好,還是好好歇息吧,我也乏了。”
她有些後悔摻和進來,打了退堂鼓就走了。
她一走,孫氏便變了臉色,低低的呸了一句:“先前也沒瞧她有這樣好心的時候,如今倒是怕起來了。”
楊若茵打著嗬欠,有些疲憊,隻是想看楊葉明的好戲,所以一直強撐著,眼下天光見白了,也沒了耐心。
“娘,咱們要不要開門去瞧瞧?”
清晨的風在冬日裏冷得厲害,孫氏用大衣將楊若茵裹了個嚴實,叮囑道:“越是這個時候,越是要沉住氣!娘教了你多少回了,你也該讓娘省些心才是。”
楊若茵抱著湯婆子打量著緊閉的大門,內心萬分糾結:“可是......若是她當真嫁到晉王府去了,那她就是晉王妃了,娘!你忘了在章台候府的時候她是怎麼害我的了嗎?怎麼還幫著她當王妃!”
孫氏朝著她的手便輕拍了一記,沒好氣道:“傻孩子!這明媒正娶的才是妻!若是背著家裏去的,那可就是妾了,便是有大哥在又如何?她的名聲可早就去了個幹淨了,日子能好到哪去?”
母女二人在大廳裏烤著火,絮絮叨叨的說著家常。
外頭的門已經被楊葉明吩咐人給釘死了,繪琴與繪香頭一次見這麼個事,一時有些擔憂。
“楊小姐,眼下該怎麼辦?”進不去府裏,這外頭看熱鬧的可漸漸的多了,這樣下去,若非是有嘉興學堂的馬車送回來,隻怕楊葉明有一百張嘴也解釋不清夜不歸宿的事實了。
楊葉明擱了手裏頭的兵書,打量著外頭的天色:“確實該用早膳了。”
嘉興學堂的兩個丫鬟有些懵,眼下的事情真的沒關係嗎?這若換了尋常人家的,隻怕早就哭起來了。
楊葉明抱著手裏頭的暖爐子下了馬車,朝跟著的二人笑道:“二位姐姐也忙了一夜了,咱們去吃早膳吧,我記得點香齋的早點是最好的。”
點香宅就開在楊府不遠處,經曆好幾個朝代了,連著裏邊的布置都充斥著古雅的味道,故而許多的權貴都喜歡拎著個鳥籠子來這兒用早點。
楊葉明挑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慢條斯理的用著膳。
繪琴與繪香見她這樣鎮定,也隻得在旁邊的桌子上略吃了些東西。
上朝的鐘聲敲過了三響,楊正柏梳洗了一番便去了前廳,前廳裏頭的膳食早已經擺好了。
孫氏替楊正柏布著菜,一麵歎氣:“這明姐兒也不知怎麼回事,昨日夜裏就不在府裏了,派了好些人去找也沒有找到,你說大哥若是回來了,可怎麼交待。”
楊正柏心裏咯噔一下,擱了筷子:“不是讓人守著院子嗎?”
孫氏捏著帕子氣道:“守著有什麼用?守著的又不是咱們的人,有人成心想放她逃婚,咱們又有什麼法子?”
這是實打實的指桑罵槐,將罪名往三房的蘇婉秋身上推了。
楊正柏氣得丟了筷子,“胡鬧!眼下正是和候府打好關係的要緊時刻,怎麼能出這樣的事情?”
孫氏無奈的替楊正柏順著氣,安撫道:“聽說是連夜去了晉王府,我已經安排人去晉王府裏要人了。老爺放心,這事定要讓晉王給一個說法的。”
楊若茵心情好,喝了兩盅湯,這才開口:“爹爹費心教導她,可是她聽不進去又有什麼用?”
楊正柏接過孫氏遞來的帕子擦了擦手,又將那文官的官袍細細理了理,叮囑道:“我先去上朝了,府裏的事情夫人多盯著些,多加派些人,定要將葉明那丫頭尋回來!”
孫氏送了楊正柏到門口,下人火急火燎的跑了來:“老爺,不好了,這......這大門不知怎麼回事,打不開了。”
楊若茵打量著那開門的八個人直皺眉:“怎麼可能?夜裏還能關的。”
下人慌道:“二小姐,這門平灌了鐵水的,平日裏得四個人開,今日八個人都沒打開。”
上朝的鐘聲又過了三響,楊正柏急了,朝眾人道:“備馬車,從側門出。”
孫氏擰眉急道:“怎麼能從側門呢?老爺上朝曆來是走正門的!再添幾個人,快將門開了,別誤了老爺上朝的時辰了!”
下人急出了一聲汗,一群人拉著繩子想將門拉開!那架勢,跟拔河似的,聲勢極其大,可是那門卻依舊紋絲未動。
眼看著這時辰就要到了,楊正柏急道:“眼下顧不得這麼多了,開側門。”
那開側門的管家跑了過來,顧不得擦汗,急道:“老爺,側門也開不了!”
孫氏頓時沉了臉:“怎麼可能開不了?夜裏關的時候還好好的,是不是下人關門不當心,將門弄壞了!”
楊正柏大步朝側門而去,一群人在身後跟著一並過去了。
側門四個人拉也沒拉開,楊正柏一張陰沉的臉與初升的朝陽形成了慘烈的對比。
楊葉明在點香齋端著茶吃得正香,晨光折在屋簷倒垂的冰棱上,散發出斑斕的色彩,瞧著人心情都跟著好了。
那裏頭的人轉了一圈,將四個門走了一遍,大半時辰就過去了。
楊葉明擱了茶盞,笑盈盈的出了點香齋。
那頭楊正柏實在沒有法子了,心一橫:“將這東門劈了!”
這東門並不是不能劈,隻是將軍府的門都灌了鐵水,刀槍難入,要劈還不知道要劈到什麼時候去了!
管家心生一計,朝楊正柏道:“老爺,不如就架雲梯先出去吧,至於旁的,等下了朝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