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民黨軍隊的節節敗退,國民黨政府對於地方自衛武裝早已無暇顧及,成團鄉自衛大隊在國民黨政府斷供給養之後,由於無力支撐不得不自行解散了。這對於成團鄉乃至整個柳江縣的抗日力量,是一個不小的打擊。自衛大隊解散後,大隊長熊文長無處投奔,成了孤家寡人的他,整天蜷在家裏以酒澆愁,報國無門,一種被拋棄的屈辱鬱結在心頭無法排解。
柳生想與熊大隊長搞聯盟抗日,青挺隊與成團鄉自衛大隊強強聯手,打開聯合抗日的主動局麵。在成團鄉,除了鄉自衛大隊,再沒有一支能能讓柳生佩服的抗日隊伍了。
大隊長熊文長原本是一個極富愛國熱情的青年學生,曾經就讀於國民黨成都軍官學校,在一次騎馬時不慎墜馬,受了重傷,不能繼續學習,才被迫回到家鄉。上過軍校的熊文長,不僅有一定的軍事知識和指揮才能,而且頭腦靈活反應敏捷,作戰非常勇敢,每次都能身先士卒衝鋒在前。
柳生欣賞熊文長的才能,打仗殺敵絕對是一把好手,但當初熊文長是鄉自衛大隊名正言順的大隊長,青挺隊不過是一支民間自發組織的學生軍,不起眼的娃娃隊伍,根本沒當回事兒。要不是礙著成團首富少當家及三叔熊天元縣參議員的麵子,他根本連理都懶得理睬。
柳生吃了熊文長的閉門羹,聯手抗日的提議被這位心高氣傲的大隊長不客氣地拒絕了。在熊文長的眼裏,柳生他們幾個汝臭未幹的學生娃娃無疑成不了氣候,指定折騰不出什麼名堂來,與這些娃娃隊伍結盟,豈不是自掉身價!
後來青挺隊接連打了幾個漂亮的伏擊戰,名聲一下子響起來,慢慢讓熊文長有些刮目相看了,常在心裏感歎著:“沒看出來啵,這幫學生軍也能成得了事,有搞頭嘛。”
再後來,當青挺隊在北弓村伏擊鬼子遇到困難相持不下的時候,熊文長聞訊便毫不猶豫地帶領隊伍前往增援,聯手挫敗了鬼子搶劫老百姓財物破壞春耕生產的陰謀,創造了兩支隊伍合作殺敵的經典之戰。
再後來,就攤上了自衛大隊斷糧解散,柳生在第一時間建議熊文長加盟到青挺隊來一起打鬼子。但熊文長對國民黨政府還抱著幻想,以為斷供給養隻是臨時的無奈之舉,肯定不會長久下去,政府的武裝終究不能這樣不明不白地斷送了,因此對加入青挺隊依然下不起決心來。
何況,盡管眼下自衛大隊已經解體,但他依然牢牢控製著縣政府的兩挺機槍。
這天,熊文長正獨自一人在金磊村自家的屋子裏喝著悶酒,一位不速之客找上門來了。
“熊大隊長,好興致呀,一個人喝上了?”
來人正是不請自到的青挺大隊政治部主任柳生。
“興致個屁呢,無事一身輕,喝點小酒解解悶,柳生你來得正好,一起搞兩杯!”熊文長熱情地邀請柳生同飲。
柳生是來動員熊文長加入青挺大隊的,當然不好拂了熊文長的意,說了句“恭敬不如從命”的客套話,便坐下來陪熊文長一邊喝一邊聊。
直到現在,熊文長才認識到自己原來是過於樂觀了,國民黨政府壓根就沒有為明令解散的自衛大隊想過什麼恢複建製的問題,更沒有為他這個被解除了職務、中斷了給養的原自衛大隊長安排什麼後路。
殘酷的現實讓雄心勃勃的熊文長終於看清了國民黨假抗日的真麵目。
熊文長心裏也曾萌生過自己再拉一支抗日隊伍的想法,他是一個不甘落後的人,但“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隊伍的給養怎麼解決?這的確是個現實的大難題。
熊文長正愁得束手無策的時候,柳生掐準了似的,關鍵時刻登門來了。
三杯酒下肚,柳生便打開天窗說亮話。
“熊大隊長,青挺大隊很敬重你,誠心邀請你加入,我們不圖別的,就圖在一起好好打鬼子。我來之前,我們大隊的領導們已經開會商量過了,隻要你把自衛隊的人馬武器拉過去。就推舉你來領導青挺大隊,由你來當這個大隊長。你看怎麼樣?”
有力無處使的熊文長被柳生與青挺大隊領導們的熱誠感動了。
“什麼也別沒說了,我入夥你們青挺大隊。”熊文長端起酒杯,與柳生叮當一碰,加入青挺大隊的事總算是敲定了。
熊文長與原成團鄉自衛大隊骨幹隊員的加盟,使青挺大隊的力量猛增,隊伍一下擴大到二百多人槍,擁有輕重機槍四挺。大隊長石寶主動退讓,一致推舉熊文長擔任青挺大隊大隊長。
自從鬼子占據成團圩之後,奸霪燒殺無惡不做,沒少在周圍村莊作孽,鄉親們對他們恨之入骨。
鬼子一邊慘無人道地燒殺劫掠,一邊卻派出宣撫官來,與當地漢奸勾結成立維持會,進行所謂的“安民”宣傳,講什麼 “睦鄰友好中日親善”。 鄉親們家中的糧食早已被鬼子擄掠殆盡,都在為往後的日子發愁,背地裏咬牙切齒地咒著這幫畜牲“不得好死”,卻不敢明著對抗。
熊文長接任大隊長後,總想給青挺大隊一個漂亮的見麵禮,於是就找柳生、石寶幾個商量,是不是在成團街上打個殺一儆百的伏擊戰,挫一挫鬼子的囂張氣焰。
“聽大隊長的安排。但在敵人眼皮子底下行動,一切得籌劃周密些。”熊文長的提議得到了柳生、石寶的全力支持。
青挺大隊通過成團維持會內線了解到,有個叫開川的人,是成團駐守日軍的一位軍曹,這個家夥曾經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日本間諜。據說他的母親是個中 國人,長期在中 國生活的他,講得一口流利的中 國話。早在日軍大部隊到來前,開川就已潛入到龍城,以做生意為掩護,專門為日本軍隊收集情報。在日本飛機轟炸龍城後,便來到柳江成團一帶,東躥西奔賣些針頭線腦等小雜貨,後來又改賣鐵鍋、三角灶等物件。每逢圩日便在街上擺地攤兒,空日子就挑著鐵鍋鐵灶走村串寨去叫賣。
因為開川會講中 國話,不少人開始都以為他是外地來這裏做買賣的小生意人。柳江境內的成團、百朋、三都、裏高、水源、福塘、洛滿、流山及宜山的屏南、三岔等街圩,到處都曾留下過他的蹤影。
相對比較閉塞的成團,外來人口比較少,所以大家對於這個專門跑來做生意的“外鄉人”也特別留意。開川個子不高,臉尖,膚色偏紅,看上去跟中 國人沒什麼兩樣,所以當初並沒有引起人們的懷疑。開川在成團擺街時,偶爾還會向當地人露兩手“絕活”:拿起一個鐵鍋,用力一甩,鐵鍋像飛碟一般旋轉著飛出老遠,穩穩地著地,而鍋底絲毫沒有損壞,贏得不少喝彩。有時,他賣些小物件還不收人家的錢,總是一副客客氣氣的樣子,給當地人的印象還算不錯。
“他還會說龍城話呢。”見過開川的人清楚地記得。為了與當地老百姓拉近關係,這個“外鄉人”常常會用蹩腳的龍城話與人交談。
一九四四年冬,鬼子入侵柳江後。做小生意的開川基本不再在街頭露麵,好像突然人間蒸發一樣。然而不久,真相就出來了,狡猾的開川終於露出了他的惡狼尾巴。六道街邊有二十多位村民被圍困在一棟泥磚房內慘遭鬼子殘忍殺害,有兩個從水溝裏逃出來的老鄉說,他們分明看見那個做小生意的開川也在那幫日本兵裏頭指手劃腳的;成團靈江村海螺岩十多名男女村民被鬼子用火熏死在岩洞內,躲藏在洞外山上刺蓬裏的村民就看見開川在那裏指指點點;鬼子的隊伍尾追縣警察稽查隊到福塘鄉高興村塘上屯,將縣警察稽查隊圍困在村中,開槍打死縣警察稽查隊員和村民共十九人,全村房子被燒成廢墟,福塘當地人一眼便認出,就是曾經到過這裏做生意的開川在前頭比比劃劃地給鬼子帶路。種種跡象表明,從外鄉來的開川根本不是什麼正經的生意人,而是一個十分狡詐的日本間諜。
隱藏在民間的日本特務開川終於原形畢露,鬼子每次重大的燒殺行動,總有他參與其中,是個罪大惡極家夥。後來,人們再次發現,開川已經搖身一變,一身日本軍裝的他公然成了駐紮在金磊村日軍的小頭目,仗著“維持會”的引導,在成團周邊到處燒殺搶掠,威風得很。
擒賊先擒王,首先得將這個可惡的日軍 頭目開川幹掉,再想辦法把這股鬼子一鍋端。
不殺開川,整個成團鄉將一日無寧。於是,熊文長與大家商議,決定除掉這個罪行累累的日本軍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