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從哪裏來的?”
“我從洛滿街過來,是龍城中學畢業的。”
“你呢?”
“我是龍城中學畢業的,我家在成團舟村。”
“我是柳江國中的。”
“我是成團小學的國文老師。”
......
年輕人見了麵,彼此熱情地打著招呼,互相介紹各自的情況。
除了當地中學生、中小學的青年教師,以及從龍城、桂林各個中學校回鄉的同學,還有從龍城市內疏散到鄉下來的知識青年,為了一個共同的抗日目標,懷揣著一顆熾 熱的心,終於走到了一起。
“同學們,老師們,青年朋友們,日本鬼子已經占領了我們的家鄉,他們的鐵蹄所到之處,燒殺霪掠無惡不做,是可忍孰不可忍,作為家鄉的熱血青年,我們必須挺身而出,組織起來,和日本鬼子鬥爭到底,誓死保衛我們的家鄉,保衛我們的父老鄉親!我們必須克服消極悲觀和恐日的情緒,依靠自己的力量打擊日本侵略者,才能自己挽救自己 。”作為柳江 青年抗日聯合會發起者之一和臨時召集人,柳生受委托向與會人員作動員報告,他站在高高的講台上,麵對群情激憤的與會者,慷慨陳詞。
柳生話音剛落,台下立刻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緊接著有人帶頭喊起了口號。
“組織起來,保家衛國!”
“不打敗日本侵略者誓不罷休!”
“讓日本鬼子有來無回!”
激昂的口號聲久久回蕩在成團小學簡陋的禮堂內。
大會以“柳江 青年抗日聯合會”的名義正式發出宣言,號召家鄉廣大青年“發揚愛國精神,力挽狂瀾,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 流中”,同時鼓舞家鄉群眾克服消極悲觀的情緒,依靠自己的力量打擊日軍進行自救。
柳江 青年抗日聯合會成立後,為了擴大影響,廣泛向群眾宣傳抗日救亡的思想和主張,通報前方抗戰消息,樹立抗戰信心,鼓舞抗戰士氣,激勵抗戰鬥誌,決定仿照《八桂日報》龍城版的形式出版一份抗日油印小報,名字叫就《解放報》,由石寶擔任編輯,從外地來的張天倫負責刻印。以成團為中心往各鄉鎮擴散發行,主要宣傳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鼓動群眾樹立信心,拿起武器打擊敵人。隊員們並不知道,正是這個不苟言笑的張天倫,多年以後,人們才知道他的真實身份,原來他就是一直隱藏在普通群眾中的中 共地下黨員。即使是在抗日聯合會和日後的抗日青年挺 進隊裏,他也隻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遊擊隊員,雖然工作上兢兢業業,戰場上衝鋒在前,但卻從未泄露過自己的共 產黨身份,瞞得嚴絲合縫。哪怕是麵對一心尋找共 產黨領導的柳生、石寶、韋開盛和韋三金等並肩作戰的生死戰友,也從未露出半點破綻。張天倫之所以要隱瞞自己地下黨的身份,是因為這支抗日隊伍的創建者雖然都表明了態度要尋找共 產黨的領導,但整個隊伍成員來自各個鄉鎮村屯及龍城等地,互不了解各自的底細,一時複雜難辨,有很多的不確定性,為了慎重起見,組織上要求張天倫加入進來後,奉命“隱藏身份,不必開展活動,隻是從旁觀察,見機行事,確保隊伍不走錯誤道路”。
剛剛成立的柳江 青年抗日聯合會沒有經費,要辦報得買油印機、蠟紙、油印紙、印油等設備材料,都得花錢,有人提議大家湊錢解決,還是柳生痛快,一口應承下來:“用不了多少投資,這個錢就由我來出吧,也算是我的一份心意。再說,我家這麼大的家業,不差這點錢呢。大家回去認真開展工作,安心組織人員,先把隊伍拉起來才是正經。”
印刷設備、材料解決了,但要大量印刷宣傳抗日的報紙,在日軍到處橫行的成團鄉,可不敢有絲毫的大意和疏忽,必須秘密進行,做到萬無一失,萬不可走漏了任何風聲,否則,以鬼子的殘忍狠毒,後果將不堪設想。
究竟在哪裏編印才最保險呢?幾個人又聚集在柳生家的炮樓裏悄悄地商量起來。
“不用說了,當然是我家裏啦。石寶,你們就在家裏搞吧,家裏有個地下室,最安全了,沒有人能夠發現,傭人和長工們都不曉得呢。”柳生早早有了穩妥的安排。大家一番討論,認為柳生說的辦法比較牢靠,便同意了柳生的提議。
《解放報》的稿件來源主要從在融縣複刊的《八桂日報》龍城版的新聞稿獲得,直接摘抄轉載,同時柳生還特意到龍城請人修複了一台舊的收音機,每天收聽大後方的抗戰消息,從中選取相關資訊予以刊登。這樣就完美地解決了稿件的問題。有時候,對於一些比較重要的新聞,還得配發短評或“社論”。
“柳生,這篇稿子麻煩你寫個評論稿,要得急呢。”每當稿子需要配發短評或“社論”,石寶就會臨時點柳生的“將”。
“我隻怕寫不好呢。”柳生謙虛道。說這話的時候,其實他的頭腦已經開始在琢磨構思了。
“哎呀,這個事非你莫屬了,哪個不曉得你的理論水平高嘛。”
“我試試,寫得不好別笑話。”
柳生走到書桌前,攤開稿子,凝神定氣,不一會,一篇評論稿就出來了,短小精悍言簡意賅,有理有據深 入淺出。
“柳生,你可真是個人才啊。”石寶 一邊讀著稿子一邊由衷地誇讚著,“終於見識了什麼叫才思敏捷。”
“你莫水我了,我這可真是趕鴨 子上架勉為其難。”柳生嘴裏謙虛著,心裏卻是樂嗬的。
《解放報》三天出版一期,印出來後,大家便將報紙藏在包裹裏或籮筐底、提籃中,各自裝作趕圩或走親戚的樣子,繞開可疑的漢奸耳目,分別拿到成團圩和各個鄉鎮趁機散發。報紙很快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鼓舞了群眾的士氣,各地青年紛紛來到成團,與聯合會聯絡,共同商討抗日保家鄉的具體行動,柳江 青年抗日聯合會一時成為聯係團結愛國青年的中心。
“你參加青年抗日聯合會了嗎?”
年輕人相見,私下裏就會悄悄地向對方打探。
“沒有呢,也沒見他們有啥動作哇。”被問的人搔搔腦袋,黯然回答。
“那還不趕緊的,馬上要組織隊伍打日本了!”問的人貼著對方的耳朵神秘地囑咐。
“那你參加了麼?”被問的人反問道。
“我?早就參加了。”問的人便顯出一臉的驕傲來,神氣十足的樣子。
“那你引薦引薦我啊,她娘的,我早就想和鬼子真刀真槍地幹仗呢!”被問的人也有點性急了。
“那好吧,回頭我給你把名字報上去。”
“一言為定?”
“一言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