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歲那年,我家被水果台選中,成為《交換記》的嘉賓家庭。
養姐有幸在高中時前往京都,親眼見識一下以前隻能在電視裏看到的文明大城市。
得知這個消息後的好幾個晚上,養姐都抱著我激動地和我探討未來的生活。
她說:「姐姐先去探探路,要是京都真的那麼好的話,我們以後就考京都的大學!」
「等我以後賺了錢了,說不定你高中的時候我就能接你去京都玩了。」
「到時候賺大錢了,把爸媽也接過去,讓村裏其他人看看,爸媽讓咱們姊妹倆上學,也是對的!」
「你們班裏的趙小強不是老跟你炫耀他哥哥去過出過省嗎?以後我去了京都,咱家還上了電視,看他還咋跟你炫耀!」
「安安,你說我咋這麼幸運呢?先是遇見了爸媽,然後又撞了這麼大運,不光能上電視,還能去這麼早就去京都看看。」
「......」
據說交換過來的也是一個女孩子。
和養姐差不多大。
我當時想著,那一定是和電視裏一樣,是個見識寬廣的大姐姐,我一定要問她很多很多關於京都的問題。
但比那個姐姐更早到的,卻是一個警告。
一個穿著黑色西裝打扮得光鮮亮麗的大叔居高臨下地告訴了我們這個以真實為主要噱頭的互換人生體驗節目背地裏其實並不真實。
「來你們家的蘇小姐可是京都的小公主,這個節目是為了給她日後出道造勢的,我們讓你們怎麼演就怎麼演。」
但其實我當時依舊對這位公主姐姐抱有期待,因為電視劇裏也有好姐妹的角色,我以為就是要表現我們的淳樸民風和小公主的體貼親民,沒想到,我們被安排的全是反派角色。
鏡頭後,小公主蘇月姮高高在上對我們一臉嫌棄,看人時恨不得鼻孔朝天,鏡頭前,那些拍攝人員則催促著我們反對她惡語相向。
說實話,我們一家四口,除了我,全是老好人,所以爸媽聽著工作人員的催促,麵露難色,畢竟至少從有記憶以來,我就沒見過他們刻薄的模樣。最多就是在我和姐姐被人欺負了時,堅定地幫我們討公道。
但那也不是刻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