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生看見蕭明煦手中的礦石,謹慎地拿出一塊帕子接過來。
“此物是本王無意中得來,卻不知是何物。”
“王妃說先生見多識廣且遊曆各國,必定能為本王解惑。”
梁生仔細查看著那塊礦物。
他越看表情越是凝重。
“王爺,請隨我來。”
進入室內,梁生帶兩人去書房。
裏麵堆滿書籍和古玩,有許多明顯來自域外之物。
蕭明煦隨意一瞥,目光微凝。
他看到古玩架上擺著一物,竟和之前謝青瑤經常把玩的一塊玉佩很像。
那東西謝青瑤愛不釋手,據說是她家長輩傳下來的東西,當初逃難時差點被搶走。
因此,謝青瑤格外愛惜。
哪怕是蕭明煦都不能碰那玉佩。
前世的他,心中對謝青瑤滿是憐惜,未計較這些細微小事。
現下想想,那塊玉佩說不定是什麼信物。
梁生的手在書架上一抽,沉悶的重物移動聲響起。
書架往兩邊挪動,出現一個密道的門。
梁生做出請的手勢。
“你這人有些奇怪。”
“看個礦石,知道就知道,不知道明說即可。”
文竹急忙說,“你弄得這般神秘,誰知道這密道中有什麼。”
梁生白他一眼,不客氣地說:“你家王爺都沒說話,你亂叫什麼。”
“你......”文竹著急地說,“你剛才還想對王爺出手呢。”
“剛才是剛才。”梁生帶著幾分傲氣。
“我知是誤會王爺,既然誤會解開,我怎麼會再害王爺,我才不想讓淩霜年紀輕輕守寡。”
文竹還想說什麼,卻被蕭明煦打斷。
“無妨,本王進去看看。”
“想必此事,定不同尋常,才需要進密道商議。”
梁生看向蕭明煦的眼神愈發敬佩。
他對著蕭明煦抱拳說:“王爺,請您放心,這密道中無機關,隻是梁某平日搗鼓各種奇物之地。”
“這礦石奇特,很像我在古書上看到的詭物。”
“但到底是不是,梁某還需測試一番才知。”
詭物?
看來這種東西比蕭明煦預料得更危險。
地道不深,畢竟這是借住的園子。
隻是,裏麵的東西讓蕭明煦大開眼界。
各種稀奇古怪的器具,一排又一排的白瓶。
文竹好奇地念出上麵的字。
“三步斷魂散,七日狂笑丸,蒙眼粉?”
“這些咋看上去,都不是正經藥啊。”
“別亂碰!”梁生的下人趕緊拉住文竹的袖子。
“這些是主子調配出的絕品藥粉,外麵都是沒有的,每一種效果不同。”
“哼,有什麼了不起。”文竹嘀咕道,“我們王府裏啥都有,不比你主子弄出的藥強。”
“王府這麼厲害,怎麼還來找我家主子幫忙啊?”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差點吵起來。
梁生把礦石小心地放在銀盤上,用小刀一點點刮起來。
外麵黑色粉末落盡,這礦石的中心竟呈現出暗紅色。
梁生表情更為鄭重。
他深吸一口氣,萬分謹慎地刮下一點暗紅粉末。
刀尖一挑,粉末被分成兩份。
一份倒入準備好的藥水中。
片刻,原本透明的藥水變成淺淺的紅色。
剩下的粉末用火一燒,空氣中彌漫著一股令人作嘔的甜膩香味。
“果然如此!”梁生略有些激動地說,“王爺,這是如蔍石!”
“這東西古書上有記載,是非常罕見的東西。”
他突然一拍手,急匆匆拿出幾條帕子分給眾人。
“這東西有毒?”
“也不算毒,但比毒更麻煩。”
幾人用帕子捂住口鼻。
梁生則小心地用厚布裹住如蔍石,再放在一個金屬盒子裏。
從密道中出來,梁生才解釋起來。
“王爺,這東西,你是從哪裏得來的?”
蕭明煦微微一笑,未回答。
梁生了然說:“既然王爺不想回答,梁某也不是好事者。”
“但此物實在是危險,還請王爺定要妥善處置。”
“這到底是什麼東西?”文竹忍不住問,“味道聞起來,像是花滿樓的那種香料。”
“你懂什麼?”梁生說。
“青 樓中的香料,在如蔍石麵前,像是孫子碰到祖宗,完全不是一回事。”
“如蔍石,這名字我曾經在《詩經秘卷》中看過。”蕭明煦回憶道。
“書上說,此物深藏地下,刮下粉末能入藥,定神,能通鬼神,是祭祀之物。”
他看過不少書,雖然沒認出來這礦物是什麼,但聽到名字,立刻想起來。
“王爺果然淵博。”梁生佩服地說。
“《詩經秘卷》很少人看過,沒想到王爺一聽這名字,想得到。”
蕭明煦的表情卻變得凝重起來。
如果真是如蔍石的話,那整件事解釋得通。
書上所寫,如蔍石的效果,猛地一看,似平平無奇,仿佛是常見的藥材。
但仔細一想會讓人覺得背後發涼。
這本《詩經秘卷》所著背景時間乃百年前。
作者是當時最強盛的轟月國人。
轟月國以祭祀為尊,傳說大祭司能祛人苦痛,令王公貴族延年益壽,使手下士兵勇猛無雙,甚至在與敵人作戰時都感受不到痛苦。
後因,大祭司不滿帝王不敬,取而代之,廢帝後自稱為王,斬殺皇族宗族近萬人。
此事後,轟月都城瘟疫爆發,再加上別國入侵。
整個轟月國破,大祭司失蹤,隻有偶爾流傳下的古卷殘書描繪當時的年代。
“這如蔍石是當年轟月大祭司所用之物?”
“傳聞此人不僅自身能通鬼神,還能讓別人看到。”
“我想想,難道都是如蔍石的作用?”
“正是!”梁生看蕭明煦的表情完全變了。
賢王簡直多智近妖。
僅靠著一個名字,已經推算出事情的真相。
“果然如此。”蕭明煦點頭。
“此物能讓人產生幻覺,有魅惑效果。”
“使用後,能讓人暫時忘卻疼痛,你才說此物危險。”梁生解釋道。
這如蔍石效果很多,但每種效果都需要經過特殊處理,失敗率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