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大全
打開小說大全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第10章

看著兒子大喊大叫,於高進以為兒子是喝多了。

“沒這麼多的酒量,非得喝這麼多。”於高進責備起兒子來了。

“爸我沒喝多,我隻是感覺這酒真香,一點都不次於瀘州市第一大釀酒公司揚北公司。”

“那是自然,我們村世世代代釀酒,別的我不敢說,就論釀酒我們村稱第二,它誰也不敢說第一。”老王頭自吹了起來。

原來,老王頭家住在燒鍋村,這個村子從明朝就開始釀酒,到了清朝因為釀酒工藝完備,釀出的酒,香飄四溢,名滿京城。乾隆皇帝下旨,這個村子釀的酒被稱為禦酒,宮廷特供,平民百姓不能喝這個村子釀的酒,並且將村子起名為“燒鍋村。”

燒鍋村在那時可是風光無限,可是隨著後期清朝一年不如一年,宮裏也不從燒鍋村進酒了,於是燒鍋村人,開始向普通老百姓,向各商鋪店鋪賣酒。老百姓都說燒鍋村釀的酒好喝,所以三文錢五文錢也要喝上一碗。

一轉眼到了民國,各地軍閥混戰,再加上出現百年難遇的旱災,各地百姓紛紛逃難,土地打不出糧食自然也就沒人釀酒了。

眾人都隨著逃荒去了,釀酒的技術,也都瀕臨失傳,等到新中國成立之後,百姓安定富足,燒鍋村人才慢慢的找回失傳已久釀酒技術。

可是真正有靈性的,有悟性的在燒鍋村,也就隻有吳家和孔家,這兩家卻總是水火不容。原因是因為在饑荒的時候,吳家為活命搶了孔家釀酒的麥子,孔家因為沒了糧食釀不出酒,得罪了主顧,老主顧因為耽誤生意從此再也沒有訂孔家的酒。

如今村裏的糧食短缺,糧食隻能解決村民溫飽問題,還哪有糧食來釀酒啊?一來二去這個村子便隻有孔家和吳家才釀酒,每天也隻能出五十斤,雖不能說名滿全國,但是附近的幾個村子喝完都說好喝。

“王大爺,您能帶我們去一下你們村子嗎?”於瓷詢問道。

“來我們村子?我們村子有啥好看的,除了高粱地就是玉米地,哪有這城市的高樓大廈亮堂啊。”

“我說老王頭,讓你帶我們去就去,怎麼害怕花錢是怎麼的?我告訴你我們不白住,我們給錢。要是在不行,咱們下象棋我輸你兩盤就是了。”於高進勸說著。

老王頭在於高進的軟膜硬泡下終於答應了,帶於瓷等人前往燒鍋村。

燒鍋村離於高進所在的飯店並不遠,騎自行車一個小時就到了。於瓷到了燒鍋村映入眼簾的是一塊長匾上麵寫著“天下第一酒”,底下的落款寫著乾隆。

眾人走進村子裏發現燒鍋村早已名存實亡了,村裏絕大數人都出外地打工了,全村隻有兩家在釀酒一個是孔家和吳家。

老王頭帶領於瓷等人來到了吳家,推開大門看見滿院釀酒的大缸,裏麵放著高粱在一點一點的發酵,室內支著一口大鍋,裏麵的酒隨著熱度蒸餾出來,然後順著竹竿流進桶裏。

這是純的古法蒸餾釀酒,老祖宗幾千年傳承下來的技藝。

在吳家的大院裏有一名男子正在光著膀子,全身大汗淋漓,蹲在灶台的旁邊一邊喝酒,一邊燒著大鍋。

男子叫吳江河是燒鍋村釀酒的第17代傳人,父親從小就教他釀酒的手藝,為了不讓這們手藝失傳,村子裏大多數壯勞力都出去打工,可是唯有他在這安心釀酒,他發誓一定不能讓老祖宗的手藝失傳。

男子聽見了身後有人,站起來扭回頭發現是老王頭帶著幾個人來到自己家裏。

“滿倉叔,你咋從城裏趕回來了呢?”男子笑著問道。

老王頭全名王滿倉,小時候父母怕他挨餓,就取了這麼個名字。“江河啊,我一進村子就聞到你的酒香哩。”

“滿倉叔 您過獎了,這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我這是借祖宗的手藝混口飯吃。”吳江河正經的說道。

“江河啊,這次來我還帶了幾位朋友,這位是於瓷。”於瓷快速的走上前,伸出了自己的右手和吳江河握了握手。

吳江河擦了擦頭上的汗水對於瓷說了一句“幸會。”

於瓷感覺這人很實在,沒有這麼多歪腦筋,於瓷笑著對吳江河說道:“你現在一天能產多少斤酒?”

吳江河看了看於瓷說道:“一天差不多能產五十斤酒吧。”

“憑你的手藝五十斤,恐怕少了點吧。”於瓷不解的說道。

“是啊,我們家老祖宗當年在清朝的時候,一天起碼要釀上千斤酒。可是現在村子裏的地,打不出太多糧食,村裏的壯勞力都出去打工,土地都荒廢了,沒有釀酒的糧食,就沒辦法釀酒。”吳江河無奈的說著。

“那我給你想個辦法,給你弄來糧食釀酒怎麼樣?”於瓷對吳江河說道。

“你能弄來糧食?”

“實話跟你說,村裏的糧食都在糧庫裏,都被村長馬大炮看著,每個月隻是跟我們撥點維持溫飽的口糧,剩下的他說要交公糧。你上哪去別的地方弄多餘的糧食啊?”

於瓷堅定的說道:“這個你就別管了,我隻要弄來糧食,你就拿來釀酒,等到咱們酒坊開張的時候,裏麵有我一股你看怎麼樣?”

“這沒問題,隻要你弄來糧食釀酒,我保證我的酒坊就能開起來,到時候這間酒坊就算咱們合夥開的,掙得錢咱們五五分賬。”

於瓷高興的笑了笑,他在釀酒的這件事看到了商機,他打算把燒鍋村的酒打造成全國第一白酒產業。

“我看你需要多買幾口大鍋,把你這個小院在闊一闊,要不然等糧食到了之後,就怕你這個小酒坊施展不開。”

吳江河若有所思的回答道:“這個都沒有問題,但是我就怕都改完了,你弄不來糧食。”

於高進湊了上來滿臉不悅的對吳江河說:“我看你是不知道我兒子的厲害,他當初神不知鬼不覺把房子賣了,我這麼聰明都被蒙在鼓裏。”

“俗話說:老子英雄兒好漢,於瓷的聰明勁就隨我,你這點小事就包在他身上了。”

於瓷聽完父親說的話,感覺父親不是在誇他,而是誇自己。

© 小說大全, ALL RIGHT RESERVED

DIANZHONG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