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將魏公公和東林黨人激怒了,這一次,東林黨和閹黨這對死對頭難得的走到了一起。
雙方首領都是限期破案,刑部、錦衣衛、東廠的頭頭腦腦們全都瘋了一般的到處抓人審問。
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確是穩坐釣魚台,看著熱鬧。
這妖書案,曾經在萬曆年間發生過一次。
具體過程也是類似,出現妖書,到處傳遞,輿論嘩然,最後被老油條萬曆皇帝給平息下來了。
當時妖書的內容也十分勁爆。
那時曆時幾十年的爭國本事件落下帷幕,皇長子朱常洛,也就是後來的明光宗,天啟皇帝的爹,剛剛當上太子。
結果,沒消停幾年,就有人竄出來鬧了這個妖書案,說陛下提拔朱庚當內閣大學士,就是他們朱家要更換太子的意思,而內閣首輔沈一貫和沈鯉兩個人都是老油條,是不會攔住皇帝的。
妖書一出,天下嘩然。
之後,萬曆皇帝和內閣之間,你來我往一番博弈,最終沈一貫和沈鯉雙雙滾蛋,而妖書案的作者,也是找了個倒黴蛋當替罪羊,拉出去淩遲處死了。
上一次妖書案能平息是因為萬曆皇帝是個老油條,鎮得住場麵,而現在的皇帝天啟確是沒那個能力。
他根本不關心這些東西,在他看來,魏忠賢能夠替他處理好這些事情。
然而,這事還是出乎了他的預料,因為魏公公他老人家也牽扯其中,讓他處理,東林黨人是不幹的,而讓東林黨人處理,魏公公就更不幹了。
要是這些人抓住這妖書不放,認定自己和建奴有勾結,那自己弄個斬立決都是夢想。
然而,這件事終究還是要解決的。
在妖書案爆發的十五天後,一個重量級的人物來到了京城。
此人來到京城之後,東林黨是歡喜鼓舞,魏忠賢是戰戰兢兢,差點沒直接嚇死。
來的人也不是別人,正是文中提到過的孫承宗。
孫承宗,無爭議的民族英雄。
清朝人修的明史中用這麼一句話評價他:夫攻不足者守有餘,度彼之才,恢複固未易言,令專任之,猶足以慎固封守。
用現代語言翻譯過來就是:“這個老先生進攻能力不怎麼樣,但是防守確實挺牛逼,以他的能力,恢複遼東不太可能,但是要是信任他,女真是攻不破大明的防線的。”
一般來說,給前一個朝代修史料,基本上都是各種摸黑,畢竟要是把前朝誇得像是一朵花似的,那為什麼還要跟著你混呢?
而清朝人說這種話,確是對女真人的一種黑,但是卻沒有人因為這句話獲罪。
這說明,這句話是清朝人無論如何也要承認的話。
孫承宗比努爾哈赤還要大上幾歲,好幾十了才參加的會試和殿試,成績還特別好,全國第二。
之後便加入了東林黨,還成為了朱常洛的老師,後來朱常洛死了,又教他的兒子朱由校,也就是天啟皇帝。
廣寧兵敗之後,孫承宗挺身而出,在遼西走廊構建了守衛京城的關寧防線,並且提拔了袁崇煥,祖大壽等一幹猛將。
按著正常的曆史發展,在東林黨鬥爭失敗之後,孫承宗被迫辭職。
幾年後,己巳之變爆發,女真入關,年近七十的孫承宗起複開始當救火隊員。
先是安撫各軍將領,然後又帶人和女真死磕,到崇禎四年的時候,因為在大淩河吃了敗仗,又被人彈劾,之後上書十幾封辭職信回了老家。
崇禎十一年,清軍入關劫掠,孫承宗帶著自己的兒子、侄子、孫子登城抵抗,最終寡不敵眾被抓,最後自縊而亡。
南明弘光帝追贈太師,諡號文忠。
乾隆年間有獲得追諡忠定。
東林黨中,最勇猛的自然是楊漣和左光鬥,遇到事那是真的敢上,天王老子也敢頂,魏忠賢對這兩個人最為頭疼。
最有頭腦的自然是葉向高,老頭子精明能幹,厲害的很。
而最有能力,並且和皇帝關係最好的,就是這位孫承宗了。
魏忠賢,對這個孫承宗也是最為忌憚。
因為,不管是楊漣還是左光鬥,又或者是能力最強的葉向高,他們都和皇帝關係不怎麼樣。
或者說,他們是老板和員工的關係,天生就是敵對的。
而孫承宗不一樣,老先生是朱由校他爹的老師,後來又當了朱由校的老師,可以說是從小看著朱由校長大的。
並且,孫承宗的教學方法和那些動輒之乎者也,道德說教的教書先生們不一樣,他的教學十分生動,天啟皇帝十分喜歡。
正是因為如此,魏忠賢幾次說孫承宗壞話,天啟皇帝都沒有相信。
同時還放出話來:“吾師(孫承宗的專屬稱呼)要是有任何麻煩,我第一個找你算賬。”
老板都這麼說了,魏忠賢自然也不敢幹什麼。
而這也證明了孫承宗和皇帝陛下的關係到底有多鐵。
孫承宗來到京城,要是和天啟皇帝說出自己的罪行,那自己可真的是要玩完的。
於是,魏忠賢趕忙去打聽孫承宗回京城是到底幹什麼,度假、探親、訪友、還是告狀?
而與此同時孫承宗也來到了葉向高府中密談。
“台山,你糊塗啊,這種話怎麼能說呢?現在這書信還落在了錦衣衛的手裏,要是他經常拿著這書信想威脅,你能怎麼辦?”
對於孫承宗這個東林黨中的二號明白人,皇帝陛下的吾師,葉向高也沒什麼隱瞞的,直接便將真相和盤托出。
在聽到真相之後,孫承宗自然是十分憤怒。
然而,葉向高確是十分淡定,他從懷中拿出那封信道:“不會,這信他已經還給我了。”
看到書信,孫承宗先是一愣,隨後皺眉道:“他什麼時候給你的?”
“密談之後,便給了我,並且讓我找個機會代交給信王殿下,他應該在信中又添了幾筆。”說著,葉向高還晃了晃那書信,上麵還有錦衣衛新封的火漆。
“你怎麼知道,這書信中就是你的那封?”孫承宗還是對那個“燕大俠”不信任。
葉向高沉聲道:“以我的經驗來看,他應該不是閹黨,要是真的是閹黨的話,他直接將書信交給魏公公,換取榮華富貴不好嗎?何必大費周章將這件事的影響力縮到最小呢?”
“所以,這封信他也沒必要作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