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大全
打開小說大全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扶唐扶唐
夏風未至

第20章

朱全忠所說的國維,就是河南尹張全義,字國維。

張全義原名張居言,唐僖宗賜名全義,參與黃巢起義發跡,先是依附李克用,後投奔朱全忠。

兩年前,朱全忠準備遷唐都於洛陽,命張全義繕治洛陽宮城,羅紹威主動示好,耗巨資重修五鳳樓、朝元殿,由此得到鄴王的尊榮。

之後,朱全忠挾持皇帝李曄遷都洛陽,毀長安城,取材沿渭河運至洛陽,大修洛陽皇宮。同年八月,朱全忠殺昭宗,矯皇後令,立太子李祝於柩前即位,史稱唐哀帝。

羅紹威明白,朱全忠此時再修洛陽皇城,絕不是為了那個傀儡小皇帝,實則是為他自己稱帝做準備。

羅紹威隻能滿口答應,又揣摩著朱全忠的心思進言:“大王,屬下有句話一直藏在心裏,不知當講不當講?”

朱全忠在四足榻上挪了一下身子,問:“你想說什麼?”

羅紹威故作斟酌,起身踱了幾步,繼續道:“當今天下,凡與大王作對者,皆以興複唐室為借口,以達私欲,然唐室名存實亡,天下又有幾人把那個小皇帝放在眼裏,依屬下愚見,大王理應取而代之,絕居心叵測之人的口實,大王以天子之名號令天下,使天下歸於安平,豈不更好?”

“哦…”

朱全忠坐直身子,重眉一挑,問:“你果真如此想?”

羅紹威拱手道:“紹威所言,句句發自肺腑,絕無半點虛假,還望大王能以蒼生為念,以天下為己任,行大義之舉!”

朱全忠先是點了點頭,隨後不置可否地笑了笑,右手在大腿上輕敲了起來,沉默片刻後,突然麵露傷感,長歎一聲。

“人有五去而無一歸, 有八苦而無一樂,國有九破而無一成,官有八入而無一出,天下百姓, 哀號於道路, 逃竄於山源,夫妻不相活, 父子不相救,本王每次想起劉允章的諫言,都會徹夜難眠,垂淚涕零,總想著能尋一個太平之策才好。”

說到動情處,朱全忠以衣袖拭淚,繼續道:“然則,朝堂昏庸,天子無道,忠奸不辨,良諫難述,朝野又怎能不盡悲歌呢?”

“大王!”

羅紹威見朱全忠如此,不得不惺惺作態,跟著唏噓不已,繼而拱手長揖,作出懇求之態。

“唉!”

朱全忠苦歎,似有無奈地擺了一下手:“至於你所說之事,我也曾思慮良久,可有人不讚成,說此舉不妥,會適得其反,更有人說這是大逆不道,可我就想問,說大逆不道,何為道?又何為天道?本王想救萬民於水火,此等大義,這不是順應天道嗎?難道任由腐爛的朝廷繼續荼毒蒼生,這才叫天道?”

朱全忠沒有說謊,確實有人反對他稱帝,就連他最愛的女人張惠,臨死前都拉著他的手,勸他千萬不要篡唐。

另外,他的質疑也沒有錯,憑什麼這天下隻能姓李?當初李淵也是打著拯救蒼生的旗號,逼隋恭帝楊侑禪位於己,建立唐朝,到了他這裏,怎麼就成了大逆不道?

自己外嚴烽候,內辟汙萊,厲以耕桑,薄其租賦,士雖苦戰,民則樂輸,難道這一切不是天道所為嗎?

朱全忠的這番話令羅紹威深感佩服。

他的勸進,主要還是想自保,如果朱全忠篡唐稱帝,天下藩鎮更會圍而攻之,到時宣武的壓力更大,更需要魏博的支持,也就不敢冒然吞並魏博。

然而,朱全忠則將這個話題拔高了好幾個層次,將自己定義為了天下萬民的救世主,而且還動情動意,說得聲淚俱下。

朱全忠的如此表現,讓羅紹威有些恍惚,不得不相信這番話是出自朱全忠內心的觸動,之所以想要改弦更張,也隻是為了天下百姓能早日脫離苦海,絕不是對權欲的渴望。

正堂的門外,沈烈捧著酒壇帶著羅府的下人,正準備入內上早飯,聽到裏麵的言詞,趕忙止步,同時默默一笑。

古今中外的上位者都是一個德行,冠冕堂皇的話張口就來,也總能把最陰暗的虛偽說得無比坦然,光彩華麗,真不如那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來得實在。

但,這不是嘲諷,是沈烈認同的事實。

他相信,如果自己現在處於朱全忠的位置,會比朱全忠說得還要先天下之憂而憂,也會比朱全忠更加動情,更加悲戚,這種做法往小裏說叫心機,往大裏講這就叫帝王之術,馭民之法。

© 小說大全, ALL RIGHT RESERVED

DIANZHONG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