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事情傳出去。
女帝在長安百姓之中的威望會提升很多。
他們這些天散播的謠言恐怕也是要不攻自破了。
“沈逸。”
沈逸剛剛走出大殿。
蕭雲竹走上前來。
“公主。”
沈逸看著過來的蕭雲竹。
蕭雲竹盯著沈逸看。
看得沈逸心裏有些發毛。
這是怎麼了?
“怎麼了?”
沈逸忍不住詢問。
是有什麼事情嗎?
蕭雲竹則是繼續看著沈逸。
想要看透沈逸。
蕭雲竹知道今日的事情都是因為沈逸。
這個家夥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那些糧食為何沒有任何的問題。
明明糧食都被炒熟了。
這件事情她也是知道的。
可是今日糧食卻沒有任何的問題。
“皇上想要見你。”
蕭雲竹片刻之後才開口。
蕭雲竹帶著沈逸來到了禦書房。
女帝早早的等候。
“臣叩見皇上。”
沈逸來到禦書房,立馬行禮。
禦書房很簡潔。
沈逸感覺出來女帝的生活也不寬裕,看來大周是真的很缺錢,如若不然也不至於用假結婚來湊錢。
“坐吧。”
女帝命人拿來椅子。
“這裏沒有外人,無需客氣。”
女帝接著說道。
蕭雲竹眼神示意,沈逸這才坐下來。
“說說吧,今日的事情到底是什麼情況?”
女帝問出了自己內心的疑惑。
不是說糧食要炒熟嗎?
為何糧食沒有任何的問題。
這件事情上女帝和蕭雲竹一樣,不對,應該說大家都有疑惑。
“其實很簡單,臣就是裝腔作勢,並未真正的去炒熟糧食,糧食要送給南蠻,這麼大的事情,我們不管做什麼事情,做的在隱蔽,終究是瞞不住的,所以臣就反其道而行,賭南蠻會得到消息,會用糧食的事情對我大周發難。”
沈逸將整件事情和盤托出。
這些天他在莊園。
並沒有去炒熟什麼糧食。
都是做給別人看得。
女帝無語。
蕭雲竹更是啞然。
這個家夥從那個時候就已經推測到了今日發生的事情了嗎?
這也太可怕了。
簡直是未卜先知。
這到底是何等敏捷的思維。
而且還需要膽大。
整件事情上但凡是一個環節出錯,所有的計劃將徹底失敗。
但是沈逸卻做到了。
女帝看著沈逸。
看來這個沈逸還真的有本事。
“如此說來你是什麼都沒做?”
女帝看著沈逸。
“也不能這樣說,臣至少幫助皇上保住了糧食,也讓南蠻把人給放了不是嗎?”沈逸笑著回答。
女帝微微挑眉。
還真的是如此。
沈逸離開禦書房。
蕭雲竹看向女帝“如何?”
“聰明。”
女帝給出了自己的評價。
沈逸確實是聰明。
等蕭雲竹回到駙馬府。
沈逸正在高興的數錢。
一張張銀票。
“你那裏來的銀票?”
蕭雲竹詫異的看著沈逸手中的一摞銀票。
“當然是炒糧食賺的錢,我說了那是肥差。”沈逸笑著回答。
啊?
蕭雲竹再次傻眼。
把這件事情給忘記了。
她和女帝為了不讓沈逸這個家夥撈油水,可是把銀子控製的死死的,這家夥居然還能從裏麵撈到油水,怎麼做到的?
看著銀票。
至少有三萬兩。
五萬兩銀票。
沈逸這個家夥居然隻花了兩萬兩。
“你?”
”怎麼樣?是不是震驚到了,五萬兩銀票,我隻用了兩萬兩銀票,剩下的就是我的了。“沈逸臉上的笑容是無比的燦爛。
果然是這朝廷的錢好賺。
“你如何做到的?”
蕭雲竹不明白。
“山人自有妙計,不可說,不可說。”沈逸拿著銀票離開,有了這三萬兩銀子,自己就不用盼著駙馬府賬房上的那一丁點銀子了。
駙馬的身份。
當真是好賺錢。
蕭雲竹看著沈逸離去的背影。
貝齒緊咬。
一臉的嬌怒。
這個混蛋。
她就不相信自己查不到。
次日。
蕭雲竹就從郭衝的口中得知了整件事情。
糧食是炒了。
不過就是來來回回炒那些糧食。
剩餘的時間大家都是休息。
所以這工錢也不高,花的錢基本上都是大家的夥食。
被招來的人也都是非常的高興,在莊園大家基本上那就是包吃包住,簡直是神仙一般的日子。
“怪不得。”
蕭雲竹此時想到了沈逸拿走那五萬兩銀票時候的樣子,恐怕從那個時候沈逸這家夥就已經想好了如何賺錢了。
可惡。
非常的可惡。
現在朝廷缺錢,這家夥居然賺朝廷的錢。
“駙馬呢?”
早膳。
蕭雲竹卻沒有看到沈逸。
”公主,駙馬說出去吃飯了,不用等他。”
蕭雲竹身旁的人回答道。
現在沈逸人家有錢了。
這駙馬府的粗茶淡飯,人家不想吃了。
“公主您生氣了嗎?”
看著蕭雲竹一臉鬱悶的表情。
“本宮沒有,他愛吃不吃,最好永遠都不要吃。”
蕭雲竹氣呼呼的說道。
但是在旁人眼中,這就是小女人的傲嬌。
“有錢就是好。”
中午
望仙樓。
長安城最好的酒樓。
坐在包廂裏麵,吃著美食,當真是一種享受。
“你們聽說了嗎?朝廷從魯國請來工匠師,想要在京水河上麵造一座大橋。”
“真的嗎?”
“當然是真的,等到那個時候,我們出行就方便了。”
“那魯國工匠師真的願意給我們大周造橋?要知道我大周和魯國之間可是一直不太平,怎麼忽然之間就主動答應幫我們修橋了?”
“這個誰知道。”
沈逸正喝著酒,吃著美食。
耳邊傳來了隔壁包房裏麵的聲音。
造橋?
沈逸微微皺起眉頭。
這造橋還需要從魯國請人過來嗎?
順著窗戶往外看去。
映入眼簾的是寬闊的河流。
京水河。
從長安城中間穿過的河流。
河麵寬百米左右。
河麵上有來往的船隻,有畫舫的船,有貨船,還有在兩岸之間擺渡的船隻。
京水河。
將長安城一分為二。
雖然兩岸都是長安城。
可是因為京水河的緣故,兩岸百姓出行也非常的麻煩。
大周曆代皇帝也曾經嘗試造橋。
奈何大周沒有那種造橋的工匠,造橋幾次都失敗告終。
從魯國請人過來。
可是人家魯國的工匠師過來是有要求。
要求過高。
導致事情一直 沒有進展。
可前段時間魯國忽然派人傳信過來,要幫助大周修橋,這讓女帝是喜出望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