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昭找了個角落坐下。
反正也沒人搭理他。
不多時,皇帝雲勝天滿臉疲憊的出現在了眾人麵前。
“剛接到邊關六百裏加急,言西魏東軍大規模調動,正向虎口關集結,竟有主動進攻我大夏之勢!”
清了清嗓子,雲勝天直接說明了午後召見群臣的原因。
聞聽此言,許多人不由得低聲驚歎。
相比於大夏,西魏乃邊陲小國、彈丸之地。
兵不過二十餘萬,戰將百員而已。
若非還要防備漠北蠻夷,大夏早已傾舉國之力,將其收入版圖。
如此羸弱的實力,怎麼突然敢主動進攻?
雲昭也有點訝異。
但仔細一想,就明白了其中的關節,無非是合縱連橫。
果然。
雲勝天接下來的話,也驗證了他的猜測。
“不單單是西魏,還有漠北諸部,以及南邊的百越等,均紛紛陳兵邊境,一副欲與我大夏開戰的態勢!”
刷!
此話一出,原本嘈雜的大殿內頓時靜了下來。
若隻有西魏,大夏無需擔憂。
那是蚍蜉撼樹。
可周邊敵對勢力聯合在一起,情況就不同了。
蟻多咬死象。
即使大夏是龐然大物,也扛不住這麼多敵人。
“父皇,兒臣願領本部人馬,直搗西魏都城,活捉魏主劉嶽!”
作為大夏第一好戰分子,三皇子雲桀立刻啟奏。
對於別人這是危局。
但對他來說,卻是遍地戰功。
手下那群餓狼就指著殺敵建功,封妻蔭子呢!
“老三,這次可不是你一個人的事兒!人家六路聯軍齊頭並進,總計兵力百萬,誓要把我大夏滅國啊!”
太子雲乾歎了口氣。
敵情是他和皇帝一同審閱的,哪怕過了一陣兒,但想起那些數字,還是忍不住感到壓力。
“聖上,敵軍雖號稱六路聯軍,但畢竟各為其主,必不能同心協力!以臣愚見,此戰既為百年未有之危局,同樣也是我大夏掃清四夷,威加海內的大好時機!”
大良造白驍明顯不齒於太子的怯懦。
而他的表態,也給皇帝雲勝天和群臣打了一針強心劑。
就連事不關己的雲昭,也忍不住刮目相看。
這未來老丈人,不愧是朝廷頂梁。
如此氣魄,堪比衛霍啊!
“大良造所言甚是,朕方才與太子商議了一番,決定依舊以先前五皇子所獻征討西魏之策,由眾皇子分兵六路,各個阻擊,讓天下看看,我大夏是何等威武!”
“隻是不知諸位愛卿,哪個願上陣領兵輔佐皇子,為朝廷建功立業?”
雲勝天話說得大氣磅礴,但到最後卻有點虛。
十幾年的太平生活,早就磨沒了大夏軍民的銳氣。
如今朝中可堪一用者,就剩大良造白驍和三皇子雲桀了。
其餘人等,均無獨自領兵作戰的經驗。
且以往對外作戰,朝廷之所以戰無不勝,是因為集合了所有優勢資源為一套班底。
以三皇子雲桀為先鋒,大良造坐鎮中軍,六皇子負責情報,四皇子出謀劃策,二皇子督運糧草,太子則統領全局。
如此陣容,一般小國根本招架不住。
可現在要將攥緊的拳頭鬆開,各領一路,優勢自然也就不複存在了。
“聖上!”
“老臣願輔佐三皇子,迎戰西魏!”
當然了,除了雲昭之外,各個皇子帳下都不缺鐵杆擁躉。
大殿裏平靜了數秒,便有一老將出班啟奏。
眾人一看,原來是已然追隨三皇子雲桀十年的征西將軍淩山。
緊隨其後,定遠侯趙猛也站了出來,聲稱要隨二皇子一同出戰。
其餘像前將軍董寧,淮侯張素,永平伯李忠義......等等,也紛紛毛遂自薦,追隨各自的主子。
唯獨雲昭孤家寡人一個。
姥姥不疼,舅舅不愛。
到最後,還是大良造白驍實在看不下去,保舉自己的侄子,黃沙關守將白威輔佐雲昭。
倒不是說白驍有意偏幫雲昭。
實在是他目前展現出的能力太差,獨領一軍,相當於浪費。
可昨日皇帝又已經降旨,要六大皇子建功,不可能收回成命,為了江山社稷著想,白驍隻好出此下策。
眾人也沒有反對的聲音。
畢竟白威的資曆尚淺,此前並未建立過任何功勳,就算有著將門血脈,也未必能幫助到雲昭。
自此,六路主帥輔將基本定下,但還得商討分配出戰方向。
而雲昭等的就是此事。
任命輔將,他插不上話。
誰讓沒人願意跟著他呢!
但出戰方向可就不一樣了。
幾路敵軍有弱有強,誰去啃那最硬的骨頭,誰就得付出血的代價。
其他幾個皇子同樣不傻。
還沒等皇帝開口,二皇子雲坤便主動站了出來:“父皇,兒臣這許多年來身處中樞,遠離戰火,自認能力不足,但也不願屈居人後!”
“百越各部,便交給兒臣吧!”
百越雖不比西魏、漠北諸蠻夷,但在此次聯軍中,實力也屬中等偏上。
老二挑這一路,既不丟人,又沒那麼困難。
算是最好的選擇。
他這麼想,其他人也一樣。
隻是礙於情麵,不好明說而已。
但在場之中,卻有個不怕撕破臉的。
老二剛說完,雲昭就站了起來:“二哥,你久居中樞,咱們兄弟幾個除了三哥,誰不是?”
“你不甘人後,那我們就願意吊車尾啊?”
“這百越一路,給你肯定不行!”
他這倒是幫著其他幾個兄弟說出了心裏話,因此立刻引來了老四和老六的附和。
而自打昨天離開四季客棧之後,深刻的領教過他攪屎棍能力的二皇子再看見雲昭就頭疼。
知道糾纏多了,自己還得吃虧,便負氣的一甩袍袖:“行!既然你想去,百越就交給你了!”
“誰說我想去了?”
雲昭直接否認。
“不想去,你反對什麼?”
氣的二皇子雲坤差點沒忍住上去扇他。
“我是替他們幾個說的啊!至於我,大家都知道,胸無大誌,能力有限,就去鎮守南渡關,抵禦陳國吧!”
陳國,還沒大夏一個州府大。
因其毗鄰西魏,此次參戰很大可能是迫不得已,必定出功不出力。
雲昭所選,是條最簡單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