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鈴......叮鈴......”
子夜時分,一陣規律的鈴鐺聲由遠而近。
打更的趙老頭忙收起家夥,身姿敏捷地避讓到街邊屋簷下,從柱子後探出腦袋盯著前方。
很快,一支送葬的隊伍拐到這條街上。
打頭那人戴著青鬼麵具,頭生兩角,雙目鼓起,青麵獠牙,甚是駭人。
他左手舉著一鈴鐺,有規律地搖著,右手握著一把引魂杖,口中振振有詞,一會兒高高跳起,一會兒轉身朝後方後方招手。
在他身後,四名青年抬著一口小巧的棺材,棺材上麵還壓著一火盆。
與白日的送葬隊伍不同,按青木縣的習俗,夜裏出殯的都是枉死之人或者夭折的孩童。
瞧那棺材的大小,應該是後者。
趙老頭幹了二十年的更夫,太了解這個了,所以一聽到引魂鈴的鈴聲,就趕緊讓出道來。
孩童的魂魄太脆弱,死後若沒有“引魂者”引魂固魂,很容易就消散於天地間。
所以普通人家的孩子夭折了,都是隨意一卷破草席裹了了事,不會大費周章地辦喪事。
能為夭折的孩童治喪的人家,八成都是縣裏的大戶。
隊伍從趙老頭這邊經過時,打頭那位引魂者的目光從他身上掃過,令人汗毛直立。
實在是那鬼麵具太瘮人了。
“這魏老道長還真有些本領,也不知等我死後,能不能請動他老人家引路。”
時下百姓看重身後事,達官貴人死後可以請方相氏送葬,普通老百姓隻能請民間的道士或者神婆做法引路。
等隊伍走遠,趙老頭擦了擦汗,從角落裏出來,繼續敲著更鼓往前走。
“篤篤篤......”
“天幹物燥,小心火燭......三更時分,關門閉戶,防偷防賊......”
天將破曉,魏老道才回到家中。
他帶著養女住在縣城郊外,三間破茅草房,門前一大塊土院子,用籬笆圍了一圈。
院子左邊種了幾壟菜地,長得稀稀疏疏,右邊搭了個棚子養了幾隻雞鴨。
雖住的破,但收拾得幹幹淨淨。
遠遠瞧見屋裏還亮著燈,魏老道滿心感慨,定是那丫頭又等了他一夜。
十年前,他從古裏鎮外把這丫頭撿回來時,從未想過自己一個老道士還能給人當爹。
期間也不是沒想過給這孩子找個好人家收養,可大多數人家都不願意養女孩。
而且他這養女性情古怪,收養了一陣都會來找他退貨,還明裏暗裏說這孩子腦子有病。
沒辦法,魏老道隻能自己把她拉扯大。
推開院門,魏老道朝亮著燈的那間屋子走去,透過木窗瞧見養女正在擺弄一具屍體,心裏咯噔了一下。
隻見一把薄刃在女孩白皙的五指間靈活地轉動,然後揮動幾下,一大把頭發落在地上。
魏老道閉上眼睛,心想:這回難不成還要開顱?
他貼著牆根走進去,訕笑著問:“蘭蘭,你又去亂葬崗撿屍體了?”
魏老道不知道養女原來的名字,撿到她時,她足足一個月沒有開口說話。
所以他就給取了個名字,蘭香,跟他姓。
說起來,他孤家寡人一個,能白得一個大閨女,還是他賺到了。
隻是這丫頭著實有些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