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嶽從戎誇自己兒子,唐平滿臉笑容:“老嶽,你是真錯怪賢侄了。”
“他今日在朝堂之上獻策略,說不定真能改變北方格局。”
“那些文官都找不出茬,你要是把賢侄打一頓,他可真就冤枉了。”
此時下朝的文武百官也圍了過來看,最後一句話讓一眾文官臉頓時拉了下來。
一個將軍也上來勸阻:“嶽將軍,嶽公子的策略我是讚成的,可別打他。”
嶽從戎聽後反而疑惑:“他獻了什麼策?”
嶽從戎是接到家中下人快馬加鞭的消息匆匆從白縣趕回來的,還不知道嶽川到底獻了什麼策略。
唐平看了一眼周圍:“這裏人多,我們邊走邊說。”
百官上朝,大多是坐轎或馬車,部分武將會騎馬。
恰好今天唐平是坐馬車來的,恰好可以一同坐馬車,讓馬夫去牽嶽從戎的馬匹。
“去趕馬車!”嶽從戎瞪了嶽川一眼。
還好前身學過弓馬騎射,雖然水平不高,嶽川也能上手,為了避免被打,還是乖乖去趕馬車。
先去了鎮遠侯府,路上唐平把嶽川策略說了一遍,嶽從戎心中也是震驚不已。
回到武威候府,嶽從戎立刻把嶽川叫到書房。
嶽川心裏不想去,主要怕被打,那也架不住嶽從戎的命令。
嶽從戎身為大將軍,已是武將職位之巔,堪比三公,身上的氣勢確實強得離譜。
嶽川感覺自己這老爹身上的氣勢,比起女帝還要強上幾分。
至少在女帝麵前,自己沒壓迫感,在老爹麵前,還真有點怕。
“說吧!通商之策,誰告訴你的。”嶽從戎沒了之前的憤怒,可他依然不信自己兒子能想出這等策略。
嶽川站在門口,防著嶽從戎忽然又要動手,方便自己跑路:“我說是我自己想的,你信麼?”
嶽從戎冷笑:“我是你老子,你有幾斤幾兩我不知道?”
“三歲開始讓你識文斷字,練習拳腳,你蠢成什麼樣?唐淵、高煜、陳萬修都比你強得不是一星半點。”
“就算是喚晚一個女孩子,在騎射方麵都要比你強許多,更別說喚晚善讀書。”
嶽從戎舉例的這些人,都是武將四候的子女,年齡跟嶽川基本相仿。
嶽川心裏暗罵前身是真的廢,嘴上還在強:“識別一日當刮目相看,我以前那是不努力,現在我努力了啊!”
嶽從戎忽然一拍桌子:“你還跟我嘴硬?通商之策,考慮麵麵俱到,軍事、商業、稅收,甚至是人心。”
“軍事方麵,你耳濡目染,我勉強信了,你對商業、稅收根本就一竅不通,更別說人心方麵。”
“我且問你,我朝農民稅收幾成?棉花稅收幾成?茶葉稅收幾成?如何收入,繳納糧食如何計,繳納錢銀如何折扣?”
嶽川頓時懵了,前身根本就不知道這些,自己剛穿過來,更不可能知道。
嶽從戎“哼”了一聲:“你連最基本的都不知道,怎能想出這等計策?”
“你最好老實跟我說清楚,你今日在朝堂大出風頭,陛下肯定會關注你。”
“一朝天子一朝臣,朝中大臣,都是上朝老臣,加上陛下是女子,不少老臣之前強烈反對,而今雖然不再提陛下女兒身,陛下也不敢重用,她定然要尋年輕一輩提拔。”
“到時候陛下考察你,若發現你一無是處,搞不好就會出亂子。”
“你跟我說清楚,我去麵見陛下,將事說清,隻要此事不捅出去,就可保你安穩。”
“日後也希望你不要逞強,我於帝國多少有些功勞,隻要你安安穩穩做個富家子,就不會有大麻煩。”
嶽川聽了這話,心頓時落了地,確定這看著強勢厲害的老爹還是心疼自己這個兒子的:“爹,真是我自己想的。”
嶽從戎見自己講道理兒子還不鬆口,頓時上了火,猛的起身,朝著嶽川走來。
嶽川趕緊拉開門,朝著外麵跑:“唉唉唉......君子動口不動手,咱們有話好好說。”
“你要不信,可以考我,那計策我沒說完,很多細節在大殿上說起來太繁瑣。”
嶽從戎停下腳步,臉色緩和許多,沉默半響:“行,我跟你好好說,進來把你沒說完的說清楚,要不然你就算跑了,我也能讓人把你抓回來。”
嶽川往書房走,嘴裏嘟囔著:“我知道你厲害,大將軍嘛,抓我還不輕而易舉!”
嶽從戎回頭瞪了嶽川一眼。
嶽川立馬不吭聲了。
進了書房,嶽川依然站在門口,隨時準備跑路,主動開口:“跟匈奴通商,這個計劃牽扯其實很大。”
“無極帝國占據中原,號稱正統,可四方諸多小國不服。”
“那些勢力不會眼睜睜看著北方匈奴被一個通商計劃給擺平的。”
“而且,跟匈奴通商,不是什麼都賣,而是要有導向的。”
“這些商品得讓匈奴對我們產生嚴重依賴,一旦我們不供應,他們就會出現問題。”
“同時,我們也要引導匈奴,比如馬匹、牛羊,都是吃草的,我們要把牛羊價格太高,馬匹價格壓低。”
“他們自然就回多養牛羊,少養馬匹。”
“我們再通過拉攏的部落,悄悄購入戰馬。”
“年歲一久,他們養的牛羊多了,馬匹少了,又有部分戰馬被我們買來,真到了打起來的時候,他們也會出現戰馬不足,隻能用劣質馬匹備用的情況,戰力大減。”
這一番話聽得嶽從戎心裏暗驚,又疑惑不定,難道老天爺真開眼,讓自家蠢兒子開竅了。
嶽從戎為了確保不是別人教嶽川的,連續提了許多細節上的問題,隻要不關於本朝的細節,策略上的問題嶽川對答如流。
嶽從戎依然怕這個策略是有人讓嶽川背熟的:“你此策確實周密,你覺得陛下會怎麼做?”
嶽川略一思索說道:“陛下暫時不會用我獻的策略,甚至今年都不會考慮,三日之內,她要麼會給我安排個任務,要麼會給我安排個小官職。”
“為了避免你不同意,不會征求你的意見,事後又會把你召入宮中,說一番好話。”
話才剛說完,管家劉伯的聲音在外響起:“老爺、少爺,陛下派人來傳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