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的空氣好,睡覺睡得特別香,我們想早起先去山林裏記錄一下地貌。”蘆西一邊整理著自己的裝備,一邊回答道,她的語氣中充滿了興奮和期待。
“組長,地震帶區域的地質活動頻繁,地殼運動可能引發的震動、斷層位移等自然災害,對管道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構成了巨大威脅。”周東顯然對山林中的勘探充滿了信心,“我和蘆西先到第一勘探點去做潛在斷層的位置以及土壤的數據采集。我們在第一勘探點等你們。”
隨著話語的落下,蘆西愉悅地跟隨周東的步伐,步入了山林之中,還不忘轉身向張萬鵬等人揮手告別。
張萬鵬打著哈欠,對身旁的人說道:“瞧瞧,年輕就是好啊,精力充沛。昨天還在沙漠裏幾乎要變成 人幹了,今天在山林裏過了一夜,又變回生機勃勃,水靈靈的姑娘和帥氣小夥。”
張萬鵬哪裏知道,這並非青春的饋贈,亦非山林的恩澤,而是愛情的魔力。
周東引領著蘆西,沿著勘探路線穩步前行。蘆西緊隨其後,無需擔憂方向問題,因為周東手持指南針和地圖,能夠精準地確定前進的路徑。
“周東,你說,地震帶地殼活動如此頻繁,那地震活動的曆史記錄,是不是也要考慮到工程措施裏?”蘆西輕盈地跨過朽木,走到了周東的身邊。
“是需要考慮的,地震活動的數據可以給管道的選材提供數據支持,首先,管道的選材和設計要滿足抗震要求,如使用高強度、耐腐蝕的鋼材,並采用合適的管道壁厚和連接方式,以提高管道的抗震能力。”周東扶住了蘆西,順勢牽過了她的手,繼續前行。
兩人之間心照不宣且十分默契,一邊探討著管道材料的選擇,一邊觀察著周圍的環境。
周東一邊走一邊解釋道:“除了材料的選擇,管道的布局和走向也至關重要。在地震多發區域,應盡量避免穿越斷層線和活動滑坡區,同時采用曲線或蛇形設計來吸收和分散地震波帶來的衝擊力。此外,管道的支撐結構也需特別設計,以確保在地震發生時能夠保持穩定。”
蘆西繼續發問:“那除了技術和材料上的準備,定期的檢查和維護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們是不是還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監測係統,實時監控管道的運行狀況,一旦發現異常,立即采取措施進行修複或加固?這樣,即使有大地震發生時,也能最大程度地減少損失。”
周東肯定地向蘆西點頭,“很不錯。這是對於保障管道安全運行至關重要的一點。”
得到周東的肯定後,蘆西的臉上綻放出燦爛的笑容,她體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這可是來自學霸的肯定,蘆西深知,這是周東發自內心的讚賞,絕非虛情假意的奉承。
當張萬鵬和林業局的勘探人員抵達第一勘探點時,周東和蘆西已經將所有數據記錄完畢。張萬鵬審視著他們整理出來的數據,臉上洋溢著滿意的笑容,眉眼間滿是讚賞。
林業局的勘探人員也不吝讚美,對兩人收集的數據豎起了大拇指,驚歎不已:“你們管研中心的研究人員真是行動力和執行力兼具的精英啊!他們兩個人,竟然完成了我們一隊人的任務。”
這番讚揚絕非誇大其詞。周東事無巨細地收集數據,而蘆西則是整理數據的高手。在勘探之前,他們已在管研中心整理出實用的表格,將所有數據填入後,兩人僅用半個小時的時間,便直接整理出第一勘探地點的整體情況。
當然,這一切的背後還有周東那令人驚歎的分析能力。他的大腦堪比一台高效運轉的計算機,不僅將所有數據進行了精確的計算,還順手繪製出了管道鋪設的草圖。
當林業局勘探人員拿來一看,這不正是他們所要完成的工作嗎?
測量完畢後,他們用一個夜晚整理數據,並在次日早晨繪製出圖表。與周東所繪製的草圖進行對比,結果令人驚歎——數據竟然精確到毫米無誤。
於是,原本由林業局組長領導的隊伍,現在由周東帶領。他成為團隊中的核心智囊,開始協助林業局的勘探人員進行數據的計算與分析。
原定的二十五天勘探計劃被大幅縮短,僅用十五天時間便圓滿完成了所有任務。
在勘探結束的那個夜晚,勘探隊員們在木屋前點燃了篝火,烤著全羊,以示對周東的感激之情,因為他帶領大家提前完成了勘探任務。林業局的勘探人員也拿出了他們珍藏的紅酒,與烤全羊的美味相得益彰,紛紛向周東舉杯致敬。
張萬鵬和林業局的帶隊組長早已開始推杯換盞暢飲交流。
蘆西注視著周圍的眾人,他們手中拿著不鏽鋼飯盒盛著紅酒,互相輕碰,這一幕讓人忍俊不禁。
而作為隊伍裏唯一的女生,大家並沒有勸她飲酒。
在歡聲笑語中,眾人暢飲歡聚,享受著美食與笑話帶來的歡樂。
周東卻悄然離席,來到蘆西的身邊,附在她耳邊,低聲說,“走,我帶你去個地方。”
“什麼地方?”蘆西好奇地問他。
“一個很美的地方。”周東帶她走進一片靜謐的山林,輕風送爽,花香撲鼻。
不久,一片繁花似錦的雛菊海洋映入蘆西的眼簾,他們踩在細軟的草地上,螢火蟲在夜色下的花海中舞動,他們並肩而行,宛如行走在夢境般的仙境裏。
“哇......這個地方簡直太美了!”蘆西開心得像個仙子,她走進雛菊的花海,驚起一片片螢火蟲在她身邊閃爍,宛如天上的繁星降臨人間。
周東從他的防風服中取出一個裝滿螢火蟲的玻璃瓶,遞給了蘆西,“在我捉螢火蟲時候發現的。”
這半個月的勘探完成,周東已經將這方圓十裏的地形摸索的如數家珍般清晰,所有地圖都繪製到他的腦海裏了。
經過半個月的深 入勘探,周東對這片十裏的土地已經了如指掌。他甚至能夠閉上雙眼,僅憑記憶中的地形圖,精準地指出每一條路徑和每一個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