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導致數百年大動蕩的變亂到來了!
八王之亂,是西晉時皇室內部為爭權奪利而引發的一場戰亂,是中國曆史上最為嚴重的內亂之一,直接導致了西晉亡國。之後,中原地區又進入了十六國時期,這段時間又被稱為“五胡亂華”,不僅造成了社會的嚴重破壞,更導致了中華大地近三百年的動亂。
這一切,因權力而起。
賈南風為阻太後的父親、太傅楊駿獨攬大權,派人與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聯絡,要他們進京勤王,討伐楊駿。當然,也少不了排座座分果果的承諾。
在她的感召下,看到朦朧希望的楚王司馬瑋從荊州帶兵進入洛陽。
有了司馬瑋的支持,賈皇後以晉惠帝的名義下詔,宣稱楊駿謀反,予以剪除。
楊駿為人膽小懦弱,事到臨頭無計可施,逃到府中馬廄,被發現後當場誅殺。——死的極不體麵。
賈後又以晉惠帝名義下詔書,廢除楊芷的皇太後之位,囚禁在洛陽郊外的金墉城。繼而誅滅楊駿三族,株連而死的共有數千人。至此,楊駿政治勢力被消滅。
隨後又是一係列登不上台麵的陰謀詭計。
大權獨攬的賈南風,把罪惡的黑手伸向了太子司馬遹。
元康九年(299年)十二月,賈後將要廢太子司馬遹,詐稱皇上不舒服,將司馬遹誘進宮中,把他安排在別室,派婢女伺候司馬遹吃事先準備好的醉棗。
司馬遹這個人也有點稀裏糊塗,迷迷糊糊開吃,然後就吃得迷迷糊糊了。
趁著司馬遹人事不省,賈南風安排黃門侍郎潘嶽,模仿司馬遹的口氣,打了個草稿,再讓宮女誘騙司馬遹抄下來。這樣筆跡、口吻就協調了:“請皇上自動退位,否則,我會采取強製措施。”
賈後把它呈給晉惠帝,本來辨別力就比較弱的晉惠帝看到後勃然大怒,情感衝昏了理智,立即召見大臣,宣布廢掉太子,貶為庶民,關押到金墉城。
司馬遹不久被殺,據說還是被個太監給害死的。
這個造假的潘嶽還有個別名,——潘安,就是“貌比潘安”的那個潘安,此人有四個特點,貌美、才高、意毒、行劣。
司馬遹死了,賈南風很愉快。彈冠相慶者,有一個司馬倫。
司馬倫本來是賈皇後的死黨,但他的親信孫秀鼓勵他要勇敢的追求自己的價值,說:“皇後殺了太子,世人群情激憤,我們可以趁機發難滅掉賈氏,我盤算來盤算去,還就是你來當皇帝比較合適。”
司馬倫照了照鏡子,覺得孫秀的建議無比恰當。
“啥時候時機成熟呀?我覺得啥時候就是啥時候!”沒有機會創造機會?那得等到猴年馬月!太子司馬遹死後不到一個月,司馬倫就秘密聯合齊王司馬冏、梁王司馬肜等幾個夥計發動兵變,入宮廢後。
賈南風見到他們,很吃驚,問:“你們要幹嘛?”司馬冏說:“奉詔,廢掉你。”
賈南風笑了,“別逗了,我沒寫詔書,你哪兒搞來的贗品?”
賈南風有理由相信來者腦子不清楚,她很不高興,扭頭就走,結果就被幾條五大三粗的軍漢給生擒活拿扭送到金墉城幽禁起來。
很快,司馬倫打發人給賈南風送來了一壺金屑酒。——裏麵放了金屑、喝了會要命的一種酒。
你喝也得喝,不喝也得喝,不喝就扭著脖子灌。
一代妖後賈南風就這麼結束了她醜惡、肮臟的一生。
看你猖狂能幾時?!賈南風不明白,在他們進行對話的時候,甚至更早一點,在她跟那幾位親王商量著合夥開店的時候,她就死了。賈南風死後,不出意外,她的黨羽被一網打盡。
司馬倫稱帝後也沒長久,兵敗被殺。
“八王之亂”正式上演,亂紛紛你方唱罷我登場,甚至還有謝幕後返場的,下台後再登台的。
八王之亂的參與者,主要是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八王,這都是司馬皇族的重臣、親族,《晉書》將這八塊料彙入一傳,故史稱“八王之亂”。
八王之亂發生時,還沒卸任的皇帝司馬衷可並不完全是隱形人,沒有存在感的皇帝畢竟是還是皇帝,這是個招牌。西晉皇室的各種折騰他都看在眼裏,記在心上,但是無可奈何。他現在的處境,其實跟漢獻帝差不多,掌握不了自己的命運,必須得聽從別人的擺布。
307年1月,司馬衷在洛陽顯陽殿駕崩,終年48歲。也有人說,司馬衷是被駕崩,被東海王司馬越鴆殺,死後被安葬於太陽陵(今河南洛陽),諡號孝惠皇帝。他的弟弟司馬熾(284年—313年)即位,改元永嘉,即晉懷帝。
司馬熾這個人,沒有政治野心,隻想當個太平王爺,可是身處亂世,不由自主,307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被架上皇位。
司馬熾即位次年,改元永嘉,政局為司馬越把持。在此期間,匈奴等少數民族也開始建立獨立的政權,其中劉淵已經自稱漢帝,晉朝內部的權力鬥爭也日漸嚴重。
永嘉五年(311年)六月,劉淵之子劉聰的軍隊攻入洛陽,晉懷帝司馬熾在逃往長安途中被俘,太子司馬詮被殺,史稱“永嘉之變”。
建興元年(313年)正月,司馬詮在漢趙朝廷的宴會上被命令斟酒,有晉朝舊臣號哭,劉聰深感不悅、如芒在背。不久後的二月初一日(公曆3月14日),劉聰鴆殺晉懷帝。
一時間天崩地裂,生靈塗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