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十年大年初一。
這一日,是個難得的好天氣。
金燦燦的太陽從海的盡頭爬出來,照在放了一夜炮竹的泉州城,驅散了些冬日的寒冷。
按照規矩,泉州百姓大年初一並不同親戚串門拜年,隻想著起早去將軍觀中上香捐錢,期望神仙瞧見自己的誠心,求個新年的好運道。
誰知正跟著人群默念所求之事排隊等候,一陣喧鬧驚呼聲,夾雜在堂上享受香火的將軍神像被推到的摔裂聲傳來,都來不及指責是何人發瘋,不敬神明,眾人趕緊誠惶誠恐得跪下磕頭求神靈原諒。
那推到神像的人被廟中的道士靜一抓住,看著模樣是個十一二歲的少年,十分桀驁的模樣,竟然要兩個成人才能被強壓到碎了一地的神像前跪下,還能許多次掙紮著要起身,叫嚷自己不跪畜牲,尤其還罵了一通這些跪拜他的人都是傻子笨蛋,都被這個畜牲給騙了......
這一下可是犯了眾怒,你罵一個人就罵唄,連帶著一屋子的人都罵了個遍。
這小小年紀,氣性也太大了吧!
這不得替他家長輩先給他個完整的童年?
眾人湧過去,吐唾沫的唾沫,扇巴掌的扇巴掌......都想給這臭小子點教訓,抓人的靜一這時被夾在人群中,想走也走不掉,也跟著遭殃,高聲喊著別打別打,可這時中途也不知道是誰這邊給了他一巴掌,那邊踹了他一腳......甚至還有氣狠了直接抬起供神的手腕粗的一捆香火直直插下來......
大有送這孩子直接上西天的架勢......
那孩子也機靈,縮了脖子蹲下,因為身形清瘦竟然還能在重重人腿中鑽了出來。
隻聽圍毆的人群中爆發出一道淒慘的哀嚎聲:“李大娘,你紮錯了!”
眾人頓時靜了下來,稍微散了些距離,這才瞧見那捆香火紮在廟裏的道士胳膊上。
這時節正是隆冬,人人都穿得厚棉衣,那捆香火卻不需要手扶就能直直立於手腕,底部漫著鮮血,可見力度之大,精度之準。
要不是被紮的是自己,靜一都想誇一句李大娘老當益壯,真是女中豪傑。
他捂著傷口,憤憤得盯著今日騷亂的罪魁禍首——趙承。
這已經不是這家夥第一次來冒犯神明,自前年他爺爺趙老爺子病倒,不能再跑來冒犯神明,就把這項艱巨的任務交給了他孫子。
是的,諸君沒有看錯,旁人家世襲銀錢和手藝,就這家姓趙的世襲死活跟將軍觀過不去。
不論是黑的白的紅的黃的紫的綠的藍的灰的、大的小的圓的扁的、好的壞的美的醜的、新的舊的各種款式,城裏誰出錢建將軍觀他就去誰家門口鬧,哪一處的建成了,他不是上門潑墨就是上門放火燒將軍......
明明趙家老爺子年輕時,也親眼見過將軍保衛家國的神勇,怎麼還能這樣冒犯他?
趙承瞧著這一屋子因他而起亂狀,絲毫不覺得愧疚,反而對著篤信將軍的人做了個鬼臉,不屑道:“我早說了這家夥不是什麼好家夥,偏你們還每日跑來供奉香火,他若真能庇佑你們,又怎麼會讓這樣的事發生?可見那些什麼靈驗都是狗屁......”
“你閉嘴!”
靜一忍不住了,大喝一聲打斷他的胡言亂語,衝過去要勢必要抽爛這家夥的屁股。
趙承見自己搗亂的目的達到,每日垃圾話的成就也完成的非常棒,對著散落一地的神像十分討打得拍了拍屁股,腳底抹油趕緊溜得沒影。
獨留剩下的人不爽得收拾一地狼藉。
“就這樣的人砸了你的金身,你不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