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你不恥下問,那我就大發慈悲告訴你。”
陸延環視一圈,緩緩說道。
“首先,便是袁都督炮轟建奴老酋,令其重傷不治。”
“但據我所知,當時的邊關軍情是寫,城上西洋大炮擊中黃龍幕,傷一大頭目,用紅布包裹,眾賊抬去,放聲大哭。”
“而這位大頭目,並非賊酋努爾哈赤。而是賊將長孫哈兔。”
之前說袁崇煥擊斃努爾哈赤的就是工部尚書劉廷元。
這貨也是閹黨,現在看到袁崇煥成了皇帝麵前的紅人,便極力巴結。
劉廷元被陸延揭破,臉上青一陣紅一陣,卻不肯低頭。
“你說是長孫哈兔便是長孫哈兔?有何證據?”
陸延道:“寧遠之戰爆發於天啟六年正月,建奴連續攻城兩天,反而在紅夷大炮下損失慘重,努爾哈赤被迫下令退軍。”
“努爾哈赤為了平息軍中不滿,下令突襲覺華島。”
“時值隆冬,海麵冰封,無險可守。守軍由於缺少武器甲胄,又都是水手,不習陸戰,寡不敵眾,最後全員戰死。”
“建奴屠殺島上一萬四千餘口軍民。糧食、戰船,皆被建奴焚毀。”
“此時毛文龍出兵襲擊建奴後方永寧,努爾哈赤隻能率兵回軍。”
“同年,七月中旬,建奴賊酋努爾哈赤身患毒疽而死。”
陸延這話一出,一片嘩然。
因為如此大事,竟然無人知曉!
“混賬!竟有此事,朕竟然不知情!”朱由檢在王承恩和幾個錦衣衛的簇擁下大步行來。
他的臉色十分難看,顯然已經是怒到極點。
“此事若是屬實,定然是薊遼總督隱瞞軍情不報!”首輔韓爌麵色鐵青,“同時,微臣身為閣臣,有失查之職。”
袁崇煥的臉色也不好看,雖然知道韓爌說得不是他。
“此事,我當時在遼東,但實是不知情啊。”
韓爌道:“如此大事,想要隱瞞下來,非得兵部配合不可。”
“田尚書,可否到兵部一查當年的檔案啊?”
朱由檢的目光看向躲在角落的兵部尚書田吉。
田吉點點頭:“雖然我也不知此事,但既然事關兵部,我自然配合。”
田吉喊過兵部侍郎,讓他回去調查此事。
待到兵部侍郎離去,工部尚書劉廷元立即跳了出來。
“啟稟陛下,此子魯莽無狀,闖入雲台大放厥詞,侮辱眾臣,請陛下治罪!”
“陸延,朕讓你來可不是來大放厥詞的。”朱由檢淡淡說道。
劉廷元的臉色一下子難看起來,他怎麼也沒想到,陸延竟然是朱由檢請來的。
劉廷元悻悻地退下。
陸延道:“陛下,我可不是在大放厥詞,皆是有理有據的。”
“另外,是這位大人說,紅夷大炮一炮糜爛數十裏的是吧。”
陸延緩步來到一個頭發花白的侍郎麵前,後者的臉色一下子難看下來。
“是又如何!”
“首先,紅夷大炮威力確實強,但最大射程隻有五裏,理想射程是二到三裏。”陸延道。
“而寧遠之戰的關鍵也並非紅夷大炮,而是堅壁清野,建奴每次來犯總是以戰養戰,隻要斷了他的糧食來源,他就無法持久。”
“不知道袁都督覺得我說得是否可對?”
袁崇煥不禁高看了陸延一眼,這小子看著年輕,卻是抓住了寧遠之戰的關鍵!
“狀元郎所說屬實。”
聽到袁崇煥的話,那個侍郎的臉色更是難看。
韓爌眼看場麵有些難以收場,便站出來打圓場:“陛下,敢問此次小朝會,是何議題?”
朱由檢朗聲道:“區區建奴,跳梁小醜,肆虐遼東十數年。”
“遼地百姓塗炭,朕作為天子,於心何忍,還得盡快議定平遼方略才是。”
袁崇煥並沒有感覺到意外,在上次的朝會上他提出,需要錢糧、武器、人事以及言論管製等等的要求,以及吏、兵、工、戶四部協助。
這裏麵涉及的人和物太多,哪裏是一時半會能夠理清楚的。
袁崇煥回去之後,又整理了一份折子,他相信今日就能議定,好早日往遼東赴任。
袁崇煥從衣襟之中掏出折子,雙手捧起:“陛下,臣的方略,盡皆在此奏疏之中,臣敢擔保,隻要五年時間,定能掃平建奴,恢複全遼!”
就在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袁崇煥之時,陸延也上前一步。
“陛下,臣也有一計,可一年平遼!”
“什麼!”當場的官員頓時一片嘩然。
原本許多大臣都準備好吹捧一下袁崇煥了,哪裏想到又跳出一個陸延。
“大膽小子,安敢在天子麵前放肆!”
“不錯,速速將此人驅逐!”
但有的官員卻是暗暗看向崇禎,皇帝的臉上竟然沒有絲毫的意外。
加上陸延是皇帝請來的,莫非其中還有什麼曲折。
便見朱由檢道:“好大的口氣,你倒是說說你如何一年平遼,若是說得不好,朕少不得治你個欺君之罪!”
“先攻鳳凰城,再攻遼陽,則遼東可定也。”陸延高聲道。
場上又是一片嘩然,陸延的計劃實在是太過激進了。
這是要直搗建奴老巢啊!
袁崇煥道:“陸延,你可知道遼東有多少兵馬,那些建奴戰力又如何,安敢妄言先取蓋州衛!”
大明朝在遼東南部設立四衛,即金州、複州、蓋州、海州四衛,並稱沃饒,乃遼陽第一膏地。
《遼東誌》說其聯屬海濱,以嚴守望東西,倚鴨綠、長城為固。
明朝曾修築了自旅順經金州至遼陽的千裏官道,這條官道就是遼東半島的血管,在努爾哈赤造反前,建州的物資也要靠四衛供給。
皆取給金複海蓋之間。
一旦外族控製了遼南四衛也就是控製了遼東半島,就會對長城沿線造成巨大壓力;反之,中原朝廷控製住四衛,也就控製住了東北各民族。所以四衛對明金雙方都有重要意義。
萬曆時期,稅收太監高淮對遼地尤其是四衛掠奪甚重,幾乎到敲骨吸髓的程度,使得四衛人心背明。
努爾哈赤造反後,曾派第十子德格類到四衛招降。
結果,當地漢人軍民居然成群結隊、整村整族地投奔後金,但這些人萬萬沒想到,高淮隻是要錢,後金可是要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