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子監和科舉製度一樣,都是隋朝才開始設立的。
唐朝其實在某種意義上,屬於隋朝的延續,所以在武德元年,唐朝設立國子學,也就是國子監的前身。
都是貴族子弟入學。
玄武門事件以後,改元貞觀。
同年,李世民,將國子學改名國子監。
國子監中的最高官職是祭酒。
下轄設丞,主簿,各一人。
負責學生的讀書,雜事等一些具體事宜。
現任的祭酒名為孔穎達。
字衝遠。
是隋唐時期有名的儒學大家。
也是李世民重要的一個謀士。
國子監的地位決定了,不是任何人都能夠進入到國子監裏的。
尉遲恭和程咬金之所以連吃帶拿,是因為,秦羽是和皇室子女一起讀書的。
而且由祭酒,孔穎達親自給秦羽授課。
還有一個初唐大儒,李綱。
這李綱可是個大災星。
他的學生,都沒有什麼好下場。
前朝太子,被隋煬帝幹掉的那個楊勇。
就是他的學生。
而本朝太子。
被李世民幹掉的李建成。
也是他的學生。
可見,當他的徒弟,都有被親弟弟幹掉的危險。
三年以後,這家夥,還出任了,現任太子李承乾的老師。
眾所周知後來李承乾是怎麼走向邪路的......
這老師克學生,可不是說說玩的。
不過此時除了秦羽,無論李世民,還是秦叔寶,程咬金,尉遲恭。
他們都還不知道,未來李承乾會淪為撲街。
所以陪太子讀書這件美差事。
程咬金,尉遲恭,可是羨慕著呢。
巴不得他們的孩子也有這待遇。
但是就他們那幾個孩子,哪有秦羽的條件和資質。
李承乾現在還是個聰明小孩。
李世民和文武百官,都很看中他。
他是在瘸腿了以後,才開始玩走火入魔的。
不過秦羽一個穿越者,這些事情對他也沒有什麼影響。
天剛剛亮。
他就被家裏的管家叫醒。
家丁已經準備好了馬匹,還有讀書用的東西。
整個秦府都很重視,唯獨秦羽還想睡個懶覺。
對上學這種事情,他根本就不放在心上。
吃過廚子準備好的他發明的小籠豬肉包子,喝了一碗米粥。
吃飽喝足。
他就坐著馬車,趕去了國子監。
別人的馬車都是兩個輪子的。
唯獨秦羽,從老家帶來一個自己打造的四輪車。
其實在秦朝的時候,就有四輪馬車。
隻不過沒有推廣。
導致後世人們誤以為,四輪馬車是歐洲傳入的。
其實這都是謬誤。
四輪馬車真的很拉風,長孫無忌就饞壞了。
他坐過秦羽的車。
感覺到比二輪的馬車要穩當很多很多。
長孫無忌回到家就命家中的工匠仿製。
結果都以失敗告終。
馬車駛入國子監,秦羽被雜役帶領著來到課堂。
就姑且稱為課堂吧。
李承乾一看到秦羽,就激動的走過來,拉住他的手:“大郎,終於來啦!”
秦羽心一驚,這家夥,不會這個時候,取向就不正常了吧?
想到他以後敢做的那些醃臢事,秦羽就起雞皮疙瘩。
“哎呀!”
“秦大郎嗎?害得尉遲老鬼光屁股的那個?”
“皇姐給我吃過他做的奶糖,可好吃了!”
“他寫的詩也好厲害呀!”
......
秦羽很快就像金絲猴一樣,被李世民這些兒子女兒們,團團圍住。
李世民的基因還真不賴。
他的兒女們,各個長的都不錯。
就是李泰那小子有點欠火候。
長得有點胖過了頭。
秦羽來之前就想到了,李世民這麼多兒女。
不打點好了,維護好了,以後可都是麻煩事。
多個朋友多條路。
維護好了,將來都可以為他所用。
而討好這些小孩子最好的辦法。
那就是他親手秘製的大白兔奶糖了。
拿出奶糖,分發給這些皇子皇女。
可是把這些家夥高興壞了。
紛紛邀請秦羽到他們身邊去坐。
但更喜歡美色的秦羽。
毫不猶豫,果斷選擇,跟未來的長樂公主,李麗質坐到一塊。
李麗質現在還不是長樂公主。
明年,也就是貞觀二年,才會受封。
剛坐到李麗質的身邊。
秦羽就感覺到,背後有人正在瞪倆眼珠子瞅著他。
不是別人,是長孫衝。
長孫皇後的侄兒。
能和皇子皇女一同上學的,能是一般人嗎?
秦叔寶也不是皇親國戚,可見李世民對秦羽多麼重視。
不一會兒,孔老頭就走了進來。
課堂瞬間就安靜了。
孔老頭慢悠悠走到秦羽的身邊:
“你是秦大郎?”
秦羽規規矩矩的行禮:
“學生見過孔師!”
“好孩子,有禮數。”孔老頭很滿意。
秦羽的事跡他早就聽說了。
今日得見,自是很滿意。
學生們紛紛行禮過後,他開始授課。
枯燥的儒家經學講完以後。
孔老頭問道:
“今日所授論語泰伯一章,可有不懂的地方?”
秦羽知道可以開始他的表演了。
當即舉手提問:“孔師,這一章節,小兒有一句,不會斷句,還請指教!”
“哪一句!”
“就這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孔老頭:“斷在由之後麵,讀作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秦羽心中暗笑,知道他終於可以裝叉了。
“孔師,弟子覺得,應該如此斷句,您且聽,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孔老頭心中複念一遍,心中略有震驚。
秦羽接著又說:
“孔師您覺得這樣斷又如何?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孔老頭聞言,驚感更甚。
秦羽卻不罷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秦羽隨口就已經說出三種斷句之法。
且每一句都有各自不同的寓意。
孔老頭當場亞麻帶了。
這小小年紀,就能夠對至聖先賢的名句,有如此非同一般的解讀和判讀。
他不知該怎麼回應秦羽。
而秦羽又補刀道:
“孔師,如若聖人的教誨,被後人曲解,可當如何?”
孔老頭臉都白了。
他是孔夫子的後人。
怎麼能夠讓人隨意解讀孔聖人的著作呢。
“看來這事,我應詢問陛下,由他定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