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
朱棣輕輕的喊道。
最後在他依依不舍的目光之中,朱元璋和季博昶的身旁湧起了無很多的霧霾。
將他們二人團團的包裹住,然後消失在了這片天地之間。
......
洪武朝。
乾清宮。
“誒,父皇怎麼不在?”
“四弟,你等等,父皇應該過會就回來了,咱們先給他請安再說。”
方才。
就在朱元璋和季博昶離開之後。
太子朱標帶著朱棣一起過來給朱元璋請安。
然而進來之後卻沒有看見往日都趴在禦案上埋頭苦幹的朱元璋。
於是。
兄弟二人就開始了交談。
“大哥,我聽父皇的意思是想安排我去就藩了,我可不想去北平那苦寒之地呢。”
“你到時候一定要幫我說說情啊。”
這時候的朱棣也不是那個毛頭小子,他已經南征北戰了許多地方。
先後參戰了幾次,剿滅元朝餘孽的戰爭。
朱標聽了這話,有些無奈,但還是點了點頭,對弟弟的要求應下。
“四弟,你放心,有大哥在,大哥會一直護著你的。”
其實在老朱的心裏麵,隻有朱標是他的親兒子。
至於別的兒子,沒有威脅更好,有威脅的話就要派的遠遠的。
這就比如說手裏麵有兵權的朱棣。
在軍事上,朱棣為大明立下了赫赫戰功。
然而。
在皇子成年之後都要去就藩的時候,朱元璋卻把朱棣派到了一個特別偏遠的地方。
在古代的時候,因為北方寒冷導致物資匱乏,自然是沒有南方這邊這麼舒服的。
這件事情也在朱棣的心中落下了一個疙瘩。
不過,此時的朱棣還是非常老實憨厚的,雖然說朱元璋對他不怎麼地,但是他還是非常喜歡自己的父皇,還有大哥。
畢竟朱標為人善良,是人人皆知,他對弟弟們也是沒得話說。
轟隆!
忽然。
禦案上的奏章亂飛!
一瞬間,狂風大作!
緊接著,一道道光暈閃過。
然後他們就看見了一個白衣少年坐在龍椅上。
這白衣少年坐在龍椅上,臉上居然沒有絲毫的慌張之色。
反而是一臉的坦然。
“大膽!”
朱棣率先一步走上前,厲聲嗬斥。
“你是何人?如此膽大包天,這乃是死罪!”
然而,下一秒,一道熟悉的聲音再次響起。
“胡說八道啥呢?”
朱元璋從季博昶的身後走出。
“此乃我大明的仙師,放尊重點。”
話音落下,朱標和朱棣麵麵相覷。
仙師?
他們都在對方的眼神中看見了疑惑。
哪來的仙師?怕不是一個江湖騙子,居然能蒙蔽父皇?!
朱棣咬牙切齒。
然而,作為大哥,朱標一眼就看出來了朱棣的心思。
他連忙攔住了摩拳擦掌的朱棣,然後低聲在朱棣的耳旁說道。
“靜觀其變。”
“這家夥,如果是真的給父皇進了讒言,你現在如此作為也沒有用處。”
朱棣點了點頭。
大哥說得對!
還是大哥有辦法!
說實在的,朱標現在心裏有點慌啊。
從前父皇,哪怕再信任一個人,都不可能讓對方坐在他的龍椅上。
因為父皇生性多疑。
哪怕是自己這個太子,如果沒有父皇一天的退位,自己一天也不可能坐在那個龍椅上。
然而,現在居然出現了這麼一個人。
如果父皇真的如此信任他的話,那這大明的江山恐怕會被顛覆啊!
看著兄弟二人驚疑不定的神情,朱元璋揮了揮手解釋道:
“標兒,這就是治療你娘的那個仙師,方才這仙師帶咱見證了一個奇跡的事情。”
聽見朱元璋的解釋,小哥倆這才點了點頭。
不過內心還是有點不解。
再怎麼說。
此人不過是一個醫術尚可的太醫而已,怎麼能被稱之為仙師呢?
“標兒,你過來是所謂何事?”
朱元璋看向了朱標。
朱標這才回過神來,隨後對著朱元璋拱手作揖。
“啟稟父皇,兒臣過來是給父皇您請安的。”
朱元璋點了點頭。
“既然如此,沒什麼事的話,老大你就先走吧,至於老四留在這兒,咱有話對你說。”
朱元璋的眼中透露出一股冷意。
雖然在剛剛的建文朝。
朱元璋沒有絲毫猶豫的就選擇了朱棣。
但是這並不代表他就原諒了老四,朱棣隻是在剛才的那個環境,他無法做出更好的選擇而已。
而且在季博昶的口中,朱棣的表現也是讓他足夠滿意的。
但是現在可就不一樣了。
有仙師在,他的標兒不一定會出事......
聽見了朱元璋的話,朱棣連忙求救般的看向了朱標。
隨後,朱標就主動開口說道:
“父皇再過一段時間,四弟就到了要去就藩的年紀了。”
“四弟性子頑劣,您看不如把他安排到一個近一些的地方,兒臣這個做大哥的,也好看著點他。”
兩人都以為,朱元璋對朱棣說的話是要去就藩的話。
然而,下一秒,朱元璋的反應卻讓兩人給嚇了一跳。
“不準去!”
朱元璋的語氣都帶著一些咬牙切齒。
“就給咱留在這都城,咱親自好好的看著他!”
朱元璋惡狠狠的拍了拍桌子。
別說給朱棣一塊富庶的地了,就是那北平也是不可以去的。
保不齊這個臭小子,日後又生出一些不該有的心思。
天地江山,萬事萬物,都是咱的。
咱不給你,你不能要!
都得是你大哥的!
“啊?”
朱元璋的這個反應。
頓時讓朱標還有朱棣都愣在了原地。
朱棣這下子可就慌了,他雖然說不想去北平,但是去別的地方也是他所希望的呀。
因為他實在不想在朱元璋的管教之下苟延殘喘了!
作為一個慈父,朱元璋對皇子們的管教是非常嚴厲的。
比如說親王要穿戴什麼,每一頓飯要吃幾口,吃多了還是吃少了,甚至每一個妾室都是被朱元璋所關注的。
父之愛子思慮深遠。
說點不好聽的,也就是朱元璋管得太多了。
在這樣嚴厲的管束之下,也就導致了老朱家除了太子朱標之外,一個個都有點叛逆。
具體的例子。
就是朱棡、朱樉、朱棣。
前兩位性子暴虐。
後一位有點太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