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二虎山、這是黃泥溝、這是延州,這就是我們所在的馬頭山。劉平、石元孫的宋軍如果占據二虎山、黃泥溝,依據地勢修築工事,擺上強弓勁弩、滾木礌石。”
“再派少數騎兵對敵襲擾,將敵引至溝前、山下。我軍以弓箭、石塊傷敵。則敵人必定攻山、奪溝。我方則依托有利地形,穩紮穩打。西夏十萬之眾久攻不下,後勤壓力必然巨大。”
“我軍派出精銳分隊,伺機斷敵糧道、襲擊其輜重,敵人軍心必亂!我國再從各地不斷調遣精兵強將,趕赴西北參戰,則西夏軍人數雖多,一場大敗,在所難免!”
“如能把這十萬精銳消滅在延州附近,西夏國必然元氣大傷。我軍再趁機西進,把河西四郡重新納入我天朝的版圖,恢複漢唐強勢,也為未可知。”
楊文廣這話是對四寶說的。但是在場的其他人也都在聽著。領導講話,誰會那麼沒眼色的打擾?也是這時候,吳金定、光頭王、朱老五等人才知道,楊文廣的野心有多大!他竟然想要收複河西四郡!
“可是,劉平將軍會按您說的去做嗎?”四寶小心翼翼的問了一句。
“我又不會算卦,哪知道劉平怎麼想的?哎,四寶,你不是見過劉將軍嗎?你辛苦辛苦,再走一趟,去把咱們的辦法告訴他。也許他已經這麼做了,也許他還沒想到。你去給他提個醒。”
四寶有點兒為難。剛跑回來,人困馬乏。再加上外麵可不是太平盛世,那是戰場。出去找宋軍、見劉平,能不能活著回來都是未知數。
“為了延州和附近縣鄉數十萬百姓,你就再辛苦一回吧。我把你的功勞記下,等將來按功行賞的時候,你是首功!”
四寶知道推不掉,隻好領命。楊文廣寫了封親筆信,把自己剛才講的那些東西全寫到信裏,讓四寶貼身藏好。又派了四名好手隨同保護。四寶這才下了馬頭山,去尋找劉平。
離開馬頭山,順著來時的路一路找過去。延州外圍全都是西夏軍隊的連營,四寶不敢靠近,遠遠地躲開。繞了不少彎路,好不容易才在延州以西十幾裏的地方見到了宋軍大部隊。
報出姓名,亮出證件。他拿的還是金明寨將虞候的證件。經過層層審驗,終於見到了劉平。
在一處山坳中的臨時指揮部,劉平、石元孫、黃德和、郭遵、王信等宋軍主要將領都在場。突然來到的四寶,讓這些將領們十分好奇。
劉平不久之前才見過四寶,還有些印象。見他去而複返,不免有些驚訝。當四寶拿出楊文廣那封親筆信的時候,劉平不假思索就接過來了。
“這是什麼?”劉平一邊問,一邊打開信皮,取出裏麵的信紙展開。
“這是楊文廣將軍寫給您的親筆信。楊文廣,是楊家將的少將軍,之前擔任過金明寨步軍副都頭。如今是馬頭山統製官。”四寶介紹楊文廣。
上次見麵的時候,他把延州四巨頭聯名簽署的求援信給了劉平,這次換成了楊文廣的親筆信。
“可是金刀楊繼業、高陽關大帥楊延昭的楊家將?”石元孫在旁邊追問。石元孫,是宋朝開國功臣石守信的後人,也是宋軍當中,職務僅次於劉平的將領。他對功臣、武將世家比較感興趣。
聽見四寶說是,石元孫就笑了,“哈哈,我說嘛,誰敢給前線將領隨便寫信,原來是楊家將的人。名將之後嘛,見識、膽識自然不是普通人能比的。”
他誇讚楊文廣,其實也等於是誇了自己。在場的黃德和等人隻是幹笑著。
劉平看完信,臉就沉下來了。“楊文廣,沒有親臨前線,竟敢胡言亂語!”說著話,他把那封信舉起來晃了晃。
“各位!那位楊家將的後人楊文廣,建議我們去二虎山、黃泥溝。占領這一山一溝,和西夏賊軍打長久戰。還說什麼我軍兵少,西夏兵多,正麵作戰,我們不是敵人的對手。”
他把信往桌上一拍,“真是笑話!如果像他說的那樣,我們去了二虎山、黃泥溝,堅守不出。延州若是失守,我們來此又有何意義?”
“楊文廣不讀兵書、不識兵法。人數少又如何?曆史上以少勝多的例子還少嗎?當年漢將霍去病,率八千精騎橫掃大漠!三國吳蜀聯軍,在赤壁以五萬對八十萬,火燒戰船大勝曹操!”
“我等宋軍雖隻一萬之眾,卻能以一當十!大破賊兵,指日可期!”
劉平說了一通豪言壯語。黃德和接上話,問四寶,楊文廣那個馬頭山統製官是誰封的?四寶答不上來。黃德和就是一陣冷笑。
“原來是自己封的官。嘿嘿,楊文廣雖然是楊家將,其實隻是一個小小的副都頭。他有什麼資格對劉大人指手畫腳?”
又問楊文廣的年紀。四寶不了解他的意思,就實話實說,二十歲左右。
“二十歲?哈哈,小小的年紀,他那個副都頭恐怕還是享受了楊家將的祖上餘蔭吧?他懂什麼?隻在金明寨待過幾天,還把金明寨給丟了。如今居然不知天高地厚,給劉大人寫信提建議?真是不自量力,可笑至極!”
四寶臉漲得通紅。想要說話反擊吧,在場隨便哪個人的職務都比他高得多。他可不是楊文廣,背後有楊家將撐腰,想懟誰懟誰。麵對人家的難聽話,四寶隻能忍著。
“來人,把這個擾亂軍心的小子,拉出去,重打一百軍棍!”黃德和突然大聲外麵喊叫。
幾個當兵的呼啦闖進來,就把四寶給摁住了。一百軍棍打不完,四寶就沒命了。這不應該叫重打一百軍棍,應該叫什麼時候打死什麼時候算。
“大人,劉大人!我沒有擾亂軍心!求大人明查,我沒有!”四寶嚇得拚命大叫。
劉平一擺手,“放開他。楊文廣雖然信中所寫多有不當之處,但他隻是一個送信的,何必為難他?你叫四寶?”
“你回去告訴楊文廣,閑來無事多讀讀書,不要仗著楊家將的祖上福蔭,就自以為是、目空一切。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