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大全
打開小說大全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第5章

“鴛鴦陣?什麼東西?”崔成武滿臉不解。

見到崔成武的反應,楊由嘴角的笑容更加濃鬱。

很顯然,大齊並沒有鴛鴦陣對抗倭寇!

而所謂鴛鴦陣,這可是曆史書上大明抗倭中最強的排兵布陣,是專為針對倭寇所創。

方才在大街上楊由已經了解過了,大齊所對抗的倭寇特性,與曆史書上大明戚家軍對抗的倭寇一樣。

但兩者不同的是,大明戚繼光以鴛鴦陣對抗倭寇,而大齊卻被倭寇打得節節敗退!

“大人有所不知,我大齊之所以半年來被倭寇壓著打,原因有兩點!”

“第一,目前大齊境內的倭人訓練有素,武藝高超,能夠靈活運用戰法,最重要的是他們武器精良,每個人都配備兩把以上的倭刀。”

“這種倭刀我大齊戰士從未遇到過,至今為止也沒有應對之策!”

“第二,東遠大軍已經潰敗了。”

“這半年來,大大小小的戰役打了如此之多,卻從未勝過一場,而且大齊總想著以人多取勝,結果卻被倭寇屢次以少勝多,這種局麵下,隻會讓戰士們軍心動搖。”

“所以,眼下不管征兵再多,都是在做無用之功!”

聽到楊由分析的這些,崔成武沒好氣的瞪了楊由一眼。

倭寇有多強,東遠大軍軍心有多不穩,這都是人盡皆知的事情,沒什麼好奇怪的。

但這小子卻說征兵無用,這讓崔成武心中很是不悅。

“楊由,既然你說征兵無用,那你倒是說啊,到底什麼有用?”

“大人別急,先回答我幾個問題。”楊由問道:“敢問大人,目前齊東的倭寇數量大概有多少?”

“八千多人,但隨著多處郡縣失守,從東海登陸的倭寇越來越多,按照這個趨勢,最多一個月,倭寇會發展到萬人。”崔成武答道。

“那我隻需一千人。”楊由自信說道:“大人最好在京城湊夠一千精兵,然後盡快練習鴛鴦陣。”

“而且隻需練習三天,便可奔赴齊東與東遠軍一同參戰。”

一千人?三天?

這小子到底在胡說八道些什麼!

崔成武的心裏愈發惱怒。

但他還是忍住怒火問道:“小子,你說的這個鴛鴦陣,這到底是什麼陣法,你說清楚一點!”

楊由道:“大人此處可有紙筆墨?這門鴛鴦陣,我光用嘴可說不清。”

崔成武冷冷道:“你上前來。”

此處是崔成武的書房,桌案上有紙筆和硯台,但硯台卻沒墨水。

“大人,我不會研墨,要不然你幫我?”

崔成武瞬間雙眼瞪圓。

這小子找死麼?

讓自己這位兵部尚書給他研墨?

崔成武瞬間有種想殺人的衝動!

“小子,你最好祈禱你這門鴛鴦陣能讓我耳目一新,若不然,我保證你今日出不去這扇門!”

“這滿朝文武都沒人敢讓我崔成武研墨,你一介草民,簡直是蹬鼻子上臉!”

他一邊罵人,一邊開始給楊由研墨。

片刻後,楊由開始在紙上作畫。

楊由沒什麼畫工,但好在上一世熟讀兵書和史書,對戚家軍所使用的鴛鴦陣熟記於心。

很快,他便在紙上畫出了鴛鴦陣的立陣圖和平視圖。

之後,他又開始拿別的紙張畫兵器。

沒過一會兒,所有圖紙都畫好了。

崔成武拿起了第一張圖紙看了起來。

“大人,鴛鴦陣由十一人一隊,右側為隊長,負責指揮,正前方是盾手,專守倭寇的利箭。”

“而第二排則是主攻,名為狼筅手...”

“這陣法確實很精妙...”崔成武打斷了楊由:“對了,這個狼筅手用的是什麼武器?”

楊由立刻將桌上畫好的狼筅兵器圖遞到崔成武手裏。

崔成武看了一樣,表情立刻變得奇怪。

他疑惑的問道:“這為什麼叫狼筅?這武器有多長,又有多重?”

崔成武的聲音有些激動,這是因為,楊由畫的鴛鴦陣,確實讓他感到很震驚。

他身為兵部尚書,一生都沉迷於兵家之事,而眼前這門陣法他從未見過。

從圖紙上可看出,此門陣法攻守兼備、武器長短兼具,最重要的是,陣法簡單明了,但卻沒有一丁點破綻。

崔成武在腦海中不斷構劃這門陣法,卻完全想不出破陣之法。

“這狼筅長一丈六尺,重量不好說,但能控製在七斤左右...”

“你放屁!”崔成武又罵了一句:“長一丈六尺怎麼可能才重七斤?”

“用竹子啊。”楊由答道。

崔成武瞪大雙眼:“竹子上插槍頭?”

“對!”

“妙!妙不可言啊!”

崔成武若獲珍寶,小心翼翼的將手中的紙張放下。

他抬起頭看著楊由,突然大笑:“哈哈哈。”

“我就說嘛,我大齊人才濟濟,怎麼連區區八千倭寇都解決不了!”

“小子,你這門鴛鴦陣確實不錯,但能不能用於抗倭,這還得看實戰。”

“這樣,你先回去,我盡快安排。”

“不管你這鴛鴦陣有沒有用,今天你擅闖尚書府一事,我都赦你無罪。”

崔成武這會兒很興奮,他打算拿著這些圖紙,直接去拜訪張丞相!

而且,他不打算征兵了,就按照楊由說的去辦,直接調一千精兵前往東齊。

“大人,你答應了我的,若是我計策有用,你就答應我一個條件...”

崔成武很幹脆的答道:“說!什麼條件?”

楊由答道:“門外的江雲富把我妻子扣押了,現在死活不肯放人。”

“所以我想請大人幫我個小忙...”

© 小說大全, ALL RIGHT RESERVED

DIANZHONG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