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父接過水喝了一口,隻覺得口舌生津,一片甘甜。
他一臉驚喜地看向喬安。
喬安連忙給他使了個眼色,示意他別說話。
喬父瞬間懂了,猜想可能與大丫的秘密有關,也不多問,一口氣喝完了整碗水,瞬間感覺神清氣爽。
喬安一直盯著喬父,期待他會有諸如昨天自己冒臭汗那般的反應。
結果,過了小半個時辰,喬父沒有冒臭汗,反而捂著肚子喊疼。
喬惠娘急得不得了,連忙上前詢問:“孩子爹,你怎麼了?該不會吃壞肚子了吧?”
喬安也吃了一驚,難不成有什麼意外?
喬父麵色通紅,小聲對著喬惠娘說了幾句話。
喬惠娘也臉一紅,連忙扶著他往小樹林裏走去。
不遠處,喬老大家的嬸子蘭花看著喬父踉蹌又急切的身影,毫不掩飾地譏笑出聲:“哎喲,這老二,該不會是要拉褲兜裏了吧?哈哈哈!”
喬安拎著棍子就過去了,狠狠瞪著她:“就你有嘴是吧?我看你是又欠揍了!”
蘭花嗓子一噎,連忙將笑聲咽了回去,低下頭啃著已經藏發毛的窩窩頭。
等喬安走遠了,她才又輕輕地“呸”了一聲,嘀咕一聲“小賤蹄子”。
喬安聽見了,扭頭就是一棍子,直打得蘭花嬸嗷嗷直叫。
“你還敢嘴賤呢!要不是你跟我大伯農忙時節偷懶,我爹怎麼會累得一身病!再敢胡咧咧,我把你嘴撕爛!”
喬康和喬寧也一人一個大棍子,狠狠瞪著蘭花嬸,一副虎視眈眈的模樣。
往常他們是不敢反抗的,但是看過幾次自家大姐揍人的模樣,當即挺直了腰杆,像忠實護衛似的跟著大姐。
蘭花嬸瞬間也不敢嗷嗷叫了,乖乖躲在了喬家大伯的身後,乖得跟個鵪鶉似的。
不大一會兒,喬父和喬惠娘從樹林裏走了出去,雖然喬惠娘還扶著他,但是喬安一眼便看出來他明顯是靠自己走路的。
喬安心中不由得大喜,連忙迎了上去。
等幾人坐了下來,喬父才偷偷問喬安:“大丫,你給我喝的是什麼東西,也真是奇了。”
喬安連忙問道:“怎麼樣?感覺可好些了?”
喬父依舊臉紅,一副不好多說的樣子。
喬惠娘抿著嘴,偷偷告訴喬安:“你爹倒像是體內的臟東西盡數排出了似的,也不喊著疼了。”
喬父這才支支吾吾說道:“不是不疼了,是感覺那處暗疾好了似的,身上其他病痛也減輕不少,真是太神了。”
喬安聽聞此話,心裏有了成算。
原來這神仙水也不是每個人喝了,都能像她這般身體素質大幅度提升,比如喬父,也僅僅是病痛減輕。
至於排除身體毒素的方式,也不盡一樣,她是出了一身黑色臭汗,他爹是出恭。
起效時間也不一致,她見效快,就用了大概五分鐘,喬父用了半個時辰。
不過,這神仙水看來確實是個好東西,最好讓全家人現在都喝了。
喬安連忙衝著喬惠娘說道:“娘,不如你和弟弟妹妹也快喝了吧?”
喬惠娘心中一驚,“你還有啊?”
喬安點點頭,對親娘也不打算隱瞞:“多著呢。”
喬惠娘連忙拉著喬安的手,將她拉進懷裏仔細交代。
“娘活了一輩子,沒見過此等奇物,但也知道物以稀為貴,你千萬不要告訴別人,免得惹了禍端啊。”
惠娘的話句句真心,喬安也聽到了心裏,在沒有絕對的實力和地位之前,她就算想要救人,也會多多掂量。
不然,身處弱勢卻懷揣奇寶,如小兒抱金入鬧市,那就是用生命考驗人性啊!
惠娘處處替閨女著想,最後還是決定等大家都休息睡覺的時候再喝,爭取把鬧出的動靜降到最小。
喬安也不勉強,反正既然這水有益身體,那就必須喝,隻不過是早晚的事。
這兩天日夜趕路,喬家村其他人也多多少少有些小毛病,有人咳嗽,有人打噴嚏,吃生食導致拉肚的也有不少。
於是喬安和喬惠娘一合計,不如在大鍋飯裏加一碗神仙水,都是鄉裏鄉親的,誰還不是拐著彎兒的親戚呢。
中午時,喬安告訴大家還有最後一頓米和幾個紅薯,破例煮一鍋紅薯大米粥給大家添補下,眾人一聽不由得大喜啊。
啃幹糧的人瞬間覺得手裏的窩窩頭難以下咽了,連聲感謝喬安之後,就歡天喜地抬出了村裏用的大鍋。
做飯時,喬安照舊下入大米紅薯後,又偷偷將臘肉剁成碎沫子扔了進去,怕影響神仙水效果,一碗水是在熄了火之後加的。
很快,山洞裏便飯香四溢,勾得大夥兒都開始吸溜口水。
不等喬安一聲令下,便自覺地開始排隊。
等粥做好的時候,喬惠娘已經累得直不起腰了,大鍋飯量太大,真不是一般人能抗住的。
喬安連忙將喬惠娘扶到一邊,自己張羅著開始給大家打飯,忙得不可開交。
突然,一道清瘦頎長的身影站在了她旁邊,接過了她手中湯勺。
“喬姑娘,我來吧。你休息一下。”
是書生成文柏。
有人幫忙,喬安樂得輕鬆,終於有空擦了一把汗,順便還看了看書生的工作是否到位。
隻見他手臂瘦弱卻也有力,胳膊挽起露出結實小臂,一身破爛長衫卻脊背繃直,不失半點文人風度。
大抵,這就是讀書人骨子裏的錚錚傲骨吧。喬安如是想著。
等給村裏人分完,成文柏順手就給喬安一家人盛好了飯,然後再盛好了自己和書童的。
臨走時,他還挺直脊背,輕輕給喬家人鞠躬:“多謝。”
想了想又說道,“不過眼下,文柏沒什麼可報答的,往後若有機會,可以教您家孩子識字。”
喬氏夫婦一聽這話,心裏有些激動。
雖說現在是災荒年,食不果腹,但是他們這種泥腿子,總是從骨子裏敬佩識字的讀書人。
往常要去進學,光是每年的束脩都是一筆大開支,更別說逢年過節,還要給教書先生送上節禮,又是一筆不菲的開銷。
總之,喬家村就沒人能拱得起孩子讀書的,個個都是大字不識的睜眼瞎。
於是,喬惠娘聽到書生這句話,瞬間眼熱起來:“哎呀,這可真是太好了。”
喬安一聽也來了興趣,她在現代好歹是個知識分子,在古代可不能做文盲,農學要想發揚光大,還真得跟著弟弟妹妹從頭開始讀書識字呢。
也看向成文柏,笑著問道:“那以後,我們可就叫你成先生了,等躲完了災,咱就開始讀書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