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在太上峰下的一處地洞,那裏是我族人生存之地,我是我們族裏唯一開啟靈智修煉的,我其餘的同族都隻是普通動物,帶你去的話,你一定不傷害他們, 他們膽子小沒對你們人修攻擊過。”
趙常生見花枝如此鄭重,也知道這族人之地不是隨便讓外人知道的,他不想讓花枝為難,也不想讓花枝背上心理負擔,於是摸著花枝頭安慰道。
“沒事的,族人之地本來就是機密,你這隻唯一開啟靈智的花靈鼠可是有著好好保護他們的責任,你可別輕易帶人去了。
這樣吧,我們約定每十五日在這小木屋見一次怎麼樣,這樣就不用去嚇唬你族人啦。”
花枝覺得這個提議不錯,想到人族的各種美味吃食,語氣更輕快了,“好呀,到時候記得給我帶些別的口味的呀,你們人族在吃食這一道還真是有天賦。”
翌日,趙常生便上山了。他現在練氣一級後,便可以開始學逍遙門的本門心法《太行青元訣》。
這口訣是逍遙門的開山祖師爺飛升後留下來的,逍遙門的這位祖師爺也是位傳奇人物。在數數萬萬年前,修真界靈氣充足,那時可是“金丹遍地走,元嬰多如狗”的景象。修真界本土人士修煉起簡直是吸氣如喝水,連著凡俗界也有不少靈氣和不少人修煉。
那祖師爺同趙常生一樣不是修真界本土人士,是凡間一名散修,碰上大機緣來了修真界。因看不慣資源被幾大世家壟斷,便聯合幾位好友創立了這逍遙門,讓天下散修有個說話的地方。不過祖師爺也不富裕,散修出身本就沒有多少天材地寶留給門派,再加上飛升的突然,還沒得交代,便渡雷劫了。
便隻有這口訣留給了宗門,這口訣據說有度化心魔的大作用。修行人士在晉升瓶頸期時,最怕的就是心魔擋道,有這口訣後順利很多。隻是這麼多年過去,逍遙門沒再出過飛升的人,許多靈活的弟子也不再重視此口訣了,僅入門時學學,後麵便拋開了。
趙常生是老實固執的人,在他看來這口訣即是開山祖師爺留下的,那必然是厲害之物;再說他並非本土人士不知這其中的底細,也沒有世家口訣傳承,便隻有老老實實領會這口訣了。
整整打坐修煉了數日,才將口訣第一層弄明白。趙常生緩緩睜開眼,吐出一口濁氣。心裏對這口訣暗自稱奇,這口訣雖晦澀難懂,但明悟後卻能讓整個人更自洽;靈氣在經脈運行中轉化靈力更順暢,好像有一股牽引力一般。趙常生內觀丹田,發現那團白霧更凝視了。
不過遺憾的是,修煉速度還是太慢了。趙常生決定去藏書閣看看,想徹底知道這五靈根的事。
遞給管事弟子牌,上交一點貢獻點後。趙常生便進入了藏書閣內部,藏書閣有七層,外門弟子隻能看到第一層,這對目前的趙常生來說完全足夠了。
愣了許久,趙常生才從那道玉簡回神過來。原來最初修真界是不分靈根的,那時候靈氣充足,修煉簡單,人們日常一呼一吸也能修煉。
後來靈氣莫名減少,普通人修煉愈發艱難。有資源的世家宗門把持資源修煉,沒有資源的人們隻能被迫奴役或者靠天賦投靠世家修煉或者做散修。逍遙門的祖師爺看不慣如此三六九等,便和當時的天機閣閣主一起發現了這劃分靈根修煉的方法。靈根分為金木水火土五種靈根,單靈根隻要少許的靈氣便可快速修煉,這比原先的一股腦吸收富餘的靈氣修煉要快速許多,也需要的靈氣更少。
因此,靈根越少修煉越快,需要的靈氣也越少,這也是現在修真界追捧單靈根的原因。
趙常生看完後,也明了了這五靈根體質修煉被嫌棄的緣由。隻是讓他犯難的是,這靈氣可不好找,逍遙門靈氣充足的山脈都是劃分給了各大真人管理,外門弟子的百韌峰是幾座峰中靈氣最少的了。他一個外門弟子也進不了其它峰修煉,那就隻有依靠外物了,這其中最能得手的就是靈石。
靈石裏的靈氣是最易得,隻是他現在手中靈石太少,用來作修煉太不劃算了。
趙常生做著抓耳撓腮許久,突然回想起自己第一次引氣入體是在那塊奇怪的靈田,而自己一年多前翻耕靈田事時見到的是不同尋常的五色土,再想起那晚上見到的五色光芒,他覺得那五色土必然不是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