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了三個月名字的村長林家立也是沒有辦法。這段時間想名字想得頭發都掉了一大把,可奈何‘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從小的顛沛流離,導致村長根本就沒讀過什麼書,就是跟他已經作古的娘學了幾個字。之前給女娃取的名字都簡單,叫什麼花就準沒錯。
但這次情況不一樣啊,老六(安言的爺爺)家的孫女兒來得不容易啊。
不過這生娃生得不容易,取名取得也不容易。村長看著地上的頭發,隻覺得更不容易。
村外的地裏,安氏直起身捶了捶酸痛的腰,“人呐,不服老不行。這才挖多少,我這腰就險些直不起來了。”
村長才剛剛走過來,就聽見六弟媳的抱怨聲,“你哪兒老了,我都還不老呢?再說這麼遠都能聽見你的說話聲,還是那麼中氣十足的。”
“村長,你過來找我?是乖乖的名字取好了嗎?”
一聽到‘名字’這兩個字,當了幾十年村長的人,下意識就要往後退。可剛抬起腳,就看見侄媳婦楊氏期待的眼神。
村長尷尬的捂嘴咳嗽一下,“咳咳,對。名字取好了。我想著這是我們家孫輩裏最小的孫女兒,特別是在我家和老四家的孫女兒出嫁後,以後在身邊的就這一個了,多寶貴呀。”
剛剛接過兒媳婦送過來的水,安氏就聽見村長的話。“我孫女兒不會叫林寶吧,叫這名的人可到處都是,這寶兒,那寶兒的我都聽膩了。”
“我哪能取這名字啊?我是說這麼寶貴的孫女兒,就順著我們家文小子和東小子他們這一輩取,安字輩。這孩子又是祭祀灶王爺的那天出生的。都說灶王爺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就叫她林安言吧。隻希望她一生好事多多,順遂無恙。”
楊氏試著在嘴裏嘟囔著叫兩句,“這名字真好,希望女兒真的能多沾沾灶王爺的喜氣,能把身體養得好好兒的。”
這名字是取得不錯,反正是沒聽到過一樣的。而且親生母親都開口同意了。
於是安氏拍板做主以後孫女兒就叫林安言了。“他大伯,中午去我家吧。你放心,中午我掌廚,飯菜總是下得去口的。”
村長隻是擺了擺手,“下次吧,今天家裏還有事兒。”
回過神的楊氏看著走遠的村長,趕忙喊道,“大伯,謝謝您。改天來我家吃飯。”
風飄飄,絮叨叨。說著說著話,林安言就過了‘三翻四坐九爬’的年齡。
本來人就鬧騰,一兩個月的時候就見天兒的要人抱她出去玩兒,現在能爬能倒騰著小腿兒到處走之後就更了不得了。
“阿娘,阿娘?”林安言伸出她帶著奶香的手,輕輕地扯了扯楊氏蓋著的被子。
在確定楊氏睡著後,才慢慢掀開被子的一角,翻過身來像個背著殼的烏龜一樣,順著床尾慢慢的爬到床沿邊。
然後伸著一隻白嫩的小腳使勁兒往下探探,再探探。
終於大拇指觸到了地。她順勢一滑,離開了床。
林安言長長的呼出一口氣,“終於下來了。”
從她能自己走路開始,即使會在走路時控製不住的左搖右擺,林安言也堅決要她自己走,不要人抱。
多虧了這樣的鍛煉,林安言才能在一歲半的時候就能像個小鴨子,每天晃蕩著到處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