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身體微顫,依舊匍匐在地,不敢抬頭,但眼中仍是鎮定。
他異常誠懇說道:“皇上,你一直痛恨貪官汙吏,提倡秉性廉潔,朝野上下人盡皆知。即便是貪汙受賄幾十兩,都可能會落得個滿門抄斬的下場,沒有敢亂來?”
“別說是城內的文武百官,就算地方的官員,也都是如履薄冰,戰戰兢兢,還望皇上可以三思而行。”
朱元璋麵色微冷,他當然聽出了劉伯溫的弦外之音,這不就是在苛責他,懲罰力度太大了嗎?
“劉伯溫,你是什麼意思?是在怪咱家不該這麼做嗎?”
劉伯溫麵不改色,從容依舊,一字一句的回答:“微臣不敢,絕無此意。”
“不瞞你說今天咱家找你來,有個任務要交給你去辦。我懷疑朝中依舊有貪官,他們一個個中飽私囊,混淆視聽,還想著來蒙騙咱。”
“咱這輩子啊,最討厭的是貪官汙吏,其次就是敢騙咱的人,我信得過的人不多,你算是其中之一,咱要讓你調查貪官的事情。”
“應該沒啥問題吧?”
劉伯溫瞳孔收縮,他依舊跪在地上不敢起身。
“皇上,微臣已過耳順之年,尤其是最近幾日常感身體不適,隻怕是時日無多。對於官場的爾虞我詐也就早生厭倦,還希望皇上可以準許老臣告老還鄉,不再過問朝中事務!”
“什麼?”
劉伯溫的回答讓朱元璋有些炸毛,他非常的生氣,自己讓他辦點小事,他居然要告老回鄉?
說什麼身體不好?
純粹是放屁!
真以為他朱元璋這麼好糊弄?
看他的身子骨明明就還硬朗的很。
“劉伯溫!”
朱元璋罵道:“你老小子到底是幾個意思?在騙咱是不是?真以為咱這顆腦袋是白長的?”
“你早不告老還鄉,晚不告老還鄉,咱要讓你幫忙調查貪官汙吏的事,你就要告老還鄉?”
“快點告訴咱,你是不是了解到一些內幕。”
劉伯溫重重的磕頭,聲音沉悶回答道:“皇上,老臣對您忠心耿耿,絕無二心,剛才所言,句句屬實,還望皇上明鑒。”
見到對方態度如此,朱元璋盡管心生不滿,但也沒多說什麼。
看樣子劉伯溫是油鹽不進,不願意幫他的忙了。
劉伯溫身居高位,能力卓絕,目前大國初建,國內事務繁多,還有很多事情讓他去處理。
如果真的讓劉伯溫就此告老,諸多事物他就要親力親為,無異於少了一隻左膀右臂。
那可不是朱元璋願意看見的。
他擺擺手說道:“算了,告老還鄉的事情以後再說,咱不讓你懲治貪官,這總行了吧!”
“多謝皇上。”
劉伯溫鬆了口氣,連帶著整個人說話的口吻仿佛都輕快了不少。
反而讓朱元璋越發堅定,背後肯定有問題。
“先下去!”
“是!”
等從禦書房裏出來,劉伯溫後背已被冷汗打濕。
人性本就貪婪,自古以來皆是如此,上有政策下必有對策。
哪怕朱元璋對貪官汙吏懲戒力度非同凡響,不是一般的大。
但他給的俸祿實在太少,官員也是人,必定要養家,相互之間暗中勾結謀得款項,早就已經是見怪不怪。
況且背後的勢力錯綜複雜,彼此之間聯係緊密,他劉伯溫若真的是調查,隻怕費力不討好。
不一定能夠將所有的真相連根拔起,最重要的是......
還很有可能得罪那群貪官集團,自己若是也被拉下水,可就麻煩了。
到時候說不定會橫死朝中,榮華富貴他可以不要本,就如同雲煙過耳,根本不止一提。
但性命還是重要的。
啪!
劉伯溫剛一離開朱元璋,奮力一拍桌子,身體氣的不斷顫抖。
無論咋樣朱元璋都沒想到,就連劉伯溫都不願意去調查。
這讓他越發認定背後絕對有貓膩。
難不成一切正如白辰所說,有人在魚目混珠?
想要瞞天過海,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明知故犯,中飽私囊?!
嘎吱!
正當他沉思之際,大門讓人推開,太子朱標走了進來。
“兒臣見過父皇。”
朱標困惑的說道:“剛才我看見劉大人從禦書房裏出去,不知道這麼晚了,您找他有什麼事?”
“別給我提那個老小子。”
朱元璋有些憤懣說道:“我讓他幫我調查朝中是不是有貪官,結果那家夥就要告老返鄉?”
“你說說看到底有沒有他這麼幹的?一天天的實在是不像話!”
“兒子,咱朝中居然無人可用,就是讓他們幫忙調查一下貪官汙吏,結果一個個就像看到了洪水猛獸。”
“根本就不答應咱的要求,你說說......那算咋回事兒?”
朱標想了想回答道:“父皇,劉大人此舉,實屬正常。你仔細想想,對於貪官汙吏您向來嚴厲懲戒。”
“但即便如此,仍舊有人在您的眼皮子底下,明知故犯,隨便亂來。”
“他們背後若是毫無組織體係,未能形成一定的團體,怎麼可能一直沒被您察覺知曉?”
“若真的有人貪,隻怕他們背後,早就形成了一張大網,劉大人估計是不想觸碰,以免惹火燒身。”
“最重要的是,這已經不隻是單純的黨政問題,而是得罪天下百官的差事。”
“況且,說是讓錦衣衛調查,他們也隻能夠查一個大概的數字,至於以次充好,魚目混珠,做假賬這些,他們萬萬不懂。”
“畢竟錦衣衛不是戶部的人,無法精通算學。”
朱元璋有些喪氣,他冷哼一聲,道:“難道就真沒辦法解決嗎?”
朱標英俊的臉上浮現出一抹神秘的笑容。
“父皇,寧可當真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啊?”
“什麼意思?”
朱標坦然道:“咱們朝廷之內無人能夠解決此事,但並不代表朝廷之外沒有人做不了。”
“古語有雲,大隱隱於市,今年成的世外高人多的是,我覺得咱們的妹夫白辰便能算是其中之一。”
“他既然能夠振聾發聵,提出如此令人耳目一新的觀點,說不定當真就有辦法解決難題。”